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这个编剧很科幻》
这个编剧很科幻

第22章即将翻篇的故事

从影视世界归来。

未等消化完其中的感悟,宋翰林突然意识到,系统让他进入影视世界历练的真正目的。

随后,他就将文思精灵喊了出来,问道:“文思,系统让我进入电影的世界,是不是在加速我对七情六欲的理解?”

文思精灵做出了一个很夸张地惊讶表情,然后眨了眨她那双流光溢彩的大眼睛,说道:“主人,您全都知道了?”

看到文思的表演,宋翰林心道,“果然如此”。

好似感受到了宋翰林的失落,文思精灵有委屈的语气解释道:“人家也是想让主人您快点把握住所有情绪嘛!有一个有名的作家说过:想要写出伟大的作品,作者本人就必须拥有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体验,还有对特定情感超凡脱俗的认知。”

宋翰林稍微顿了顿,就点头说道:“这话说的有理。”

随后,文思精灵趁热打铁,睁着大眼睛,可怜兮兮的说道:“主人,如果您可以接受这种历练,那我可以每天给您准备一种情感体验。”

宋翰林顺着文思的话,说道:“你看着安排吧。”

文思精灵高兴的跳起了二次元旋转舞蹈,然后一脸自信的说道:“主人,您一定会发现有了系统的帮助,您的成长速度将会快的超乎想象。而且系统的功能极其实用,您会爱上它的。”

听到此处,宋翰林突然警觉起来,问道:“要花很多钱?”

文思精灵做出了一副“我早知道你会问价”的表情,然后说道:“一点也不贵,体验一种情感只要一万块钱。”

其实这已经是文思精灵能够定的最低价了。毕竟遇到一个小气、抠门且不富裕的主人,如果定价太高的话,会把人直接吓跑的。

果然,宋翰林在听到价格之后松了口气,没有超过他的承受能力。

细细算来,宋翰林已经掌握了‘喜’和‘恐’两种情绪。

七情中就剩下‘怒’、‘忧’、‘思’、‘悲’、‘惊’五种情绪没有体验过了。

当然还有六种欲望:生(贪生)、死(惧死)、耳(耳顺)、目(目美)、口(口贪)、鼻(鼻香),他也没有体验过。

如果按照一类情感一万元算起,那就还需要花费十一万元。

可是按照之前的轮盘游戏,想要精确的进入拥有特定情绪的电影里,这个价格起码要翻六倍。这还是最理想状态下的结果。

真实情况,很可能是进入毫无价值的电影里,被强行塞入一堆狗屎一般的情感。

在心中默默的计算之后,宋翰林就有些后悔了。

然后他就陪着笑脸说道:“文思,咱们能不能打个商量,我先付钱体验一种特殊情感?”

文思精灵在看到宋翰林的表情时,就知道他又犯了抠门的小性子,不禁心道:“姑奶奶我真是遇人不淑,怎么遇到了一个这么抠门的宿主,将来回去之后,不得被系统界的那些大嘴巴给笑死啊。不行,我得改变他的想法,要把他的格局打开。不能总是盯着口袋里的仨瓜俩枣,视线要往外看,要学会凭借真本事赚大钱。”

当然,这种情绪她不能表露出来,否则她还怎么在系统界混,怎么在宋翰林面前表现出无所不能的样子。

随后,文思精灵那张可爱的小脸上,却露出了一副鄙视的神情,有些不屑一顾的说道:“说吧,您想体验哪个情感?”

这是她用的激将法,听说对男人最管用。

果然,宋翰林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被系统鄙视的情绪,说道:“咱就从七情中的‘思’开始吧。”

可是眼看着文思精灵鄙视的神情更加浓郁,他接着又说道:“再来个六欲中的‘生’和‘死’,暂时就这三个吧。”

这已经是他能够做出的最大牺牲了。

毕竟理论上的三万块,可能上的十八万,实事上的不知道多少万。

已经让宋翰林感觉到了口袋有可能被清空的压力了,如果再多的话他肯能会吃灰的。

所以说,做人做事绝对不能上头,否则很容易就掉进别人设计好的陷阱里。

此时,宋翰林就有些上头了。

其实也不怪他,他是被电影世界的情绪给误导了,还未彻底摆脱王多鱼的影响,花起钱来看似谨慎小心,其实稍微用言语一激,他就会忘记,他口袋里的钱和王多鱼的钱不一样。

他的那些积蓄,可是他辛苦数年,一字一句换来的血汗钱。

文思精灵都没有想到,宋翰林竟然如此大方,一次选择了三种情感体验。虽然她的单个情感体验定价不高,可是不代表转盘上不会重复出现同一种情感。

文思精灵用甜甜的声音问道:“主人,您确定了吗?”

宋翰林说道:“确定。”

文思精灵高兴的说道:“文思乐意为您服务。”

......

在辞别了系统小精灵之后,宋翰林就下楼转了一圈。

被冬日的寒风吹过之后,他的脑袋顿时清醒了不少。

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傻事。

而且是效果未知的傻事。

可是让他舔着脸向文思精灵请求取消交易,他还是做不到的。

“不就是几万块嘛,爷们还扔的起。”

宋翰林用这种阿Q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

然后,他就坐在电脑前,打开了一个文档开始写故事了。

坐吃山空,可不是个好主意。

虽说花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可是效果未知的体验课,还是让他心里没底。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也明白了,想要创作出一个成熟的剧本,是需要耗费八到十个月的时间的,甚至更长。

一个好的剧本,绝不是闭关三五天,埋头苦干几个通宵,就能出炉的。

最低半年时限的剧本打磨期,还是要有的。

并不是说,作者没有能力在三个月就将剧本打磨完成,而是人的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化的。今天看着是个好点子,明天看着还是个好点子,可是三个月后,半年后,可能会惊讶的发现,那就是堆狗屎。

仅仅是把能在两个小时左右讲完的故事创作出来,需要的时间就不是一两天。

当然,故事灵感的出现可能仅仅需要一刹那或者几分钟,再将它们记录下来,也许花不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可是,将故事灵感完善成为拥有完整戏剧冲突的故事,就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工作了。

而且将故事创作出来以后,还不是编剧工作的终点。

接下来的工作才是最艰难的,将故事剧本化。

别小看这个工作,这是检验创作者是否是一名合格剧作家的关键环节。

能够创作出精彩的故事,可以称之为作家或者家。但是作家和家不一定是合格的剧作家。

因为两者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并不是完全相同。

剧作家的工作,是要将文本故事精炼和修改成能够可视化表达的剧本。

按照系统对创作者的分类,之前宋翰林仅仅是不入流的创作者,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剧本的拼接工。

根本谈不上创作。

他的剧本情节,几乎绝大多数都是从已有的影视剧中拼凑剪辑而来的。

说到,从零开始创作,他还是第一次。

当然,这次也不完全是从零开始。

因为他要写的故事,就是之前因为学习《动物营养学》而出现的灵感。果然《故事》一书中没有说错,作家的灵感之所以会枯竭,正是因为对知识的匮乏。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富五车植难死。”唯有永不停息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

而且通过我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有时候并不那么客观和广博。各种专业人士的著作,在此时就显出了它的价值。

就好比,我们从国际新闻中观察到的国际关系,和专业学者眼中的国际关系就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描绘的国际关系也是不尽相同的。决不能武断的对自己说,他们的观点不对,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对的。

如此一来,作为一个故事创作者,未来的路一定走不长远。总有一天会陷入到自我的小圈子里不可自拔,直接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夫子两千多年前教导弟子话,对如今的我们依然有效。

宋翰林已经有了预感,这次的创作经历和以往绝对不同。

所耗费的时间肯定会成倍的增加。当然如果严格的按照流程走下来,他有把握创作出一个逻辑合理,人物饱满,且富有戏剧冲突的好故事。

毕竟,之前将近三个月的学习并不是白费的。虽然他的创作技巧还不纯熟,但是不代表他没有技巧。

如今只要他不急功近利,一步一步的按照流程来把之前的灵感完善。

他有把握在开春之前,将故事创作出来。

到时候,他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我,宋翰林,终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创作者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完成刚刚跳进的坑。

只有石头落地了,他的心才能放下来。

事关腰包的缩水程度,他不得不认真对待。

所以在把故事简介列出来之后,他就停止了写作。

......

阅读这个编剧很科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