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这个编剧很科幻》
这个编剧很科幻

第2章艰难的创作

灵感是美妙的,可创作却是痛苦的。

有了绝妙的故事梗概,本以为可以轻松的将它变成一个拥有六十个场景的两个小时能够演义出来的故事。

可真正上手之后,宋翰林发现,他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虽然他将《动物营养学》的故事梗概拉长,使之变成了一个长故事。

可是在写完故事之后,从头阅读起来,发现故事寡淡无味,毫无吸引力。

整个故事,像记流水账一样,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宋翰林真正的感觉到了创作的艰辛。

和以前的艰辛不一样。

以前他是搜肠刮肚的写故事、找灵感。

如今,他的灵感不缺,故事也不缺,但是如何让故事变得精彩抓人,他却有些有心无力。

果然,系统的学习很有必要。

基础编剧能力提升之后,他的鉴赏能力也跟着提升了。

不过,宋翰林并没有气馁。

反而有种如日中天,大汗淋漓的感觉。

整个人变得很是通透。

这不就是闯关游戏吗,以前写作像是磨刀,现在创作像是锻刀。

同样是一把刀。

不假思索的就开始在磨石上打磨,虽然可以将刀打磨的很光亮,可是改变不了那把刀的本质。

锻刀则不同。

先在锻造炉里加热,然后在铁枕上来回的用榔头敲打,千锤百炼之后,淬火重生。

之后,再开刃。

此刀将会变得锋利无比。

如今,宋翰林所作的工作就是这些。

他将故事分解。

按照一个个场景开始创作不连续的动作。

可能他所创作的场景毫无逻辑关系。

但是却都符合他分解出来的场景事件。

如此,过了三周的时间,宋翰林写出了二百七十四个场景故事。

看着书桌上那些散乱一堆的便签纸。

宋翰林就知道,他距离成功已经越来越近了。

随后的工作,就是挑选合适的场景,将那些场景拼凑成一个两个小时的故事。

这项工作也是很艰苦的。

因为,有些场景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需要他重新插入新的场景。

如此,又过了两周的时间。

一个逻辑通顺,事件清晰,转折有趣的,高潮迭起的故事就出现了。

当然,这个故事还很简陋。

连初稿都算不上。

但是,宋翰林看着排列有序的事件,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随后的工作就简单了。

宋翰林只要将事件的细节填充完毕,人物也就逐渐地成型了。

当然,人物的饱满程度,此时还体现不出来。

需要对故事细节进行长时间的精修才行。

不过,一个完整的故事,算是被他创作了出来。

随后的两周时间内,一个拥有一百八十页的文本故事,从宋翰林手中出现。

是文本故事,

并不是剧本。

宋翰林还没有开始写剧本。

两个多月的时间将故事完成,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将文本故事精简成电影剧本。

至少还需要花费他两个月的时间。

宋翰林发现,原创一个电影剧本,所耗费的精力远远超过了创作一部同等篇幅的所花费的时间。

因为中的配角,可以一笔带过。

而电影中的配角却不能。

因为电影是通过大荧幕讲故事的,所有配角都不能一笔带过,要为他们安排完整且符合情景的戏份。

上天不负有心人。

在开始创作的第五个月末。

宋翰林的剧本终于新鲜出炉了。

就在此时,已经结业的曹轩突然登门拜访。

而且他还带着两个大西瓜。

因为时间已经来到了初夏时节。

开门看到抱着西瓜的曹轩,宋翰林很是惊讶,说道:“老曹,今天怎么有空给我送西瓜来了?”

曹轩笑道:“这不是看你创作辛苦,特意前来犒劳你的嘛。”

宋翰林接过西瓜,说道:“这可不像你的风格。说吧,突然找我,什么事?”

曹轩说道:“老秀才不愧是老秀才。我这点小心思,一下就被你看穿了。”

宋翰林问道:“你不是去跟组了吗?怎么,戏拍完了?”

曹轩说道:“不瞒你说,跟组的滋味不太好受。尤其是经历过大权在握的感觉之后,这次跟组,我哪哪都觉得不自在。”

宋翰林说道:“你想一步登天当制片人啊。”

曹轩说道:“谁不想呢。”

宋翰林说道:“那你来的真巧,我的剧本刚刚出炉。可以让你先睹为快。”

曹轩激动的说道:“等得就是你这句话。”

随后,他就跑到宋翰林的书桌前寻找剧本了。

可是,零七八碎的稿纸不少,却没有剧本的下落。

曹轩问道:“剧本呢?”

宋翰林说道:“电脑里呢。”

宋翰林的电脑,曹轩并没有去动,反而说道:“快把故事打印出来,让我看看。”

宋翰林说道:“这么饥渴?以前可没见你有这种艺术细胞。”

曹轩说道:“你是不知道,我这叫,手中没粮心中慌啊。”

宋翰林一边打印剧本,一边问道:“行业复苏了?”

曹轩说道:“还没有复苏。可是现在整个行业都缺少好故事。大环境不景气,大家都意识到,不能在像以前那样糊弄了。如果不是精品的话,市场分分钟教你做人。”

几个月没有关注行业新闻,让宋翰林的信息有些滞后。

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惊讶,道:“那些人能改变的这么快?”

曹轩叹了口气,说道:“不改不行了。这半年上映的电影,票房就没有一个超过三亿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宋翰林当然知道意味着什么,观众将电影抛弃了。

曹轩接着又说道:“现在彻底不一样了,如果不是好故事,那些公司宁愿不开工。加上这两年上面进行行业整顿,大家都意识到,烂片的时代结束了。”

宋翰林却不认同曹轩的判断。

烂片,在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的。

只要行业稍微恢复一点元气,一大批急功近利的影视公司,绝对会尽可能压缩电影的创作流程的。

加上行业内部的绝大多数的幕后人员,并没有更新迭代。

想要完成行业的整体提升,还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文本故事,很快就大印完毕。

宋翰林这才发现,他大印错了文件。

曹轩却说道:“文本故事挺好,真是剧本的话,我还得分析半天。”

此时他的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鉴赏一个剧作的好坏的程度。

所谓文本故事,其实更适合他阅读和理解。

随后,曹轩就迫不及待的翻开了新鲜出炉的《动物营养学》。

......

阅读这个编剧很科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