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宣王挽周》
宣王挽周

4不眠之夜

帝国的都城,从来都是一张蜘蛛的大网,网的中心出现了一点动静,整张大网都会激烈抖动。

在西周的政治体系中,以天子为首的王族男性,垄断了几乎所有的政治权利。相比于女子也可以出将入相,甚至掌握国家最高祭祀权利的商代而言,西周的女子,在面对男人时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哪怕在春秋战国,那个礼崩乐坏,平民也可以出将入相的年代中,女性也仍然不过就是政治上的玩物与牺牲品罢了。

但这并不代表那时的女子便是逆来顺受的柔弱。

相反,《诗经氓》中,那位女子碰上心上人时,会勇敢追求着自己的爱情,而在发现所托非人后,亦是刚烈。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当大夫们都被虎卫架着马车送出王宫,向宗伯府去后,王宫中,厉王难得放松了一回,来到后宫中想要休闲一番。

可周厉王还没想好招哪位妃子前来侍寝,王后就驾到了。

孟子自是不敢拦着,赶忙向天子禀报。

周厉王顿时就没了兴致,略显头疼的挥手,请王后进来。

王后进殿,跪拜行礼问安后,却并不起身,而是始终保持着跪拜的姿态。

“唉,好了,除了王后之外,其余人等都出去吧。“心知王后所为何事的厉王,略显烦躁的对孟子吩咐。

“诺!”

孟子轻应了一声后,低着头缓缓,向后离去,路上轻轻的挥手示意在殿中的其余宫人寺人离开。

待殿中只剩下厉王与王后二人后,厉王望着仍在跪服于地的王后,无奈的长叹一声,起身走到王后面前,伸出手想要将她搀起来,难得温和的劝道:

“好了,现在就剩你我夫妻二人了,有什么事起来再说。”

封建王朝尊卑有序,可不是开玩笑的。相比其她,只不过是天子消遣繁衍后代的工具女人,王后,本身就代表着一股足以让天子慎重对待的强悍力量。

哪怕强悍如文王、武王,也需要通过联姻来巩固自己的权势,文王取商朝公主,武王取太公之女,与其说是两情相悦的童话,倒不如说是政治势力彼此之间的联合更为靠谱。

所以,哪怕天子与王后关系不好,可是必要的尊严也是必须要给的。(后来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不就是因为天子和王后闹翻了吗?于是乎,一拍两散,西周灭亡。)

当然,周厉王由于幼年与自己的父亲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所以对于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发妻,心中还是颇有感情的。而这位王后倒也识趣,平日里只是安安静静的守在后宫中,绝不多过问政事,免得让自己的丈夫担心自己会牡鸡司晨。

毕竟,既然是政治联合,那么哪怕夫妻两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再好,说到底也都是要为自己身后的势力集团考量的。为此,双方各自默契的守着一条底线,王后的底线便是不问前朝之争。

只是今日,事关亲子,王后到底是没有忍住:

“敢问天子,可是要对骊戎动兵。“

“唉”。

周厉王无奈摇了摇头,略带愧疚的望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妻子,以一声长叹作为回应。

王后扬起头来,却没有起身,而是紧紧的抓住了周厉王伸出的右手,杏目圆睁,语气中满是哀求:

“那可否先将静儿召回来。哪怕是让他待在蓝田也行,否则,战事一起,静儿会没命的!“

感受着被妻子紧张之下,抓地略显疼痛的右臂,周厉王心中难免有些不忍,望着自己的发妻低自己高傲的头颅跪在自己面前,厉王的心中没什么变态的喜悦,而只有愧疚与不安。

只是,对于一位合格的天子,若是有需要,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在乎,又何况是儿子的命。

厉王硬着心肠,一点一点的将抓在自己右臂的柔荑分开,板着脸,厉声对王后发出了警告:“

“前朝之事,后宫不可过问。

太子既身为国家储君,便要有为国效命的觉悟。”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刀剑互砍,沙场拼杀,更多的是阴谋诡计。上战伐谋,次伐交!

而伐交中,以上位者的亲人,作为使猎物失去警惕心的烟雾弹与祭品,是最常用的手段。

赵襄子不嫁姐于代子,岂能一击绝杀灭代!

长平战后,秦昭王起兵三攻邯郸,逼得赵国不得不举国血战时,又可顾虑过那个正在赵国当着人质的孙儿(秦始皇的父亲子楚)、重孙(秦始皇就在长平大战那一年诞生的)。已经被秦国逼到了绝境中,而且家家都与秦人结下了血仇的赵人,竟然没有把秦始皇一家生吞活剥了,当真是奇迹。

从小享受锦衣玉食,自然也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厉王不是不在乎自己儿子的性命,而是机会太难得了,他已经受够了!,小小的一片关中,姬姓诸侯、外姓诸侯,还有那些反复不定的戎人,将好好的一片王土,拆得七零八落,分成了一块一块的碎片。

他想要重振王权,就必须要重新将关中变成天子,真正的王田。

可对诸侯下手影响太坏,兔是湖北,哪怕是京城中的贵族,或许会支持他对诸侯们进行一定削弱,可是一旦举起屠刀,那么等待他的将是真正的众叛亲离!

而那个后果是他这个天子也无法承担得了的。

所以,他只能够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暂时替换诸侯,通过内部换人的方式来,先削弱诸侯的力量,可是对于关中尤其是渭南那些戎人,他就没那么多顾忌。

因为经过这数百年来的发展后,那些曾经与周人争夺过关中统治权的战败者们,又开始发展壮大,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关中诸侯们的安全。

特别是刚刚在拿下了关中众多诸侯的,关中的局势越发混乱,之前戎乱中很多大夫都向自己抱怨,由于战争原因导致记载了土地人口的政策毁于一旦。

周厉王明知这些大夫们在给自己打积分,但是却无可奈何。

将十几个诸侯拿下,关中的局势还可以依靠这些大夫维持,可若是想要将这些个大夫也拿下,那么整个的关中将会彻底变成一窝乱粥。

此时,周厉王需要一场注定胜利的战争,在胜战中重新树立自己的威望,在战争中增强自己对于诸侯国军队的控制,同样也是在战争中,真正的将自己的权威重新散布关中。

这次骊戎一族,竟然敢公然对戏国下手,正是绝好机会,特别是从方叔那里发现骊戎一族似乎正陷入内洞之后,厉王更是认为千载难逢,不可错过。

何况在这段时间里,丰,荡二戎这两大巨族的头领巫师,也会前往骊山。

到时,若是筹划得当,战争顺利,那么自己不仅可以极大的扩展对关中土地的掌控,更可以获得20万奴隶!

有了奴隶,那么荒凉的渭北,便可以被开发出来,有了奴隶自己直属的矿山便可以增加产量。

当真是生死攸关的一剂补药啊!

可是这些戎人也不是蠢货,自己不给他们放上一尊香儿,他们如何能放松警惕?

还有什么,比一个不过5岁的太子更能够迷惑人的吗?

只要这些戎人,发现这位小太子仍然如期来到了骊山上,那么这些戎人对于周人的警备便会降到最低,到那时便是自己动手的绝佳战绩。

只要能让他们乖乖的,在入冬之前不要举足迁入南方的群山之中,那么自己的大军便可以轻易的将他们灭掉!

只要能让他们乖乖的等到初冬,等到南方群山将会成为死亡之地后,当周人的大军杀到他们的营地时,除了作战与投降外,他们将别无选择。

只是风险太大了,哪怕在周历王的计划中,太子并不需要在骊山上等到战争开启,可是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哪怕现在南方的戎人,应该也知道自己这个天子是四面受敌,会降低一些警惕。

可是,事无绝对,谁能保证不发生意外?

为此,虽然周厉王已经明确表示了拒绝,可是王后还是不死心的哀求道:

“天子啊,他不过就是一个孩子罢了,你却送他入虎口,这真是人父所为?”

王后抱着最后的希望,希翼自己的丈夫能够怜悯一下自己的儿子,身为储君,为国效忠,她这个王后无话可说,但是身为一个母亲,看着自己几岁的儿子,要被自己的丈夫当成筹码置于火坑之上,她却实在无法接受。

她知道丈夫现在很困难,但是再困难,也不至于非要用自己儿子的命做鱼饵吧!,

但很可惜的是,她注定失望了,下定了决心的周厉王,拂袖而去,只留下了瘫坐在地上的王后。

走出大殿后,周厉王抬头望着秋日的明月,心中之前的郁闷好了不少,一旁的孟子,则小心翼翼的来到天子的身后,眼见厉王神情烦躁后,略带几分猥琐的小声道:“月色正好,天子可要招位妃子?”

对于孟子的建议,周厉王确实有几分意动,但又很快变得神情索然,闭目玄思了一会儿,略有遗憾道,:“算了吧,寡人现在没那兴致,王后担心太子会出事,既如此,就让申季子,带200虎卫前往蓝田。

至于虎卫,暂时由师仪掌管吧”。

师氏在文王时就开始担任天子亲卫,和利子一般都是天子的世代家臣。

“诺”

心知天子心情不痛快的孟子,低着头望了望大殿,心中叹了口气后,领命离去。

官员调动自古就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尤其是高级官员,哪怕是号称君主专制达到了巅峰的明清时代,在挑选国家中枢高官时,法定的程序是廷推,由众多官员联合推选,皇帝拥有拍板的权力,但是却必须要遵守这套程序。

当然,对于个别特别强势的君王,倒是能够靠着自己强悍的威望圣心独断。比如著名的杨贵妃,他那位堂兄杨国忠,就是靠着君王强势干预,而鲤鱼跃龙门的典型。

不过中国古代的官制,向来是公司两套。

朝堂上,国家的体系官员,需要上下考量。不过对于专属于天子的官僚体系,相对而言就随便多了。

前面说过了,虎卫的性质类似于天子私人保镖,至少在明面上,必须要完全听由天子指挥,所以对于虎卫的人员调动,大臣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加以干涉的。

说句不客气的,哪怕周厉王脑抽拉一条狗当虎贲大夫,这帮大臣们也不会多加干涉。

孟子走了,望着孟子的背影,周厉王的心中越发烦躁。

对于王后,他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天子出征,剑指何方?其他人或许瞒得住,但是虎贲大夫却绝对是一清二楚的。

毕竟天子出征,虎贲卫必然要随行护驾,护卫天子,责任重大,为此,在战争前,虎贲卫都会针对自己的目的地,提前派出精干斥候前去打探消息,并且准备各类相关物资。

当然,普通虎贲卫士只能大概知道去什么样的地方,但具体的位置或许不清楚。

可虎贲大夫不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身为掌管虎门,为护卫天子的清军统帅胡温大夫,在每一次天子出征之前,都必须要尽可能的掌握足够级人的信息。

甚至,被允许从太史处,借调相关的资料,查阅地方资料輿图,以制定靠谱的作战计划。(大军的作战计划,这个治安是大司马,负责制定,虎贲大夫所制定的计划主要是防止天子发生意外。比如一不留神就在汉水里,翻船淹死的周昭王。)

所以,申季子自然知道周天子的利剑指向何方。

一般情况下,身为虎贲大夫生计者对于天子的作战计划是必须要保密的,但是考虑到自己那个倒霉的外甥现在去的地方,正好是周厉王瞄准的猛虎后生计者,最终还是派人通知了一下自己的姐姐。

对此,周厉王可以理解,况且他之所以要掉升级者担任虎门大夫,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指望着这位太子的舅舅能为太子保驾护航的。

对于任何一个君王而言,有些东西是不允许别人染指的。

“寡人还没死呢,虎贲卫只能是寡人手上的剑!”

若非现在的太子还太过幼小,根本无法掌管朝政,只怕厉王就不是小小的敲打一二,而是起杀心了。

夜中,宗伯府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本来已经在后堂安寝的老周公,忽然便被周浦给叫醒了,然后在周浦等人的伺候下,颤巍巍穿上了衣服,来到了正堂的老周公,就看到了那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大夫们,以及昂首挺胸,顶盔披甲,持剑的利子,在那里耀武扬威的环顾着这些败鸡。

见周公来后,这些大夫们略带哭腔的行礼,道了声问安。

“这是?”

周公到底是年龄大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老眼朦胧不知所措。

利子赶忙上前恭敬行礼解释道,:禀老宗伯,这些大夫们得知天子要亲征之后,纷纷请命,愿与天子共赴沙场,天子大为感动,称赞这些大夫乃是王族英豪。

特命末将连夜将他们送到宗府中,请老周公一一点名立册,以免到时立功后找不到人。”

英杰?

老周公借着烛光,虽然看不清大多数人的面孔,可是从那几个相熟大夫满是沮丧的神情,以及他们往日的言行来看,好像怎么也跟着英杰挂不上钩啊。怎么就突然之间人品大爆发,集体去王宫,情愿要为天子征战沙场了呢?

而且,之前送来的消息不是说他们是逼宫,被天子扣在了王宫中吗?

老周公一时脑子有些糊涂的坐在主位上,茫然地望着恭敬向自己传达天子诏令的利子,以及那些个个都像斗败公鸡一样的大夫们。

倒是一旁的周浦七窍玲珑,眼见老周公没反应过来后,赶忙上前拱手对利子回道:

“有劳将军,天子即有王,令下达,宗伯府定会将此事处理妥当,还请将军回去回禀天子。”

“好,既然如此,那么在下便也不叨扰了,告辞。”

将这些倒霉蛋送到后,们子也没心思多停留,豪爽的向周浦回了一句,随后又向周公施行后,便转身出了门,招呼着院中的兄弟们准备回去了。

老周公身份尊贵,加上现在脑子还有点糊涂,自然不方便送客,于是周浦便将这些天子派来的使者送出了府门,路上,周浦将一块玉佩不动声色的塞到了利子手中。

利子没有看,只是用手感应了一下这块玉,只觉温润圆滑,应该是块好玉后,便顺理成章地塞到了袖中。

于是,在其余虎卫都出了府门,架上战车后,利子在门外路过周浦身边时,稍微多停留了一会儿。

当利子等人消失在黑暗中,在门处,送行的周浦方才转身回到府中,入门后,周浦便对自己身旁的侍卫吩咐道:

“令庖厨做些饭食,送到正堂那些大夫处吧。“

“诺”。

阅读宣王挽周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