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唐族》
唐族

第12章跑路成都

李俶正伏在案上写写画画,嘴边还一直在念叨。

“安禄山的老巢在范阳,范阳是今天…昨…上辈子北京一带。

从范阳出兵,北方肯定是不能去的,南方赋税重地,那老小子肯定也不会放过,那么就只有往西南走。

云南贵州应该不行,这时候那边就是蛮荒之地,而且好像才和南诏国打了仗,那边的人肯定恨死他这个皇太孙了。

要不去成都?李俶在地图上成都的位置画了一个圈。

成都应该不错,易守难攻,粮食不愁,就算安禄山把长安打下来也不怕。

到时候想要招兵买马,川军兄弟也不会拉稀摆带,能把安禄山揍出屎来。

大熊猫那么可爱,成都人民也应该会欢迎我这位皇太孙的吧?”

李俶拍了拍掌,决定了,天府之国走起。

今天是禁足的最后一天,明天李俶就准备进宫去见李隆基。

至于理由也想好了,老李不是要过七十大寿了吗?

听说成都有一种奇石,可以延年益寿,当孙子的亲自去成都给你找来当生日礼物,开心吧?

就在李俶感觉智珠在握的时候,李隆基刚刚睡了一个美美的午觉。

睡醒了还不愿起来,一直坐在床榻上,显然是做了一个美梦,回味无穷。

过了好一会儿,李隆基才让人来给他穿衣。

高力士边帮李隆基整理着衣服上的褶皱,边问道:“大家方才可是入梦了?”

在古代,皇帝做梦可不是小事,清晰的梦境会被认为是上天在与天子沟通,会被起居郎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似乎梦到了文宣王。”

文宣王,“文宣”乃是李隆基为孔子封的谥号,而“王”就跟周文王,周武王一般。

在这个以儒家文化作为统治地位的时代,历代帝王给孔子追封,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李隆基能梦到孔子,就有些稀奇了。

“文宣王可有言语相告?”

李隆基想了想,片刻之后才摇头说道:“并无言语,只是一直向朕招手,且坐骑有些奇怪,是一只老龟。”

高力士想了半天,但他并不善于解梦,于是说道:“其中必有典故,大家不妨请诸大臣前来参详一二。”

李隆基点了点头:“明日早朝,可将此事提一提。”

高力士没再多说,开始认真帮李隆基整理衣服。

等穿衣完毕李隆基又想起一事问道:“大郎一月之期是否已满?”

“今日已是最后一日。”

“明日早朝,让他一并旁听。”

高力士面无表情的躬身表示已经知道,心中却没表面那么平静。

皇太孙听政,这可是相当明确的一个政治信号。

圣人身体康健,寿数绵长,而太子已年近五十,体弱多病。

看来太孙殿下这次因祸得福,让这位圣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培养太子之后的接班人了。

“大家,大郎已经及冠,却并未选妃,此事是否该提上日程了?”

“此事由你亲自去办,可多选几位温良淑德的良家子,由朕看了之后再做决定。”

高力士再次躬身领命。

此事本由太子指认一位良家子即可,根本无须如此劳师动众。

可见圣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对这位太孙殿下真是宠爱到了极点。

初辰院内,这位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太孙殿下,并不知道自己将要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这会儿还在傻呵呵的想着,马上就要看到成都水淋淋的川妹子了。

望见正在帮他整理书桌的鱼朝恩,笑着问道:“小鱼啊,主子我要是走了,你会不会想主子?”

鱼朝恩心中腹诽这郎君整天没个正形,面上却笑着说道:“郎君哪里话,奴生是主子的人,死是主子的鬼,郎君去哪里,奴肯定也会跟着去的。”

李俶想了想,是这个理。

鱼朝恩从小服侍他长大,算是心腹中的心腹了,他要走的话,肯定也会带上这个小太监。

到了现在,他也理解了为何帝王们喜欢给太监极大的权利。

首先是忠心,身边的心腹太监都是跟了皇帝很多年,大多都忠心耿耿。

其次是放心,太监没有根基只能依靠皇权,况且他们又不能当皇帝,所以没法谋反。

不过太监干扰朝政的事情,在历史上海了去了,特别是唐朝和明朝。

李俶就一直觉得李辅国这名字有些熟悉,说不定那位就是个奸佞之辈。

而因为“力士脱靴”这个典故,李俶对高力士要熟悉一些。

为此李俶还咨询过鱼朝恩这位高力士的小迷弟,被鱼朝恩几句话怼了回来。

大体意思是,高力士贵为郡王,李白虽颇有才名,但在长安时也就是个小小的诗待诏,李白给他脱靴还差不多。

那表情,就差说连脱靴李白也不配了。

既然鱼朝恩都说绝无此事,那估计是后人杜撰的。

从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高力士一直都对他很礼貌,上次还专门提醒过他。

而且不管在朝中还是私下里,似乎都对高力士这人很信服,很难听到关于对方的闲言碎语。

反而一些类似“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的评价不绝于耳。

虽然觉得高力士不像坏人,但李俶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也保持了怀疑态度,别人说的都不可信,还是眼见为实最好。

在李俶胡思乱想的时候,鱼朝恩终于得到了明日要让李俶上朝的消息。

这位小太监可没有高力士那样的城府,闻言喜滋滋的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打点前来送信的小黄门。

等小黄门千恩万谢的离开,鱼朝恩乐得嘴都差点裂开了,边跑边说道:“郎君,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圣人特许郎君明日上朝参与听政。”

李俶眨了眨眼,上朝听个政有啥不得了的?我们那旮瘩是个人都可以天天看新闻联播呢。

而太子那边,同样得到了消息,见太子面露喜色,李辅国却皱了皱眉。

“郎君,大郎深受圣人喜爱,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但是现在就参与听政,会不会早了点?”

李亨经他这么一说,沉思了片刻,他明白李辅国的意思,开始听政只是一个信号,今后大郎的权利会越来越大,时间一久可能影响到他这位太子。

心中虽被种下了一丝阴霾,不过李亨表面还是笑着说道:“无妨,儿子出息了,我这当阿耶的,也脸上有光。”

阅读唐族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