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腕豪:开局暴打微服私访的女帝》
腕豪:开局暴打微服私访的女帝

第52章需要改变的地方

余胜觉得在古代做生意或许是可行的。就像小洛姐

其实古代缺乏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切实的生产力。

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就是通过劳动,满足需求的能力。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创造的价值越多,就是生产力越高。

那么什么是价值呢?

就是对需求的满足。

什么是劳动?

就是消耗时间,以及减损一些需求,来满足另外一些需求。当然,有效的劳动必然是满足需求的效率会大于减损需求的效率。

这些理论上的东西不是很好理解,我们需要具体一些的例子。

比如,最基本的,种田。

你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块、消耗同样多的劳动,收获让更多的人活命的粮食,那么你的生产力就是更高。

在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是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一夜暴富”的。

古代整体的生产力那么低,即便你收拢了很多的金银之类的,在现代看来很“值钱”的东西,你也没法把这些金银换成现代的物品。放眼市面,你能买到的只有一些初级制品,粮食、竹木制品、铁器之类的东西,你买来一大堆,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暴富”,意义何在?

让我们现代人惬意生活的建筑、家电、手机等等产品,是需要现代的生产力来生产的,如果希望生活的好,就要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仅仅是攫取大批的金银,根本毫无意义。

古代并不是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

比如“交子”、“飞钱”,就是古代的金融创新。通过防伪凭证的传递,来减少实物的运输带来的运输成本。

但是,没有用。不成体系的创新,带来的利益很快就会被旧有的利益集团所掠夺、把持甚至毁灭。

古代朝廷发行的纸币,很快就会因为超发而失去信誉。

甚至于,你即便能够在古代建立工坊,生产大众需要的产品赚到了钱,也会被地方豪族暴力掠夺。

所以,企图以商业模式的改进来赚钱,是不可实现的。那根本不是商业模式的问题,问题是你要有能力在赚钱以后守住。

而余胜觉得,这个大周需要的大概也是土改。

这要看如何定义“土改”。

如果解释为“针对土地问题进行改革”,那只要有一批正常的文臣武将,朝廷还不算很烂,就能做。如果是刚刚经历战乱建立的新王朝,那就更容易了,本身管理能力正在巅峰,旧权贵被清理了一大批,还有大量荒地,人口少,人地矛盾轻。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分配土地、丈量田亩、厘定赋税都好做。只要有个中上水平、正常运转的封建官府,就能把这事办了。

但如果把“土改”限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那种土改,敢在古代这么搞就只有一个结果——死无葬身之地。

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总不能派乡绅去分地主的田吧。

封建王朝用来管理基层的力量,就是官和吏,官本身就是地主,没有自己搞自己的道理,吏基本上就是本地的黑社会。用这两种力量去搞土改,显然是自杀行为。

想再搞出第三种力量,那就得办另一种教育。以封建王朝的水平,最多也就像清朝的八旗官学那样,给军事贵族单弄一套教育,起到官场制衡的作用。想以此全面深入基层,还是做不到。再说军事贵族不也是地主。

生产力水平有限,官府能收上来的钱更有限,那么官府所办的教育的规模必然极其有限。

所以,封建王朝办教育就必须依靠社会上的钱,社会上谁最有钱?地主最有钱。地主出钱赞助办的教育,当然是地主的子弟优先,地主的远房亲戚次之,这样的教育教出来的人能搞土改吗。

唯有搞出工业来,新的生产力带来更多的财富,也带来新的人才需求。同时生产力的进步又降低了教育的成本,最起码让书本、文具这些东西不再是老百姓负担不起的奢侈品。在这种环境下,才会办起新式教育。

而最早的新式教育其实还是地主办的,那种连中小地主子弟都赤化了的局面,得等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之后了。

要搞土改,那得连底层都有知识,能承担基层治理任务。在封建王朝谈这个还不如谈谈征服世界。

阅读腕豪:开局暴打微服私访的女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