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奉伪君子》
大奉伪君子

第十一章 修行体系

两本书虽说各有百十页,但以叶一凡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方今之世,三清难寻,佛陀无踪,妖魔横行,人族凋敝!

据史所言,约40亿年前,此方世界雏形初现,彼时,这方世界充斥着浓烟烈火,荒芜森森,不知这里是有灵智已被消亡?还是这方世界本无一物!只知滚滚黑暗笼罩一切,茫茫无边无际。后世人根据当时异象记载为:天地混沌如鸡子,无形无象,虚无谲诡。

悠悠不知多少时日,这片混沌世界不知为何,开始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乃至天地交|合,日月有行。亦不知何时起,开始有灵智现世,于这片混沌世界中勤修苦行,勾雷生火,追风拿月,夺天地造化,逆天地而生,慢慢形成后世所谓文明。

再而后,便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其中便以佛门、道宗、魔域、人族为大,各自雄踞一方。佛门以佛陀为首,居于梵天净土。道宗以三清为尊,隐居渺渺仙山。魔域以杀生帝为冠,伏于极北之地冥渊。人族如今大兴,占据了神州浩土,物美天华之地。

对于这个世界如何形成,各家各有分说。

佛门说天地未分之时,大日如火,普照万物,辨清别浊,天地始分。而后化为佛陀,普渡世间,教化十方。道宗说,天地一片馄饨之时,混沌中本存一团氤氲之气,化为三者,一为元始,撑天开地,化为万物。二为灵宝,勾雷生火,开窍明智。三为道德,授礼明德,教化万方。魔域说,天地之始,有魔祖创世,翻手为天,覆手为地,以无上法力创世间万物,归于魔域。

人族历史相比其他三门,则如新生婴儿,大兴时日据此更是不超万年,其中更有术士、武夫、儒家各个体系,鱼龙混杂,难有统一说法。不过,奇怪的是,人族对天地始分之事却不甚关心,反而有那“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说法······或许从中可窥一二。

但哪家说法都不被其余几方认可,都认为自家所言才是究天地至理,无法说服对方。只相传天地始分后,留下开天辟地的无上妙法,引得无数后人茫茫渺渺中探寻······

是故当世有佛门、道宗、武夫、术士、儒家以及妖魔鬼怪六种修行体系,其中术士凋敝,已无传人在世,现在有五种修行之道可供叶一凡选择。

佛门:凝聚菩提心,证得西天极乐之道,修大梵般若真经;

道门有些复杂,分为了三宗:天宗以忘情入道,修太上忘情诀;地宗,以功德入道,修太极玄清道;人宗:以入世入道,修太微无极经;

儒家:以圣人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浩然正气;

武夫:以武入道,锤炼肉身,修心炼意,成就一品,肉身成圣;

妖族:以日精月华入道,辅以天材地宝,身强体坚,得天独厚,修日月乾坤妖典。

魔教:多为上述几门的修行出错入魔或逐出师门者入魔,修行入道几无差异,只是不修心德,多为祸人间。

叶一凡一一总结出书中纲要,默默在心里盘算着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派更适合自己修炼。

佛门需出家舍弃红尘俗世,还需苦修,摒除一切欲望,以门徒众生信仰念力凝聚菩提心,而后发大宏愿,证法身道果。出家显然对自己不现实,万千红粉佳人还在等着自己呢,这条路不适合;

道家天宗的太上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而忘情后便可凝练道心,凝练道心便可渡劫飞升,到达仙人之境的上清境。这个需忘情,自己同样做不到,不适合;

地宗需在人世修行积累功德,除魔卫道,行侠仗义,宣扬天尊无上道法,建观塑像,广收门徒,以积累无上功德,凝练道心,渡劫飞升。这个自己倒是可以试试,只不过目前自己这副小身板,别说行侠仗义,除魔卫道了,自保都是问题,还是留在观察一列吧;

人宗入世之道,上顺天道,下合民心,感王朝兴亡之气运,渡七情六欲之劫。这个倒是挺适合自己的,自己就在红尘俗世窝里,顺天道合民心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不难,把它排在第一位;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立命境之后,更是言出法随,这个倒是很吸引叶一凡,不过自己对文言文一无所知,只会一些古人的诗词,还一首都不是自己的,且留待观察吧!

武夫和前世差不多,从小练气,气合功法,以达到铜皮铁骨,身轻体健之境,攻防近战,超群绝伦。这个倒是最吸引叶一凡,从小他就有个武侠梦,能有当大侠的机会,自然是不能错过。但叶一凡看看自己这个小身板,已经二八的年纪,估计武道一途渺茫,算是废了,且留待观察吧。

妖族一道,吸收天地日月精华,化为灵兽,身体天生比人族强壮,化为灵兽后,寿元更比人族多出数百载,多藏于深山密林,难见难寻。妖族是自己的对立面,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内,再说品种不同,传说人有九窍,妖兽只有八窍,比人族少了一窍。如果自己练了,练成少一窍,额,叶一凡低头看了看双腿之间,pass!

好了,现在人宗修行最适合自己,武夫修行自己最想练,其余留在观察,看自己的机遇了,如果能寻到哪门就先修哪门,反正现在自己小白一个,有的修就不错了,哪里轮到自己来挑三拣四!

这些修行体系,大多分为九品,各有境界,九品为底,一品为最,一品之上却是没什么记录,不会是升仙了吧?

“唉,不要好高骛远”,叶一凡赶紧把自己虚无缥缈的想法按下,“现在首要任务是找到这些宗门的相关资料,看看这永宁城内是否还有传人在这里!”

叶一凡打定主意明日去查探一番,然后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开始翻开叶景山吩咐下来的科举试题册子。

“这是什么啊,这就是科举试题吗?”

史论一篇,安国全军之道。

“就这么一句话,让我答什么啊??”叶一凡看了第一题就开始傻眼了,不由心中开始暗暗嘀咕,叫苦不迭。

又翻看律法一篇,行赏忠厚之至论。

叶一凡这才心中稍安,这个倒是好答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把自己前世大儒的忠奸论调,再夹杂一些自己的观点揉成一篇,不就成了。

想罢叶一凡提笔就写,“昔古之圣贤明君,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把自己所知道的千古名篇娓娓写出。

搞定!不到一刻钟,洋洋洒洒五六百字,一气呵成。

现在搞定史论那一篇就大功告成了,额,这个该怎么写呢?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官僚体系是一无所知,该从何答起呢?

叶一凡努力思索着前世大儒们的著作。有倒是有几篇,但是不一定契合本朝的制度啊,写出来估计要被视为邪说异端了,叶一凡又看了看满书架的书,唉~真希望自己有量子读书法啊!

叶一凡不得不找来官军相关书籍,重新研读起来······

大奉朝南有妖族扰边,藏于十万大山;北有妖魔作乱,匿与极北之渊;西有大荒之地,与残余巫神教蛮族征战连绵。

“还真是群狼环伺啊!”叶一凡看的是心旰胆颤,危机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所以大奉朝分封诸王公侯藩镇驻边,对抗外敌入侵,不过这也造成了主要军力不在朝中,而在这些军力掌握在诸侯、藩镇手中。这有点类似自己前世宋朝的外重内轻啊,那么这个世界应该与自己之前那个世界的面对的军事环境,有很大相同之处了,想来应对之法在书中要找出来也不难,再结合自己前世大儒的至理名言,应该能答得比较好了。

说写就写,叶一凡提笔就在纸上刷刷刷写了起来“·······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咚!——咚!咚!咚!丑时四更,天寒地冻。”屋外传来打更婆子嘹亮的声音。

四更天,也不知道是几点了,叶一凡伸了伸懒腰,看着眼前的大作,心中甚是得意。前世是通宵惯了的,这时有一种前世“完成作业”一身轻松的感觉,不但不觉得困,反而倍加精神。

叶一凡忍不住拿起桌上茶杯,准备像古人一样,一边轻扣茶碗,一边轻叹:好诗!好诗啊!的装个叉,谁知仰着头喝了半天,愣是没喝到一滴水。

叶一凡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刚想喊菱云那丫头倒茶,但一想现在深更半夜,估计她现在早就睡熟了。罢了,还是自己去吧,正好也活动活动手脚。

于是站起身准备到里屋倒些茶水,谁知刚踏进里屋,叶一凡便愣住了。

只见他双眼瞪大如铜铃,心跳之音如鼓鸣,而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卧榻之上大小美人横卧一团,一幅活生生的美人乱卧图······

(本章完)

.

阅读大奉伪君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