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徐州:开局成为刘备谋主》
徐州:开局成为刘备谋主

十二 龙要高飞腾空,必先阶其尺木。

“子谋(夏诚自己编的字),你之前说过吾等应该发兵援助前来求援的对象,那又该如何去救呢?”

目送太史慈背影消失在拐角后,刘备转身向夏诚提出咨询。

“当然要救,而且还应该不留余力的去救!”夏诚笑了笑。

“北海乃青州郡国,孔文举知名当世,若救之,对主公扬名立足,皆有好处。”

“还是那句话,平原太小了,而这个世界却又很大,所以主公可不要把目光,只拘泥于眼前。”

细节很重要,但是长远的目光,更为重要。

“更何况,北海,只是我给主公定下的一个台阶,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收获,接下来,主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大战连连的。”

刘备张飞二人面面相觑,陷入了沉思,哪怕是张飞,也从这番话中,嗅到了一些大事件来临的气息。

“既然如此,那就依子谋所说,益德,速去通知云长,尽点平原大军,同时整顿粮草,备好后勤,再让宪和记得派人通知青州方向一声,我们...明日出发。”

深吸一口气,做出决策的刘备脸上,终于是出现了一丝情绪的波动。

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一点点积攒下来的,运气很重要,努力也不可或缺。

数千兵马看似不小,实则一直以来也只能随着风四处飘荡,随波逐流。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就好像一张纸,看似不少但其实很薄弱,在真正足够大的风面前,就只有随风摆动一条路。

毕竟,他本身的资源就少,培养一个平原,都捉襟见肘。

之前,夏诚建议扩军的时候,刘备都是咬着牙决定的。

要知道,招募士兵,可不像后世游戏里面手指一点,就能够有的。

倘若要是粮草不济的话,那就必须得停止招募,并且还要进行裁军。

因为,到时候粮草供应不上影响士气事小,若是引起哗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本来,刘备他是决定由自己麾下驻扎的五千士兵当中抽出三千比较精壮的士兵出来救援北海,剩下的两千新招编的士兵留下来帮助郡兵,留守平原的。

不过在夏诚的劝说下,刘备最终还是决定尽起平原之兵。

原因也很简单,正如夏诚所说的那样,刘备需要扬名。

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人认识刘玄德,因为此刻的刘备还不是大汉皇叔,不是豫州牧,不是徐州牧,更不是汉中王。

结果黄巾与董卓的霍乱之后,但凡有点才能的人,都应该看得清全国的形势;就是“汉室衰微”。

所以,各地英豪,也都开始逐渐的改变思想,想尽方法投靠一个“明主”,以求一展生平抱负。

可是有志之士很多,却压根没有多少精英,是主动去投奔刘备的。

为什么?

因为他没根基,没地盘。

出身贫寒的刘备,空有一个皇室贵胄的名头,所以在创业之初遭遇重重困难,人微言轻,既无万贯家财支撑,也无可用人才扶持。

只能靠着张飞、关羽这两个结义兄弟一同投身军中,等待时机。

只是,由于在创业初期屡战屡败,所以很少有可用的人才资源,投入其麾下效力。

这其实,也是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最好实证。

如果没有心仪的主君对象,甚至有人还真的可以做到不出仕的地步。

三国那些展露才华的英杰自然能力不菲,可其实还要更多不出名的人才,因为各种原因,埋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许多人不是没有能力,没有才华,缺少的,就是一块敲门砖。

刘备所需要做的,便是吸附这些人才的目光。

原来的刘备,之所以想要救援北海,同样也是因为打算通过去救孔融,来回报孔融那句“吾闻刘玄德乃当世英雄”。

而另一方面,他也能够更进一步的,通过借孔融的圈子,来替自己扬名。

毕竟,扬名之事,往往都是需要通过一个有着名望的人,旁击侧敲的展露。

昔日,曹操他为了能够得到许邵的那句“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可是连直接上门堵人家家门的事,都做了出来的。

而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又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在世人眼中,可算得上是大儒。

他口中一句“昔日平原刘玄德,发兵救援北海,世之英杰。”的评价,可比刘备他自己逢人就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汉景阁下玄孙”强过不知多少倍。

这便是所谓的:龙要高飞腾空,必先阶其尺木。

真龙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龙随而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

英雄,也是需要成长的资源的,也是需要发育的。

胸怀大志志在天下的刘备,肯定不会一直隅居于青州平原,迟早要走向更大的舞台。

不过,以刘备当下的条件来看,虽有一定基础但是远远不够,至少他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要立下更多的功劳,要树立更好的名声才行。

现在,机会来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徐州:开局成为刘备谋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