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中医小国手》
中医小国手

第五章填志愿

杨凡在饭桌上吃早饭的时候,一贯食不言,寑不语的爷爷照旧不说话。杨凡也就不说话,静静的吃完早餐,又帮奶奶收拾干净。照例去前面的诊所收拾卫生,给爷爷泡茶。过了一会,老爷子准时准点的走进了诊所。杨凡等老人坐到椅子上后也在对面的椅子坐下。

“爷爷,今天高考分数出来了,一会我去学校查询成绩,然后填报考志愿。”

“嗯,你去吧,记住了,一定要报考省医学院啊。”老爷子叮嘱杨凡。

“爷爷您放心,我肯定按照您说的报考省医学院,只是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必须报省医学院,别的医学院校不行吗?”杨凡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因为爷爷己经答应了沈老头,你上大学一定去他那。不知道你还记得不,七八年前咱们家来的那个跟爷爷年纪差不多的姓沈的家伙。”

“姓沈的,您是说我十二岁的候,家里来的那个沈爷爷?我记得他。当时他问了我好些问题,还让我拿银针给他针炙了一下,是那个人不?”

“对,就是他,老沈头和我,都是中华针炙协会的会员,我们认识三十余年了,十年前,我最后一次参加协会的研讨会时,喝的有点多,就跟他显摆有你这么个得意的继承人,可把他气坏了。老沈头就说“老杨头你别得意,别看我家的是个孙女,将来我也能把我祖传的针法传给她,到时看看俩娃到底哪个悟性好。”又过了两年,他就专门跑咱们家来看了你,然后在吃饭的时候就喝大了,跟我说“老杨头,我认输,你赢了。”我问他咋回事。老沈头郁闷的对我说他教了他孙女两年理论后,一实际操作,小妮子居然晕针,说啥也不练了。

“晕针?”杨凡一听,当时就不淡定了,居然还有这种奇葩。那还真是练不了针炙。

老爷子捧起紫砂壶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老沈头有套家传的鬼针法,又叫判官针,专扎十三处要穴,一针下去,非生即死。想要学会这门针法,不但从小就开始练习针炙,有扎实的技术底子,还要有极强的定力,强大的心理。一针下去,非生即死,这不是谁心理上都能承受得了的。老沈头在医学院教的学生,都是考上医学院才开始学习针炙,底子太薄,老沈头也就一直没有能学会这套针法的亲传弟子。当他看过你以后,就和我商量你大学一定去他那,不然,他那套针法弄不好就断传承了。这是好事啊,我就答应下来。当然那是个不吃亏的家伙,到底把咱们家祖传的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腔点刺针法整明白了才走。”

“原来是这回事。”杨凡总算知道爷爷为啥让一定让自己上省医学院了,自己早就被人惦记上了。

解开了心中的这个困惑,杨凡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对爷爷说道:“爷爷您放心,我一定考省医学院,把这套针法学到手。”

老爷子听了,高兴的说道:“你必须学会了,那可是套顶高级的针法。”

爷俩又说了会儿话,杨凡就骑车来到学校。教室门开着,里面还没有同学到校,杨凡望着呆了三年空空荡荡的教室,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看见课桌上面己经有了些尘土,就找了块抹布,所有的桌椅轻轻的擦了一遍。

同学们开始陆续的走进教室,随着人越来越多,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贺欣欣也进了教室,看见构凡笑了笑,坐到自己的坐位上。这时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她个子不高,穿了一套裙装,戴着近视眼睛,手里拿了些资料。李老师站到讲台上,习惯性的伸手扶一下眼镜,看了看下面的同学说道:“同学们,高考分数出来了,我打印出来几份,大家看一下自己的分数,对照着高校录取指南和自己的分数填写志愿。”

同学们上前拿了资料和成绩单,三五成群的扎堆看,林凡淡定的坐着没动。很快,一个男同学抬头冲着林凡喊:“林凡,又是你小子全校第一,六百一十八分,全县第二十九名,太牛了。”林凡听了笑了笑,和他自己予估的差不多。

这时班主任李老师走到林凡跟前,林凡赶紧站起身来叫声:“李老师。”李老师笑着点点头,小声说道:“成绩一出来,我就打电话告诉了杨局长,你爸特别高兴。老师也为你感到骄傲。杨凡,你准备报考哪几所学校,心里有目标了吗?”

“我想报考省医学院。”杨凡回答。

“你的分数足可以上更好一些的医学院校,报省医学院有些可惜了。李老师惋惜的说道。

“李老师,这是我爷爷的安排,我听从他老人家的安排。”

“哦,是这样啊,省医学院也挺好的,就是有些浪费你的成绩了,不过也不错。”李老师若有所思的说道。这时,李老师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下,就走出教室打电话。

林凡填写好自己的志愿,就只有一个省医学院的名字,这志愿填的也是没谁了。

贺欣欣有些郁闷,她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五百五十多分的成绩让她纠结。报考好的学校不够,次点的又不甘心,翻了一会,就赌气似的在第一志愿上添了上了上海的一所财经院校,然后第二志愿填了省经贸学院。前一个更像是对自己的一个安慰。林凡看着贺欣欣有些不高兴,就走过去,看到她填的志愿一愣,你怎么这么填的呀?”贺欣欣撇嘴说道:“第一个是赌气瞎填的,怎么可能录取,肯定录取省经贸学院呀。”

杨凡想想也是,上海那个录取的可能性太低了,省经贸学院还靠谱些。两人填好志愿,就和同学说话聊天。曾经的朝夕相处再想到日后的各奔东西,这就是成长。

临近中午,同学们各自散去,杨凡同贺欣欣一起骑了一段路就分开各自回家。

回到了诊所,杨凡告诉爷爷自己的高考成绩,上省医学院应该把握。老爷子特别高兴,中午吃饭时就多喝了一小杯,说中午多睡会,让杨凡在诊所盯着。杨凡说有他在诊所没问题,让老爷子多睡会。

吃完午饭,杨凡就来到诊所,不时的有人来买药,杨凡问了具体情况,就酌情给拿药。这时,杨凡的手机响了,杨凡接通后说:“爸,我是小凡。”杨凡爸爸在那边说道:“小凡,你高考成绩李老师告诉我了,考的不错。等过几天,我和你阿姨和小弟还有你二叔一家都回去,全家聚在一起给你庆祝一下。你小弟一直吵着要找你玩,要不是上学,早去找你了。听你爷爷说你在帮他看门诊,真的不错,好了儿子,过几天见。”

好像是约好的,不一会,杨凡妈妈也打来电话,杨凡心头一颤,接通电话,轻轻的喊了一声:“妈。”

“儿子。”电话里的女性声音充满关爱与温柔。“你爸把你的高考成绩告诉了我,你非常优秀,妈妈为你骄傲。妈当初拗不过你爷爷和姥爷,真应该再争取一下,把你带回比京,如果那样,你一定能考上清北。”

“妈,我这考的也还行,况且还和爷爷学习了医术,我觉的挺好的。”杨凡安慰妈妈。

“是啊,祖传的医术总是要有人传承,就是苦了你了,即要上学学习文化知识,又要和你爷爷学习中医。”

“妈,我早习惯了这种生活,从没觉的累,我都能独自接诊义诊了。”杨凡颇为自豪的说道。

“真好,儿子妈妈以你为荣!”

娘俩足足聊了半个多钟头才断挂电话,杨凡顿觉心情大好。

(本章完)

.

阅读中医小国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