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戏明》
戏明

第 201 章【迟早出事】...

两个小的凑一起嘀嘀咕咕, 瞧着就很是讨喜。

等正式开宴,文哥儿又开始在光禄寺的手艺里头挣扎起来,挨个尝了一遍以后就开始专吃其中一两道菜。

小太子朱厚照还是头一次看到在自己面前吃得这么香的人, 他还坐在不方便自己夹菜的明朝宝宝椅上,筷子更是还用不好,只能着急地让旁边的近侍给他布菜。

一顿饭吃下来,朱厚照饭量竟是比平时大上许多。

要知道他平时还在喝奶来着,饭菜一般只是添头, 他也就想磨牙的时候嚼巴几口,不想吃就懒得碰, 且跟着他爹一起用膳多了,甚至还不怎么吃肉。今晚竟是文哥儿吃什么,他就跟着吃什么!

诶?平时怎么没感觉肉吃起来香香的?

要不是近侍不敢让他吃太多,朱厚照都快把自己吃撑了。

朱祐樘不时关注一下两小孩的情况,见朱厚照嗷呜一口吃掉一块肉,顿时有些惊奇。

想到文哥儿那令人“开胃消食”的奇异本领, 朱祐樘又觉得没什么稀奇的, 同时也更感觉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虽然他自己食欲不算好, 对食物的追求不怎么高, 可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得壮实些。

不说文哥儿能把太子教成什么样,光凭他能带着太子好好吃饭就很了不得了!

文哥儿吃饱喝足,才别过朱厚照跑回他爹身边。

王华一顿饭简直吃得食不知味,等看见文哥儿囫囵着跑回来才默不作声地领着他出宫。都六岁了, 文哥儿抱起来更坠手了, 王华便让他自己走。

文哥儿每天都有按着教习教的法子坚持锻炼, 这么一点路途倒是难不倒他。

毕竟他们家就在很方便他爹上朝以及上班的长安街。

父子俩回到家,王华就把文哥儿拎去书房。

东宫不设伴读很久了, 还是洪武年间才有让文哥儿这样的翰林秀才去伴读的先例。更何况文哥儿这都不是去伴读的,而是去讲学的,还得先正儿八经地进讲章!

想想这么大一点的小子,每天要入宫讲学,他的讲章还得提前送进宫由阁臣以及皇帝亲自过目!

哪个当爹的遇上这种事不得愁得头秃?

为人父母的就是孩子有出息也愁,孩子没出息也愁!

王华道:“你小子早就知道这事儿了?”

文哥儿道:“也没有很早,就前两天丘阁老告诉我的。这种御前对话陛下还没往外说,最好还是谁都别说,所以我才没有跟您讲。”

王华听后也知道这话说得在理,可总有种自家小孩被人偷了去的感觉。

连文哥儿都知道御前对话不能随便跟人讲,丘阁老却提前知会文哥儿,显见是没把文哥儿当外人!

这小子也当真憋得住,连在他这个亲爹面前都不提,自己憋出那么一段话在御前问对。

只苦了他在文华殿里听得冷汗直冒。

虽说当今圣上算是位仁善之君,文哥儿的年龄又摆在那儿,可当爹的听着儿子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哪能不在心里捏一把汗?

都已经这样了,王华也只能说:“你写好了讲章先拿给我看看。”

王华现在一个月也能轮上一两次讲经筵的机会,对于怎么写讲章还是有点经验的。他找出以前用来留底的讲章拿给文哥儿,让他回去仿着写。

文哥儿没想到自己才蹭了顿宫宴就得干活了。

文哥儿一脸郁闷地抱着他爹给的讲章范文回去研究了。

别人的六岁玩泥巴,他的六岁暗无天日!

文哥儿回去后把他爹的讲章翻了一遍,着手试着写了一份,便溜达去庭院看自己已经移栽到盆里的草莓。

今年草莓结的果子不算太多,大概是和地力有关系,不过草莓可以结两三年果子,且还可以扦插繁殖。

文哥儿已经通过多种方式给它留种,入秋后不仅弄了许多花盆把草莓挪成盆栽方便搬动过冬,还攒了许多种子准备明年分给大伙一起种。

假以时日,他们一定可以实现草莓自由,不用每吃一颗都倍加珍惜地把种子抠下来!

像辣椒,他今年都能自由地拿来做了许多油泼辣子!

文哥儿数了数院子里摆着的草莓茬,只觉明年它们就会变成一片草莓田,每一个田埂上都将趴满红艳艳、香喷喷的草莓!

到时候说不准还可以组织一次摘草莓团建,大家边摘边吃,完全不需要抠抠搜搜地抠种子。

只可惜太子还太小了,没办法出宫一起去玩儿,真是可怜哟!

文哥儿小小地同情了太子一下下,才把讲章交去给他爹看。

文哥儿连连点头,和王华掰扯了一通,说是考虑到他与太子的熟悉程度以及太子对新知识的接受度,这一旬他们得细细讲、慢慢讲,不可操之过急!

他要想讲的话,当然可以讲个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可教学的重点难道不是该让学生学会吗?学生学不会——甚至不乐意听你讲了,你就算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所以这事咱不能急,一旬能让一个三岁小孩掌握这个词的前世今生难道是容易的事吗?这还是因为发现太子天资聪颖,他才做出这么乐观的教学计划来着!

王华:“…………”

你讲得很有道理,但你得说服刘阁老他们。

文哥儿是一点不虚的,第二天就跟着他爹跑去交了讲章,又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给刘健他们说了一通。

刘健几人知道以太子这个年纪,想要教他太多东西纯属痴人说梦。要不然东宫各官署又何必等到太子出阁读书才正式就位?

就是因为大家都知晓这么小的孩子学不到什么。

刘健等人翻了翻文哥儿的讲章,觉得没什么问题,便打发文哥儿先回翰林院等消息,他们会把讲章呈给朱祐樘御览,确定没问题的话他明儿就可以入宫为太子讲这个《成语故事》了。

文哥儿一点都不着急,溜达回翰林院读自己的书去。

只可惜入东宫讲学占了半天,下午他还得回翰林院读书做功课,摆摊那边是暂且没法去了,只能改成不定时出摊。

对于文哥儿不能经常摆摊这事儿,大家都接受得很快。

文哥儿这可算是去东宫给太子当老师啊!

比起这么要紧的事儿来,不能给他们写家书又算得了什么?要知道最开始大家都觉得文哥儿可能坚持不了几天,结果这小孩儿愣是摆了一年多的摊,每天帮人写信或者带着大伙一起读书!

全程都没要过他们一分钱。

如今他们这位小先生要去办大事了,他们难道不该为他高兴吗?

那些个不高兴的一准是狼心狗肺的家伙!

内阁那边很快让人把讲章还了回来,说文哥儿选的内容没什么问题,明日可以去东宫讲学。

翌日一早,文哥儿出门就不是去翰林院了,而是准备跟着他爹一起走上早朝。

他,王六岁,以后的工作地点在紫禁城!

等他老了,可以写一本关于王六岁的回忆录《我在故宫养猪猪》!

哦不,应该是《我在故宫教太子》,现在是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不能对皇太子胡咧咧!

文哥儿出门时还抱了盆草莓盆栽。

王华问:“你带着个是做什么?”

文哥儿一本正经地答:“这是教具!”

王华道:“宫门那边不一定让你带进去。”

文哥儿对此没什么所谓,说道:“要是带不进去我就让金生带回来。”

王华看了眼盆栽里的草莓茬,不知道这玩意和文哥儿说的“教具”有什么关系。

怎么感觉这小子要搞的不是正经教学?

他们父子俩边说着话边走出大门,不料旁边突然齐刷刷冒出好多壮汉来,把王华都吓了一跳。

发现自己一行人出现得太突然,为首的汉子憨憨地搔着后脑勺解释道:“往后小先生就只在长安街走动,用不着我们接送了,所以我们想最后来送小先生一次。”

王华:“…………”

听到“小先生”两个字就脑壳痛。

他怀疑陛下就是通过锦衣卫得知文哥儿这小子从小“好为人师”,所以才把他安排去东宫给太子讲什么成语故事。

这说明平时孩子作妖不去管,迟早会出大事!

见文哥儿已经很熟稔地和那群汉子聊了起来,王华只能默不作声地走在前头,当做没看见这些个跑来护送文哥儿到西长安门前的家伙。

就这么一小段路,着实不用怎么送!

文哥儿开开心心地挥别那群不要月钱的“护卫”,与他爹一同等待宫门开启。

李东阳笑道:“你可得好好讲。”

他和谢迁算是朱祐樘在东宫时的老师,如今文哥儿去教太子,辈分算下来居然没错。

就是文哥儿这老师和太子这学生实在太小了,叫人想起来这事儿就有些忍俊不禁。

明明是给太子讲故事开蒙的正经事儿,怎么感觉这般逗趣呢?

只可惜太子如今还没正式移居东宫,目前仍住在坤宁宫附近,方便帝后二人就近看望。若是太子已经挪到东宫去了,他们还可以怂恿陛下带他们过去瞅瞅文哥儿到底是怎么展开教学的!

这是宫门开了,文哥儿抱着盆栽跟着他爹往里走,遇到守卫还积极发问:“这是我为太子殿下准备的教具,可以带进去吗?”

那守卫早得了消息,知道要放文哥儿入内。听文哥儿主动跑上来发问,那守卫接过盆栽检查了一番,发现就是很普通的一盆植物。

他揪了一小片草莓叶下来尝了尝,确定没毒性也没什么古怪气味后便没拦着文哥儿往里带。

文哥儿跟他爹一起入了端门,就见一位早早侯在那儿的内侍迎了上来。

恰好是那位有过两面之缘的谷大用。

谷大用笑着问道:“小先生,可要小的背你走?”

文哥儿道:“不用啦,我自己可以走,真要走累了我再让你背。”

谷大用便在前面给文哥儿引路。

以后可能找不到我,因为换域名了,百度也会搜不到。抢先看xqb5。or(g)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阅读戏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