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醒春》
醒春

第十四章 纵笔

原本热热闹闹的顾家此时寂寥无比,院内稀落的枝叶都盖过了屋内的那些窃窃私语。

一路上,徐先生就如往常般问着顾守池一些书中道理,顾守池知道则说知道,不知道则说不知道。

一如在学堂中,先生与学生的模样。

顾家老祖顾敬山就这么默默跟在后面,徐先生不叫他,他便不说话。

于是他就这么沉默了一路。

至于那个躲在顾敬山后面的小家伙,徐先生倒是想和他说说话,只是小家伙一想到那些道理,脑瓜子就疼,便厚脸皮地躲着。

期间徐先生突然问起顾守池的字写得如何了,于是两人便顺理成章地来到一处雅致的书房中。

顾家书房无任何富贵字画,高士名帖,仅仅就是三座书架,一张书桌。

其实在以前,书房内是摆着不少新鲜玩意儿的,好用来待客时做些附庸风雅的话语,但在顾守池启用书房之后,那些物件便都被搬了出去,说是要“合情合理”。

百年红橡木制成的书桌上,顾守池端正坐立,先在墨玉砚台上磨好墨水,再从胡桃木制成的小巧笔架上取下一枝小篆,最后铺开一摊宣纸。

顾守池提笔便写,因为徐先生让他直抒胸臆。

写的是:“袖剑客同楼上醉,烂柯人看洞中棋。如今更欲沧溟去,鲸浪浮天信所之。”

徐先生一见就笑了起来:“你也和他一样,喜欢上这些快意凛然的诗句了?”

“先前听王兄讲时,便看出这些诗句写得极好,而且有些印象。”顾守池放下笔,缓缓说道,“所以学生回去便在家中翻找起来,最后在一本很有年头,连书封都没有的古书上,找到了这篇诗文,先生你猜有意思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纵笔》。”少年最后笑着说道。

徐先生一副受教模样,点点头道:“的确很有意思。”

少年笑得更加开心了,这就是他最喜欢徐先生的地方,不知便不知,哪怕面前的人是自己的学生。

顾守池还想起来一件也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弟弟顾守礼曾经问过徐先生一个问题,问“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而不是反过来?”,徐先生当时说不知道,而后徐先生回去苦思冥想,终于在一篇曾经被贬为谬论的天经文中,找到了一些可以说的答案,随后徐先生便兴致勃勃地找到小家伙,哪知小家伙居然说不记得了,这可让徐先生当时木楞了许久。

两人沉默一会儿后,徐先生开口问道:“对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感觉如何?”

“一开始觉得很糟糕,想着怎么天下的修行之人,都是这般蛮横无理吗?都这般仗着自己修为高,就可以不把世间道理当一回事吗?”显然少年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一开口便滔滔不绝,“那个名叫宋长江的小孩,明明和我弟弟一同岁数,却生性如此残忍,这些日子不知断了我家多少丫鬟的手脚,最让我生气的是,他居然让我弟弟当他的书童仆从。”

“还有那个不知名的妇人,我只知道他来自一个在我们凌川洲很有威势的门派,所以哪怕我家老祖有着八境修为,仍然要在她面前低下脑袋……先生,我不是生气我们顾家,在一个比我们还要厉害的家族面前低下脑袋,我不是觉得这样就丢了面子。我只是觉得那个妇人不该这样教她的孩子,难道她不应该教她的孩子尊敬师长、知书达理吗?为何反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教他跋扈无礼?”

最后少年望着自己最尊敬的先生,低声道:“先生,我觉得这样不对。”

徐先生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听着少年讲完那些言语,出神许久。

“我曾经如你这般年纪时,也遇到过和你类似的情况。”徐先生没有给少年答疑解惑,而是静静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其实我当年比你还惨,被那伙人弄了个家徒四壁,最后连进京赶考的盘缠也没有。于是我只好留在家乡,做起了教书先生,一开始自然是想挣些盘缠,好去进京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却一教就是几十年,后来连学费都不收了,因为有些孩子的确交不起学费嘛,但我又不忍心看着他们那双眼睛。”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愿离开家乡吗?”没等少年说话,徐先生便开始自问自答,“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教好那些孩子,即使我尽心尽力,给他们讲明白了那些书中道理,但我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真正听进去,听进去了有没有真正做到,现在做到了以后还不会做到,一直做到……这些我都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的教书先生。那我既然连一个小镇的孩子都没教好,又怎么敢上京当官,教一国之人呢?我不敢的啊……”

少年双眼闪烁,嘴唇微动,想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于是我开始琢磨着一些书外的道理,想着能不能让孩子们受用一生,不求做一个道德圣人,但至少愿意做一辈子的好人。”徐先生嘴角微微上扬,“然后就有一个老人找到我,说我不守礼法,坏了规矩,我当然不愿意就这么屈服啊,于是便和他讲道理,讲了大概三天三夜,最后老人好像给我说服了,于是又找来了他的先生,我便又和他的先生讲道理,这次讲了个七天七夜……”

“最后的最后,应该是那位找到了我,他答应让我试一试,说是如果成功的话,便可以和他一同入庙。”徐先生望着早就心生崇拜的少年,那亮晶晶的眼神笑道,“于是我便来到了这里,这个得天独厚的小镇。”

“这是一件很巧的事情,那年刚好有头犯了忌讳的真龙肆虐,最后各教圣人顺理成章地杀了它,并用大神通塑造了一处隐世秘境。”徐先生不知为何讲起了这些十分隐秘的事情,“至于那几位做了什么交易,各自拿到了什么好处,我不知道,也不会去想,我只知道儒家的那位,答应让我在这处独立于天地之外,在修道人眼中机缘法宝无数的秘境中试一试,那个我自己的道理,条件是当那个天晓得,管理这方小天地。”

“我此前一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买卖……”徐先生最后喃喃道。

其实这些秘史,顾守池之前已经听自家老祖讲过了,但听着自己的先生亲口讲述,总归是不一样的。

自己的先生,果然是个很厉害的人啊。

“你知道我在这里教书的几百年中,最烦的是什么吗?”徐先生突然问道。

少年自然摇头不知。

“和你一样,”徐先生笑着摸了摸少年的脑袋:“是那些每隔一个甲子,便要进来讨机缘的各处修士。”

少年哈哈大笑,很兴奋地点着头。

徐先生也是笑意盎然,但他没有说,也不会说的是,其实那个“天晓得”当得很不轻松,甚至很累。

因为真正的天无情无义,但徐先生不行,他是人。

而人非草木。

接下来师徒二人的话语便轻松了许多,多是在探究书中道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徐先生临走时,送了顾守池一枝小篆。

那枝小篆通体雪白,毛尖儿是雪白狼毫,笔杆是白净玄玉,上面还以正楷字体刻着“有神”二字,端端正正,小巧玲珑。

下笔如有神。

少年一见便喜欢上了,满心欢喜地将可爱小篆收入袖中,约莫是怕先生后悔了再收回去。

随后先生说了句“不用送了”,但少年还是固执地送出门外,站在门外凝视那已经消失的背影许久。

这次只有他一个人。

其实在徐先生走过廊道时,有一处房间敞开大门许久,恭敬候在门内的是一个貌美妇人,脚边还站着一个低头的小孩。

然而徐先生视若无物,一言不发。

所以妇人有些心如死灰。

至于那个原本嚣张跋扈的小孩,则是如同兔子见到了狼。

顾府大门处。

顾家老祖顾敬山来到少年身边,望着那个自家最有才华天赋的后辈,缓缓开口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曾说过,我们顾家啊……原本住在顾礼巷,和那些小家小户一样是个不怎么富裕的人家,后来有一位前人,与一位修士做了买卖,我们顾家才得以发迹,搬到了守禄巷中。但那位前人却留下一句来,那就是即便有修行天赋的族人,也不能跟随那些外来修士走出小镇,而是留在小镇中默默修行。所以我们顾家总是被那些迎福巷中的那些高门大户排挤,因为身后无人。”

“那位前人还留下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将族人送到徐先生门下,哪怕死皮赖脸。”顾敬山抹了抹眼角,继续说道,“那时我跟守礼一般年纪,也被送到了徐先生的门下,一开始很反感,课堂上总是调皮捣蛋,后来修行了家族中的仙法,成了修行中人,便对徐先生更加不屑一顾了,只当他是个装神弄鬼的教书先生。后来自然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了,也明白了徐先生是个很好的先生,不过回不去了,因为我如今是顾家老祖……”

顾敬山最后看着出神的少年,没有说话。

顾守池自然明白自家老祖话里话外的意思,但他更不想让先生伤心。

于是他转过身来,直视那个家族中最权威的老人,一字一顿道:

“给我十年。”

“十年过后,凌川派的万千剑修,我顾守池一人挡之!”

少年一步跨出,天地灵气如海纳百川,最后水平如镜。

天地肃静。

竟是一步脱凡,成了一境修士。

“我顾家兴矣!”顾敬山不禁老泪纵横,颤声说道。

随后顾家老祖便去往禁地,闭起死关,他要拼着自己余生的寿命,做一个哪怕只有十年生命的九境修士,去为顾守池守住那个十年!

至于顾守池,则是抬头望着月亮许久。

“下雪了!”少年看着那些在皎洁月光下若隐若现的雪白小片儿,突然喜不自禁道。

少年握紧了袖中的雪白小篆,今夜寒冬,少年想纵笔一番。

“善。”

远处,独自走在巷子里的教书先生低声念道。

(本章完)

.

阅读醒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