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争锋半导体》
争锋半导体

第51章很顺利的批发

零售的情况并不因为余知远的决定而改变,讲价和纠缠不清的人一如既往的不少,使大家比第一天销售还更累人。

不过也没等余知远实际的去联系,第三天早上就有两家大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了。

一家纺织厂和余知远讨价还价谈妥,大中小平均搭配,黄瓜、西红柿和辣椒都算3块3毛钱一斤,一口气批发了三千斤去作为发放福利的物品。

另一家则是这时候特别红火的钢铁企业,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且产销利润很大,企业盈利能力强也就财大气粗,相应的福利待遇也就特别好。

为了搞好工人的伙食,这次到余知远这里来以和纺织厂一样的价格,买去八千斤的西红柿和黄瓜两种蔬菜回去给工人加餐。

两家企业再加上零售的销量,当天一天就卖去一万四、五千斤。

次日和余丽芬几人在别墅里统计账目,做好后出门准备联系业务的余知远在院门处看到余典回来,其身后带着一个像小领导模样的中年男,说有业务相商。

对方介绍说他是虹口那边一个叫三角地国营菜市场的经理,姓张。

张经理鼓动余知远将菜都运到他们市场去卖,说他们的菜市场很大,每天买菜的人非常多,蔬菜销量也很大。

余知远他们去的话,菜市场会提供大摊位和好位置让他们销售。

想着和企业干脆利落的大量批发比较起来,零售比较烦琐,一些特别啰嗦计较的人更可以说就是麻烦制造者,他那里也应该都是差不多情况。

余知远向对方表示“实在抱歉啊张经理,你应该也知道,有些买菜的人能跟你争扯半天才会付钱离开,非常占人手和费工夫,我想在你们那里也应该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吧”

“现在人手没有那么多,而且也离的比较远,配送有些麻烦,我们就暂时不去了”

“如果是你们单位从这里批发去自己售卖那是可以的,我们已经决定大量批发为主,而且可以给你长期稳定的供货。”

张主任问“你们那搞这种种植的人多吗?到年前大概一起能采摘多少下来?”

余知远来之前己做过统计,现在面对张经理的询问,回到“我们这次发了4万多斤过来,还剩2万斤左右,除了这批的4万斤,到过年前大概能一起采摘十二三万斤的产量,年后到拔苗时大概还能再采摘四、五万斤”

“呦,你们产量不少哦,能出这么多啊”

张经理对报出来的产量颇是惊讶,想不到余知远他们的种植面积挺多的,还以为是小打小闹呢。

“这样吧,你们那些产量我们市场给你们包销了,采摘的都发过来,我们菜市场可以都负责卖掉。”张经理说出他这次来的真实目的。

他告?余知远,他们国营菜市场会把大家种出来的这些反季节蔬菜,年前和年后的所有产量销售都承揽下来,甚至以后也会这样大量承揽销售,做长期合作。

“这季产量都给你单位我个人没有意见,具体的我要先跟老家的大家商量,我等下就去打电话,看是否都同意。”

余知远表示今天就让大家商量出结果来,明天张经理再来,告诉他商量的结果。

“好的嘞,尽快确定哦,你们这里现在这里还有2万斤是吧?”张经理指着堆满蔬菜的房间问余知远。

“是的”

“剩下的这些都给我吧,你给我什么价格?可不能算零售的价格哦。”

“怎么会呢!”余知远笑道。

接着对张经理讲钢铁厂和纺织厂来购买的事情,也把跟两家单位结算价格说了下。

最后表示为了两方以后能长期合作,现在的这些可以再少一毛钱,以三块二的价格跟他结算。

同时以后也会降低种植成本,把批发价格降下来,让菜价便宜,使买菜的大家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这些是余知远的真心话,讲这些主要是今年是首次种植,总产量并不怎么多,以后扩张种植必然产量很大,像现在这样把价格卖得高高的获取暴利很不现实。

未来必然是走薄利多销的市场批发,商超对接和企业集采的方式才能出货创收。

现在有张经理这样的大客户主动上门来联系,余知远当即抓住机会和他谈好合作,为以后家里和乡亲们的销路打好些基础。

“没问题,就按你说的价格算,这些你不要给别人了,我现在就回去叫人来运”

张经理对余知远所说价格未做考虑和谈判就立刻同意,而且志在必得的样子。

待张经理离开后,余知远对带他来的余典和负责管帐的余丽芬说“我去打个电话,要是刚刚的张经理带人来了我又还没回来的话,先不要给他算帐装车,你让他等我回来再说。”

交代好便去不远的邮电局给家里打电话,准备询问下家里采摘情况和通报刚才谈好的合作。

“你电话来的正好,有事想等你决定,前几个月红岗客车厂的赵波你还记得吗?”

接通电话后,二哥先向余知远问到。

“记得啊,怎么啦?”

二哥告?余知远,今天大家又拉了一车菜去市里火车站销售,碰到了等在那里的赵波。

两人都互相认出来后,赵波说他们厂里要搞福利物品发放,决定采购两千多斤蔬菜做发放物品,他负责这事,让帮忙尽快采摘两千多斤送给他厂里。

“另外车站货场的李场长介绍了一个市里国营菜市场的领导到家里看大棚情况,他看过后说要每天来批发一千斤左右的菜在他市场卖”

“大家已经商量好,三种菜大中小搭配称重,给两家单位都按3块3一斤算账,你看这价格可以吗?”

二哥将这两件事情先说完,等着听取余知远的建议和决定。

“还真是巧了,我这边有两家单位昨天共批发了一万一斤的量去,我给他们的价格就是三块三毛一斤”

余知远将这两天的销售情况给二哥说了一下。

电话那边的二哥边听边讲给站在电话边,聚集着的余父、叔叔和本家一堆长辈听。

得知三天就销售出去近两万斤的货,围在电话前的众人都裂开着嘴在那里幸福的笑。

这次发过去的四万斤左右的菜好不好卖,能不能卖的价格好,大家心里是既忐忑又乐观,现在听到三天就卖了一半,很是高兴。

卖掉一半就有6万多块钱,各家最少的都可以分到一千多,大家这么多年来一下就能赚到这么多钱可从来没有过。

而且这还只是卖了一半,另一半要是卖掉又是6万多。

另外这次四万斤各家棚里采摘的量并不大,还有差不多近七成的产量没有收获呢。

电话前有几人已经在心里估算到时都卖完自己能卖多少钱,算出来的数自己都不太敢相信,激动得满脑袋晕乎乎的。

想到不出意外,确实就是这么钱的几人是越算越激动,幸福感又加了几分。

“大家这几天还能摘吗?能摘就尽快摘一批发过来”

“我这边刚刚也有一个国营菜市场的经理跟我谈妥了,要把我这边现在手上还有的2万斤今天全部收去。”

“另外我们种的产量他的市场全包销了,发过来多少他们就收多少,以后也跟我们长期合作。”

余知远又告诉了大家这一个更大的好消息,不过又谨慎的表示一切都以等对方将账款付了,蔬菜都拉走才能算是最终确定。

等下出现变化或者确定好了自己马上再打电话回来告知大家。

二哥旁边周围的众人听到更是兴奋,互相说着表示今天一天就在电话机边等消息好了。

同时告诉余知远那边的销售一切都以他做主,他怎么做决定都支持,让余知远放心大胆的按他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去做。

“那挂了,我先回去,要是赶得及我晚点再打电话来”

从邮局出来的余知远赶回九江路的别墅,在离别墅还有段距离处便看到自己房子门口张经理和三个人在那里交谈着什么。

待余知远走近,看到他的张经理对其说到“小余同志,你们的人说要等你回来,我们的车己经开来了,现在可以称重装车了吗?我现款给你结账,不拖欠的嘞。”

“可以,我们先进去吧”

对于眼前和张经理差不多年纪的三个人,余知远问“你们几位是?”

“他们也是市里菜市场的领导呢,我们很熟的,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张经理主动说到。

通过张经理的互相介绍,眼前三人是富通街菜市场的吴经理、淮海路国营菜市场的何主任,徐汇圆盘菜市场的赵经理。

情况是三人一起结伴而来的,巧合的是余知远刚离开去邮局打电话,他们三人就在本家一兄弟带领下到了别墅这边。

余知远还没回来之前,张经理也到了,四人便在门口聊着天等余知远回来。

和三人握手寒暄后,余知远说“大家先请进,我们到楼上去谈。”

这时候的单位经理们都挺实诚,没有多少后来生意人的弯弯绕绕,通过和他们交谈,余知远获知运来的反季节蔬菜除了新奇好卖热销外。

张经理他们除了在市场销售给市民外,还会大量供应给上级和市里单位,让这些单位用来做福利发放,不管是解决市民吃菜问题和福利产品供应,这些都是政绩,也难怪张经理对采购价格答应的那么干脆了。

也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四人很熟,互相间关系也很好,又是兄弟单位,在楼上没多久便与余知远谈好合作:将现在别墅里的两万多斤蔬菜4人平分,后续的供货除了余知远所说老家要留下的份额。

余下的产量张经理占四成份额,其他三人每家两成份额,这季的产量只给他们四人,不要再分给别人了。

对于这个要求,余知远分析有4家渠道商可以了,这季产量并不算多,又是批发为主的计划,供货商当前一下整太多也不好,以后产量大了再让种植户他们自己多去联系销售渠道。

谈好后的5人一起下楼,余知远让余典他们开始给张经理称重装车,何主任他们三个则赶回去派车过来。

离开前的吴经理向余知远说到“小余你这么实诚,我也给你个承诺,你们老家以后要是派人来到我市场来摆摊,我一定会选个最好的摊位给你们。”

其他三人随后也是表示会提供吴经理一样的便利承诺。

“谢谢,谢谢,我在这里代表我们相亲谢谢四位领导,也祝我们合作愉快”余知远向四人握手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示自己会按承诺的做。

随着四个国营菜市场的人员来将房里现有的蔬菜称重、结算和装车拉走,这批发来的蔬菜也便只用了四五天时间便彻底销售一空。

将所收现金都清点完毕,余知远带着几个人将大堆现金护送着提到银行,赶在银行下班前全部汇回老家,让大家可以到时按照记录分钱。

从银行出来,余知远又赶去电话局,把结果告诉一直在电话旁等待消息的众人。

阅读争锋半导体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