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水浒朱元璋,造反咱是专业的》
水浒朱元璋,造反咱是专业的

第4章锁定目标

且说那史文恭领了朱元璋之命,原想下得山去,四下打探一番,梁山周遭可有那欺男霸女的乡绅恶霸,也好禀告朱元璋,下山烧他第一把大火。

岂料刚刚点了数名喽啰,正要带着下山寻找目标,那喽啰之中却有一人,名唤彦庐,听闻史文恭下山目的,当即笑道:“史头领若想寻清官善人,这世道倒是十亩竹园一根笋,珍稀的紧。”

“咱梁山泊往东不过十里地,便有一座村镇,是为西侯庄,那西侯庄保正正是无恶不作之主,名唤彦西山。”

“好叫史头领知晓,我原也是那西侯庄人士,却因被那彦西山侵占田产,又逼死我一家老小,无奈之下这才上得梁山落草为寇。”

史文恭闻言,不由眼前一亮,抬眼打量了一下这彦庐,见他言真意切,当下不由信了几分。

便回到:“如此正好,我且带你去见大寨主,你如实告知便可,一切自有大寨主做主。”

当下领着这彦庐便直奔聚义厅而去,到得聚义厅中,正巧碰到那阮氏三雄上山投奔。

朱元璋当即介绍了一下彼此,随后听闻那彦庐所言,顿时两眼一瞪,怒道:“咱平生最为痛恨那贪官污吏、乡绅恶霸,既如此,咱这第一票买卖便寻那彦西山即可。”

这句话倒是真切的很,朱元璋创立大明之前,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尝尽了人间冷暖,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活生生饿死在自己身边,自己也被逼无奈成了乞丐。

何况朱元璋的对手方国珍跟张士诚可都是商人出身,张士诚在江浙一带自称吴王,因其为人慷慨仗义,在百姓之中有很高的威望即便后来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沿海地区的人们还是更中意张士诚,对朱不屑一顾并且张士诚誓死不愿投降,朱元璋好说歹说,最后张士诚来了个自缢,士可杀不可辱。

方国珍呢,看看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这个人就是一会儿降元一会儿反元,一会儿降朱一会儿反朱,十分不讲信用

很迷!

让朱元璋对浙东人们的印象就很差,因此朱元璋在开国后,在其他地区都轻徭薄赋、免租税的情况下,却独对江浙百姓加重税。

岂料朱贵闻言却是叹息道:“好叫哥哥知晓,听闻哥哥想下山做上几笔买卖,小弟原想让哥哥寻那过往客商便可,但自知哥哥侠义心肠,如今梁山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自是不会做这等强盗行径。”

“但又听闻哥哥想打梁山周遭村庄的主意,小弟本十分担忧,正要劝哥哥避开梁山周遭村落。”

“皆因那些村落跟咱梁山多少都有些牵连,这逢年过节得也都会孝敬一二。但既是寻那西侯庄保正彦西山,小弟便一百个赞同了。”

朱元璋看过原著,自是知道朱贵所指,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梁山自从王乱占山为王后,那四周村落便自然选择了破财免灾。

何况梁山本不从事生产,因此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十有八九都是靠着周遭村落半卖半送来维系的。

朱元璋不明白的是,这朱贵何故叹息,不由皱眉问到:“既如此,你又何故叹气?”

见朱元璋问起,朱贵赶紧回到:“那西侯庄左右不过两三百户人,乡民田产却十有八九都被那保正彦西山侵占。除了欺男霸女强占田产外,那彦西山还组织了一批乡勇,宣扬跟咱梁山势不两立。”

“虽然那西侯庄保正彦西山确实罪该万死,但小弟还是觉得哥哥头回做买卖,不如选个软柿子的好。”

“那彦西山数年前不知从哪请来了两个教头,又挑了一百多精壮乡民,操练已久。实不相瞒,咱原先便打过那彦西山,只是却铩羽而归,不仅没尝到甜头,反而丢了夫人又赔兵,以至那彦西山更加不把咱梁山放在眼里。”

朱元璋闻言,却是浑然不惧的点头笑道:“软柿子捏着多无趣,要捏咱便挑硬茬子捏,我意已决,便找那彦西山下手!”

朱元璋一脸淡定的摆手,制止了朱贵继续说下去的念头,心中却是想着,不过一两百乡勇罢了,咱鄱阳湖大战陈友谅的时候,二十万打他六十万,小破渔船对他船坚利炮,还不是照样赢了?

那阮氏三雄闻言,自是喜上眉梢,本就刚刚投奔梁山,正需要建功立业的机会,岔子越硬,他们三兄弟的功劳自然越大,因此对此也是毫无异议。

至于史文恭那就更不必说了,区区一两百乡勇罢了,他史文恭还未放在眼里。

眼见朱元璋下定决心,众人不由纷纷拜倒:“我等愿追随哥哥万死不辞!”

“诸位快快请起,既然诸位都无异议了,那此事便这么定了。”朱元璋心情大好:“朱头领也无需担忧,我自有分寸,你且去准备一面杏黄大旗,上书四个大字‘替天行道’。”

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军事天才,因此只是打一个小小的西侯庄,他自是毫无压力。何况朱元璋的眼光,岂是朱贵能够比拟的,那王伦吃瘪,可不代表朱元璋也会吃瘪。

当年占领应天的朱元璋不甘心偏居一隅,便出兵打败了自己的邻居张士诚,攻克了采石(地名)。当时张士诚不甘心失败,时时想着能够卷土重来。同时在长江中上游的陈友谅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干掉朱元璋,啃下应天这块大肥肉。

当时的局势可以说是剑拔弩张,稍有不慎就会擦枪走火,一个处理不好朱元璋的阵营可能就要被双方人员打得灰飞烟灭。

对于朱元璋阵营来说,双面作战显然是不利的,所以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将纷纷表示,既然已经和张士诚开战,那就先打张士诚,等张士诚打败之后再回过头来对付陈友谅。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这么想,他说了一句大家都意料不到的话:张士诚是一个器局狭隘的人,喜欢偏安一隅。如果不打他他可能也不会打我们,但是陈友谅性情骄纵,是一个潜在的对手,如果不先打他,他可能会在我们打张士诚的时候反咬我们一口。到时候就会有我们受的。

显而易见,朱元璋力排众议,眼光独到,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

至于临时扯起一面杏黄大旗,则全是因为原著之中,那宋江当了梁山大寨主后,也曾扯起这么一面杏黄大旗。

也好叫梁山日后行事有个基本准则,此番下山做买卖也算是师出有名。

对于宋朝,朱元璋是很鄙夷的,若是高球、蔡京、杨戬等这种奸臣出现在大明,怕是坟头草已然三丈高了。

当下商议完毕,朱元璋便带着众人给阮氏三雄接风洗尘,自是免不了一顿大吃大喝。

阅读水浒朱元璋,造反咱是专业的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