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赵武英雄》
赵武英雄

纵横之术

这个季节,容易得流感。流感和普通感冒,差别不是很大。但,也要多注意,千万不可大意哦。话说,流感不来则已,一来,你不善待它,那可是会要了你小命。

流感下有很多悲剧,从发热到送小命,仅仅十几天。一旦出现突发高热、咽喉肿痛、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那你就要小心了。这时,流感就找上了你。被流感找上了,也不用害怕,及时就医。你若大意,可是不容易甩掉它的哦。

爱上一个人,被甩了,你可以选择硬扛,痛哭几天,疼一些时日,就会慢慢好转。你被流感爱上了,千万不要硬扛,一定要干脆、果断、出手快捷地把它甩了。否则啊!那可不是疼,而是会要你小命哦。

这几天,个人因为琐事,还有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缘故,所以呢?预计完本的事情,又往后拖延了。看着自己的感冒症状和流感相同,那可是把我吓惨了。好在,只是普通的感冒,否则啊!被流感爱上了,只能说自己真够倒霉的。

由于,身体的缘故,今天呢?也不更新文章了。写了这么久的《赵武灵王英雄传》,今天就简单说说,纵横之术。

何为纵横之术。

所谓纵,就是我们读书学习的一个简易的图标。横起的叫横轴(X),竖起的叫纵轴(y)。简单地横起画一笔叫横,竖起画一笔叫纵。

如果用在战国时期诸侯来讲,那就是从北往南,连接在一起,那就叫合纵;从东向西连接在一起,那就叫做连横。

当然呢?诸侯合纵与连横,那可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今天呢?就说说被合纵群殴攻击的诸侯。

战国时代,除了明主变法图强,开拓疆土;诸子百家,璀璨夺目;还有,合纵与连横。

诸侯为什么,会合纵与连横?

其实这个答案很容易回答,那就是一国太强大,诸侯国单打独斗,都打不赢。为了图存图强,只有合在一起,抱团取暖。这就是诸侯所用的纵横之术。

第一个被纵横之术,所攻击的诸侯国,自然是魏国。

魏国历经魏文侯、魏武侯,变法图强。魏国异军突起,从四战之地,争霸诸侯。

这段时日,魏国北交好赵,南结好韩。向东攻伐齐国,向南打压楚国,向西谋秦,就连打不死的小强中山国,也被魏国跨国而灭。

战国初期的魏国,也是名副其实的战国首霸。

魏国变强,那么诸侯自然担忧,自己被魏国所灭。

魏国占秦,河西八百里疆土,又跨国灭掉了中山国,还得到了楚国南阳大片疆土,齐国西河的疆土,也被魏国占据。此时的魏国,便有了称雄的资本,更有了王霸之志。

从魏国构筑的战略来看,魏国的敌人是赵国,而不是秦国。秦国虽失去了河西要塞,但中原诸侯鄙视秦国,魏国也没有乘胜追击,攻灭秦国。

魏国的战略是先伐赵,再灭韩,一统三晋,然后争霸诸侯,大并天下。

魏国从邺城北上,联合属地中山,南北夹击赵国邯郸。又以安邑之军北上,河西之军东渡,攻伐赵国旧都晋阳。那么,魏国灭赵,胜算还是很大的。结果,魏文侯没有实现自己的计划,就走完了人生的终点。魏武侯,继承父业,自然要奋发图强。

然,魏国的强大,显然是威胁到了赵国。赵国有志之士,也意识到了魏国的野心。再加上魏武侯转移了争霸方向,看准了中原富饶之地。魏、赵两国开始交恶。

正所谓,两虎相争,渔翁得利。魏、赵交恶的开始,中山国再次复国。

魏武侯南征北战、瓦解韩赵同盟。虽是四面树敌,但不落败,他的一生,也对得起一个‘武’字。魏国有魏文侯、魏武侯在,诸侯自然不敢与之争雄。但,两代雄主走了,诸侯便不会客气。

魏武侯活着的时候,没有指定接班人。也许是死得突然,还没有让那位公子继位,就走了。魏国公子罂(魏惠王)和魏国公子缓,便开始争位。

公子缓打不赢公子罂,只能向韩、赵求助。

韩、赵两国大兵压境,打得魏惠王节节败退。然而,赵国是想将魏国一分为二,以弱其国;韩国是想灭掉魏国,得其疆土。韩、赵两国谈不拢,就分道扬镳。

魏惠王继位,充分发扬魏文候、魏武侯两代人的精神。北围困邯郸、南攻新郑、西伐秦国、东攻齐国、南制楚国。可惜,魏国用武太甚,承受不起国力。

魏赵邯郸之战,虽是攻破邯郸,但自己也元气大伤。赵成侯为了保住赵氏江山,号召诸侯伐魏。魏国占领了邯郸,对赵氏来说是灾难,但对诸侯而言,又何尝不是。

合攻魏国的计策,便悄然形成。

当然呢?其他诸侯只是象征出兵,摇旗呐喊助威而已。齐威王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十万救赵。这就是后来的典故...围魏救赵。

桂林一战,齐国击败魏国,齐将田忌、孙膑,击败不世名将庞涓,引发中原一场强烈地大地震。中原诸侯都看到了齐国的实力。齐国大有取代魏国,成为天下霸主的地位。

然,魏国觉得齐国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数年后,魏国休养生息,打破周礼,推行王道。魏惠王也是第一个中原诸侯称王的男人。

魏惠王称王,诸侯要么,前去恭贺;要么,默不作声;要么,就是大骂魏国不义;要么,就是反对。

其中,反对之声,最为激烈者,莫过于韩国。

魏惠王见弱小地韩国,敢反对自己。于是,打算杀鸡儆猴。

魏、韩,五战,韩国皆败。韩国凭借新郑城地坚固,与之决战,并派使者,前去齐、赵两国求助。

齐威王为了证明自己是山东诸侯第一。于是,再一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伐魏国。田忌、孙膑还是用了十年前的计策,只不过这一次是围魏救韩。

马陵之战,齐国大国全胜。魏之名将,战败而亡。庞涓死后,魏再无名将。从此之后,魏国一路走下坡路,虽有魏襄王简短中兴,但也改变不了魏国落败的趋势。

魏国落败,齐国成为东方第一强国。

齐宣王伐魏,败秦,破三晋,趁着燕国子之之乱,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攻伐燕国。齐国不愧是强国,不足六十日,就攻破燕国国都蓟城。

可惜,这段时期,不是庸主的年代。

秦国有秦惠王,魏国有年轻地魏襄王(继位之时,敢号召诸侯攻秦;又联合诸侯,伐楚;随后又联合诸侯,伐齐。这时候的魏襄王还是很不怕事之主),赵国有赵武灵王,楚国有楚怀王,韩国有韩宣王(韩国第一个称王的男人;敢于和魏国作对;护送燕质子归国;不将齐宣王放在眼中;蔑视秦国,不与之为伍),还有赵国扶持的燕昭王,宋国宋康王、中山国的中山衅王等。

齐宣王仗着国力与诸侯开战。在燕地,与赵国及赵国支持下的燕昭王开战;再濮水之边,与秦、韩、魏三国开战。此时的齐国的实力,还没到挑战天下诸侯的时候。

于是,燕地得而复失,濮水之边败给诸侯。

好在齐国,不愧是第一强国、复国、大国,短短几年时间就恢复了元气。齐国在垂沙打破了楚国强国梦。

及至到了齐闵王,称东帝、不谋秦、攻灭宋国。燕昭王抓住时机,以乐毅为将,号召诸侯攻齐。齐国不仅被诸侯大败,齐闵王也惨死,还险些灭国。若不是燕昭王甍逝,燕惠王忌惮臣下,赶走乐毅,田单以火牛车破燕军,光复齐国。

齐国,经过此役,也大伤元气。从此,也一蹶不振,及至灭国。

齐、楚,越,三国陷入混战。楚怀王趁着齐国的目光在中原盯着赵国。秦国陷入诸公子之乱。赵国在大举攻灭中山,干涉秦国内政。韩、魏、燕三国,休养生息。楚怀王抓住时机,攻灭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成为大江上最大的巨无霸。大江中下游,成为楚国内流河。

楚国灭越,便有问鼎中原,饮马黄河,破中原,并天下之志。

齐宣王为了重新树立中原霸主地位,号召诸侯伐楚。赵伐中山,秦陷内乱,燕不通中原。韩、魏为了自保,响应号召伐楚。

于是,齐、韩、魏三国,便展开了数年之久的三伐楚国。

由于第一、第二次伐楚,因赵、秦之故,齐、韩、魏三国伐楚取得成效不大。

第三次伐楚,秦国也加入进来。于是,楚国对战齐、秦、韩、魏四国之战,正是拉开序幕。

齐、韩、魏在垂沙正面击败楚国,斩杀楚将唐昧。唐昧一死,无人能够率领其部将抵御诸侯联军。楚之申息之师,尽丧。有的反叛,攻郢都;也有的,率军逃离;诺达的楚国,一下陷入四分五裂。

不仅如此,秦国趁火打劫,四败楚国,加剧了楚国国内局势的动荡。楚怀王为了挽回颓败之势,重新树立楚国的地位,前往武关与秦会盟。结果,秦国背信弃义,扣押楚怀王,囚禁章台。楚怀王最终郁郁而终,客死秦国。

楚怀王之后,楚国之势,再难复兴。楚国强国梦、大国梦,也随之破灭,并被灭国。

齐国、楚国日渐衰落,但赵国却迎来强国之势。赵国出了一位盖世明君...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继位之时,被五国所欺。及至争霸中原诸侯,也是数战数败。随后,赵武灵王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决定,那就是移风易俗,推行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经过大力整顿和变革,国势一跃千里。赵国趁着中原诸侯混战之时,一边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第一个在中原诸侯国建立一支万人以上地铁骑。

赵武灵王通过这支铁骑,数伐中山,西复河西,北破林胡,扶持秦昭襄王,击三胡,拓胡疆,修筑数千里内外长城、荡平中山、降服楼烦,开拓云中、雁门、九原三郡。

可惜,赵武灵王善于谋敌,不善于谋己,最终却被赵国权臣等人挑拨,父子反目成仇。代安君被诛、赵武灵王也被饿死沙丘。赵国大量人才流散。

沙丘宫变,导致赵武灵王、代安君、肥义等人死亡;鹖冠子、楼烦、田不礼、乐毅、赵奢、剧辛等诸多将才、帅才流失。若是赵武灵王不死,战国的历史,又该如何走向,还真不好定论。

即便如此,赵惠王凭借父兄留下的丰厚家底,四面征战诸侯,逐鹿中原,而不落下风。

赵孝成王之时,秦赵长平之战,能够重创秦军,让秦国损伤过半,唯有赵国。长平之战后,赵国还取得邯郸之战,保卫战的胜利,击败数十万秦军,还击杀了趁火打劫的燕国。

只可惜,长平之战后,赵虽努力,但也不能复兴之势。及至后来,秦国出了一个秦始皇,赵被秦灭之时,赵王迁,还自毁长城,斩杀李牧。

那么,秦国也被诸侯围攻,难道秦国不够强大吗?

合纵之策,首倡者是魏人公孙衍。但公孙衍提倡这个计策是为了维持天下稳定,针对齐国。既然这个计策是针对齐国,那么挨揍地为何是秦国呢?那就是因为,秦国趁火打劫,得罪了天下诸侯。

秦国趁着魏国数败诸侯,趁火打劫,夺回了河西;趁着赵国迎战齐、魏联军,趁火打劫取了赵国西河之地;时而出兵攻伐韩国,打击一下楚国;齐威王甍逝,秦国迫不及待借道韩魏,远征齐国。结果呢?秦国落得打败。

被秦国欺压地诸侯,自然不甘心。于是,联合起来,攻伐秦国。这也是战国史上,第一次诸侯合纵攻伐秦国。五国势大,但诸侯离心离德,也错失了攻灭秦国的机会。

楚怀王入秦,被囚禁章台,失信天下;截杀靖郭君,更是天怒人怨。于是,靖郭君号召诸侯,揍秦国。赵武灵王也在这时候,孤胆入秦,考察秦国,也制定了云中、雁门、九原之兵,直取咸阳的计策。

可惜,这一年,赵武灵王沙丘宫变殒命。韩襄王、魏襄王、楚怀王也在这一年死去。否则啊!秦国被诸侯攻破函谷,国难如何,还不好定数。

所以呢?诸侯合纵,攻伐秦国,并不是因为它强大,而是秦国欠揍。

秦国也在诸侯的攻伐下,走向强盛,这也是诸侯逼着秦国走向强大。及至后来,秦国出了一个宣太后,还有一个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秦国国力,才如日中天。及至始皇帝,才能扫六合,一统天下。

阅读赵武英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