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春秋录》
汉末春秋录

第12章 郑勋献策

果然汉文跟现代的白话文,书写方式上多少还是有不少差别的。虽然当时郑勋可以托人帮忙写契约书,但现在拜师学艺书写和阅读别人肯定没法帮忙,只能自己上手。就连贾诩也觉得奇怪,为什么连读书写字都不会的郑勋,能够在商业上屡出奇招。

郑勋也不可能告诉贾诩自己是从后世穿越来的,毕竟即使自己说了,他也不信。

“汝腰间匕首甚是秀气,莫不是定情信物?”

偶尔会有像是大人物的人来到府上拜访,而郑勋也经常被借此打趣。不过郑勋心里明白,跟红衣少女能不能再见面都说不准。更何况自己大概率配不上这样的大户人家,所以也不奢望。更何况对方大概只是可怜自己才帮助自己的。综合各种原因,郑勋根本就没有那种想法。

他现在只想做好目前自己能够做好的事,学好知识和技能,至少要对得起眼前这位恩人。

——

“哎呀,多亏了卢大人,此次平叛方可如此之快。”

“幸得周大人相助,否则要多耗费些时日。”

卢植从出发到庐江只用了半月时间就到了,在路上遇到一队人马,为首的容貌俊美,身材高大,经过交谈,发现正是听说家乡庐江郡有蛮族叛乱,自己的孩子正好也满周岁,从而请假回乡省亲的洛阳令周异。

周异毕竟是当地世族,对周遭蛮族知根知底,号召力又强,而卢植,上次九江郡平叛才刚刚过去一年,在百姓中深得民心,在蛮族中也是威名远扬,经过两人联手,蛮族之乱很快便被解决了。

这是刘易穿越以来第一次见识到古代的战场,虽然只是小型的战役,但场面的血腥程度要比现代战争更甚,虽然他也经历过不少的战场,但由于现代战争基本都是远程射击,少有近身肉搏,那种直观的惨烈程度还是让刘易微微皱眉。

“汝不怕?”

刘易所表现出来的淡然,让卢植感到很是惊奇,别说是孩子了,一般成年人第一次上战场,看到这种场面都会吓得双腿发软,甚至会呕吐不止,但眼前这个孩子就像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一般。

“怕,只是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民生多艰,庐江尚有蛮族侵扰百姓,何况幽、并呢!”

“乱世不定,百姓谈何安康?”

——

某个风和日丽的中午,郑勋如往常一样在房间里攻读兵书兵法。也不知道贾诩是从哪里弄来的《孙子兵法》,郑勋很是珍惜,连睡觉都会带着书。但今天和往常有所不同,院子里有些吵杂,很可能是又有贵客来访,下人们早已忙成一团。

郑勋还是第1次见到大家如此着急的忙一件事情。看来这次来的人非比寻常,郑勋也打算去会一会他。

只见到一人横刀立马在院子里,身长八尺,腰大十围,肌肥肉重,面阔口方手抄飞燕,走及奔马。嗯……郑勋一见到这人就大致猜到他是谁,急忙上去拜见。

“小的郑勋参见刺史董大人。”

董卓扫视一圈,最终视线定格在了郑勋身上。

“哦!汝便是文和口中新收爱徒?”

“是也!承蒙师父抬爱,收入门下学习。勋日后定当全力协助刺史大人,成就一方霸业。”

“汝之事,吾也有所耳闻,若是有何不便,尽管道来!吾也好结八方贤士,不问出处,以才为先!”

郑勋行礼拜谢,领董卓下马走进房间,并将他引到上座,自己在旁侍奉。

董卓见郑勋站立不动,也吩咐他就坐。完完全全是个好领导的样子。

“文和现于何处啊?”

“师父晨间出门办事,一会便回,需小的将现在将其寻回吗?”

董卓摆手示意不必麻烦。

“闲来无事,等他便是。”

“董大人,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近日北方匈奴又不安分,吾意欲征讨,便想问问文和兄是何主意。小兄弟,若有谋略但说无妨。”

郑勋在脑中分析当今局势,渐渐一条自认为合适的计策显现在心中。

“吾认为,目前将军不宜冒进,胡人之事,可借由胡人之手解决。”

“哦?此话怎讲?”

“今羌人与将军交好,而与匈奴并非和睦,匈奴内部各部族也并非同心协力。将军可先命人于羌族部落中传谣,匈奴听闻羌族公主美艳,欲入并州强抢公主。再往匈奴方派人宣扬羌族公主美艳,喜欢勇士,若是最强部族首领可迎娶羌族公主。即使匈奴方没有内乱,羌族也会与匈奴结怨,到时将军只需给羌族些好处,两边胡人必将相互攻伐。将军坐享其成便可。”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拍手声,原来刚刚郑勋的建议都被刚刚回家的贾诩听到,贾诩也表示认同。

就这样三人详谈到夜晚。

——

“今日卢大人,定要多喝几杯。”

“那便叨唠了,此乃东海刘虞刘大人之子刘易,现随吾学习。”

今天周府大摆宴席,一是平定叛乱胜利,二是周异儿子的满岁宴,刘易也是借了卢植的光一起来参加。

“哦,这边是东海神童刘易刘公子?在京都常听蔡大人和孟德提起,汝之‘四为’更是于儒生中广为流传。今日一见,甚为荣幸!”

“周大人,谬赞了!”

刘易躬身对周异行了一礼,周异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刘易。

“此子气宇不凡,日后定能成就大事!”

“借周大人吉言!”

“且先入席,吾等边吃边聊。”

周异将二人请进府中,宴会也正式开始,这时宴会的主角也到场了,周异的妻子牵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娃进入堂中,小娃娃甚是可爱,长大颜值估计不会比他爹差!

“周大人,还不知汝子何名?”

“望其行事如玉石,端端正正,故取名‘瑜’!”

“周瑜!”

刘易不由惊呼出声,这谁能想得到,随便参加一个宴会都能听到熟悉的名字,身处庐江,世家出身,又叫周瑜,那可不就是未来,火烧赤壁,让曹老板损兵折将的周公瑾吗?

“小友何故惊呼?可是此名有何不妥?”

场上的人都一眼惊奇的看着刘易,卢植也是微微皱眉,刘易也是发现了自己的行为有失礼数连忙起身致歉。

“此名并无不妥,‘直节曾无苦,全瑜更不瑕’,只是闻周大人所言有感而发,惊扰各位,在此赔罪。”

“直节曾无苦,全瑜更不瑕。小友才学颇深,呼吸便作诗一句,佩服佩服。”

现场的宾客皆是拍手叫好,刘易情急之下吟诗一句化解了尴尬,缓和了气氛,现在真是庆幸自己以前背过的诗多。  26350/11015750

阅读汉末春秋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