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之补苍天》
红楼之补苍天

第252章有办法了

这样的扯皮,在边地的双方来往中是经常见到的事。最终的结果,就是对两边的贸易物品,进行重新定价或者索求赔偿什么的。

大成需要鞑靼那边的牛马等牲畜以及皮毛等物,鞑靼渴求大成这边的食盐、茶叶、丝绸、布匹等。

拉锯之下,鞑靼或者提高了牛马的价格,比如一等马匹从二十两银子提高到三十两;而大成就把茶叶的每斤价格,也向上提高几钱银子。

双方目前暂无大的冲突,就用这些小伎俩来制裁对方。看似很平常,倒也不能过于小觑和妄为。这些小矛盾,终将会于某个关键时点,引发出各级别不等的战争,与后世世界的诸国争利大致相同,根本上并无二致。

王恩龙对此并不过多参与,就由九省统制王子腾及榆林镇总兵安仁海,以及一种文武官员去处置。

元旦夜放火炮的事件发生过后,相邻戍堡的几位官将,也纷纷来到镇羌堡议事。

据此,贾璘与李汉臻、方进宝等将领得到了再次会面的机会。

大帐内济济一堂,贾璘环视之下,知道这些四五十岁的壮年男子,是大成不可多得的忠勇良将。

粗豪,甚至狂傲,这是将领们必然会有,甚至不可或缺的。否则,真要是一群谦谦君子聚在一起,还说什么作战杀敌,诡计百出?!

再见到贾璘,李汉臻与方进宝开心之余,也是再添了一些敬重——这个年轻人,竟然敢当众斩杀违禁的武官,按说也是将才了。

武将自然不惧杀人,甚至喜欢杀人,更喜欢与能有此胆魄的人相处。

说笑声里,王恩龙先做了慨叹,倒也坦诚是自己辖制失当,致使发生了那样的事故。

见他宽厚,贾璘也是拱手回礼,却并没有什么所谓认错的言词。王恩龙等人并不以为然,再觉得这个年轻人做事严谨,而称赞了几句。

随后,王恩龙等人提及边务,贾璘等人因为不能参与而只得就此告退。

回去临时办公地点,贾璘再吩咐苏璋等人做各样事务的时候,他们相对之前更是俯首帖耳、有命必从。

先是贾璘有才情胆气,再就获得王恩龙等人的看重,苏璋即便是五品官,却也知道他是真的前途无量,而只有靠近,甚至巴结才对。

至于贾璘严令斩杀那些人,会获得朝廷的惩处?以苏璋在官场的经历来揣摩,必然是不会的。

说得过分一点,边地的兵士及武官们,哪个不是对王恩龙这样的大将唯命是从?何尝敢有半句埋怨?

王恩龙都对贾璘敬重几分,那些被处斩的武官,就只能死后哀叹撞上了枪口,做了反面教材的典型罢了。

苏璋这样想,对贾璘的态度上自然会有所表现。跟随巡边的众人见这个五品官都是如此恭敬贾璘,各自更是警惕万分,以免被什么微末理由,突然遭遇斩首。

卫若兰等人与贾璘一向交厚,这自不必提。裘方、韩泽平因为死劲跟来,却接连见识到了真正的边地生活,心里难免恐惧。

但也因为各自“身负使命”,他们只得继续靠拢贾璘。又还不放心,两人悄悄地找到苏璋,想要闹清楚贾璘这样做,是否会招致边将愤怒、朝廷不满。

苏璋眼见两人的神色游移不定,却只是捋须眯眼,做出极有城府的样子,再意味深长地说道:“御史胆魄才情,某于年轻人中所未见。某资质愚钝仍有此感,朝中重臣皆是睿智,更有陛下圣明,必也是可以体察的。”

裘方、韩泽平两人对视一眼,不敢再犹豫,立刻都躬身施礼,对苏璋的点拨给予最诚挚、最虔诚的道谢。

本也都是年轻人,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相处得时间长了,共事多了,彼此情感也真的更加亲厚起来。裘方、韩泽平两人彻底放下心中的包袱,暂停了心中的另外小九九,与贾璘、卫若兰、李云宁等人真诚交往起来。

柳湘莲的身份虽然低一些,但因为贾璘对他极好,众人也并不冷落。再就是杜金平,众人都知道他与贾璘情同兄弟,也不敢真的把他当做纯粹的奴从看待。

杜金平却更识趣,言行严谨、做事踏实。即便想要刻意寻他错误,却也是不能的。

就在众人一团和气、彼此欢洽的时候,九省统制王子腾、榆林镇总兵安仁海的书信,以及朝廷的回牒先后传到了镇羌堡。

安仁海的来信,说得最是含混,想来是既明白贾璘身负御史之命,也知道王子腾与他有舅甥之亲,虽然是远亲。

信中,安仁海先是斥责王恩龙辖制不严,再就吩咐给那些被处斩的武官家眷,额外补发一些钱粮。再就是对贾璘道歉,并安慰了几句,只说希望这些边地小事,不要影响御史处置正常公务。

王子腾的来信,就已经透出些许严厉。行事严谨的他先是做了自责,再重申了安仁海的意见,再就对贾璘鼓励之余,希望他能够“继续”严谨行事。这些话说来也并不过分,除了他有奉旨巡边、九省统制的官职以外,另外也有对贾璘的舅甥之情。

他们的来信,就是公开表明了边地的最高长官,对于此事的最终处理意见和态度。

接到书牒的王恩龙,只有再次申斥属下,务必严守军令,更不得骚扰百姓,更别提私自外出。

对于这两人的来信,贾璘态度上肯定要恭敬,但心里却也暗喜:正在与自己的计划,正确、正常地接近着。

可是,朝廷那边的意见最终如何,却还是没有回示。

边地的冬季自是比长安要冷得多、冷的时间也长得多。如果说长安那边已然见到迎春花开,边地却仍然难免是寒风凛冽、银白满眼。

总是春天的季节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的开端,正在缓慢而坚决地呈现出来。

朝廷与边地的奏章、回函往复数次之后,最终的意见已然做出。

当使者宣布了朝廷对于此事的处置意见之后,别人尚且不提,裘方、韩泽平两人对视一眼,只觉得身子发软,眼前、脑海尽是一片茫然。

内阁大臣们权衡了此事的利弊,再经由皇帝斟酌之后,最终认定:贾璘身为御史,虽有处置临机事务的权利,但对于边务不宜过多参与。十余名武官理应得到严惩,参将王恩龙处置得当,整饬军纪得体。据此,边将照此严饬部属恪守军规发令;贾璘暂免“文武选侍郎”之职……。

这是一份既是安抚边将,又是认可贾璘的回函。接到之后,王恩龙长呼口气,为自己没有受到进一步的处理暗自庆幸。贾璘倒是坦然,并不觉得“文武选侍郎”这样的虚职有多大意义。

而裘方、韩泽平见贾璘被实际降职,都又是后悔不迭:的确不应该与贾璘做这个辛苦又危险,更还或许不仅不会得到什么晋身,只可能遭到牵连的远行。

两人暗自商议以后,决定摆脱目前的困境:找个借口回去长安!

贾璘晚间正在与卫若兰等人闲谈,见到这两人带着尴尬的神情走了进来。他们神色不安的样子,使得卫若兰等人也不必多说,先行告退出屋。

邀请两人坐下来,贾璘笑着打量着他们。他脸上的笑意近乎难测,裘方与韩泽平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口。

倒是贾璘淡然地解开了目前的沉默,笑着开口说道:“不必多说,我自然知道两位哥儿的心思。”

裘方和韩泽平顿时因为羞愧红了脸,只得低头不语。

“譬如登山,若是贪恋沿途美景,抑或是望山头而畏惧,必是只能得到功亏一篑的结果。不能欣赏到广阔美景,更不会得到什么‘一览众山小’的情致。”贾璘笑道。

那两人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也就不能再次半途而废。裘方忍了忍,韩泽平却先开了口。

拱手致礼后,他红着脸说道:“我们原本以为边地艰苦至极,其实到了这里,却还是可以承受。只是家里总有各样事务,所以,”

“留下。”贾璘恢复正色说罢,这两人顿时身子一震,只有呆看着他。

“我待你们并无分别心,想必你们也是懂得。众人凑在一起,正要做出一番事业,又岂能瞻前顾后?两位不妨写信回去给各自的尊长,询问一下他们是否都是人生顺利平常的?”贾璘虽是询问的语气,但言辞很坚决。

顿了顿,他再接着说道:“我虽年轻,临别时也受到了两位令尊大人的嘱托。边地功名俯拾皆是,若我不能成就两位,来日别说我们不好再见,就是与令尊同处朝堂,我之颜面何存?”

裘方与韩泽平原本心中就有愧疚,此时见他神色关切、言词恳切,不禁更为感动。

两人俯首拜礼,再感动地说道:“想起往日长安街头混闹,我们只有汗颜。璘哥儿大义,我们又岂能不知?但只是,我们的确不敢与璘哥儿这样的大才相比,每日里只有担惊。”

贾璘伸手扶起他们,再笑着说道:“这是因为,你们只把眼睛看在了我的身上。刚才又说‘长安街头混闹’,我更觉得‘笑傲曲’不是随意唱的。若两位拿出那样的豪情出来,也就不负当初高唱此曲之情怀。”

裘方与韩泽平对视一眼,再迟疑地看向贾璘。

这两人或者资质平凡,但贾璘知道他们也有忠勇之心,只是需要耐心点拨。再重要的就是,这两人的父亲都在长安担任着重要职务,将来或为贾璘所用。

眼见他们还有疑惑,贾璘接着说道:“只要是真心为国为民,做事自然不会偏差。两位或者觉得我失了‘文武选侍郎’之职,以后会再被圣上追究。但我却自信,将来仍会被重用。”

他的语气很轻松,裘方两人又是眨巴了几下眼睛,还是不敢相信。

“至于我倒也不说,只说两位。远来至此不就是为了得到晋身嘛?!”贾璘自顾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就以三个月为限,你们必可得到军中职务。肯定不是高职,但两位的令尊大人必是宽慰。至于你们,凭借自己的本领为家族再创下一片天,这才是敢说豪气的人所为!”

他的话说罢,裘方也不再看韩泽平,当即施礼说道:“全听御史大人吩咐就是!”

韩泽平眼见如此,连忙做了同样的承诺。

贾璘随即命杜金平喊来卫若兰、李云宁、柳湘莲等人,也不再说旁事,只是欢饮而已。

开怀畅饮以后,贾璘回去驻地屋中就倒在炕上。玉钏忙着去打热水,金钏凑近他伸手轻轻地推了推:“大爷什么事这样开心?吃酒竟然这样醉?”

贾璘抬手揽住她的肩头,神秘地低声说道:“因为有两人相聚欢洽。”金钏先是茫然地眨眨眼睛,再又红着脸低声说道:“大爷又来取笑了。奴婢们不早就伴着的了?”

也是疑惑地眨了眨眼睛,贾璘不禁笑着说道:“你总想着自己,我说的却是同僚的事。”

嘴里“呃”的迟疑一声,金钏连忙抬手遮住了半张脸,再难为情地勉强辩解说道:“都是为大爷做事就对了。”

贾璘就拥住她于怀里说道:“看你做事是否仔细。”金钏低头看到心衣底里再又翻滚不已,心里不免暗叹赞服于他的威风果然强盛暴烈。

再又挣动未果,稍后她就觉得难抑而连忙岔开话题道:“大爷先别羞我,玉钏打了水来,就为大爷盥洗。”见贾璘还不放手,她央求着哄劝道:“大爷只听奴婢这一回可好?”

“被你们反复洗得直是无奈。”贾璘叹口气说罢,金钏、玉钏笑着清脆地回应了“本该如此”。

又见贾璘只是发笑,她们也不觉红透了脸颊。眼见两个女孩儿娇俏可爱,贾璘一时又没能分清哪个是哪个,索性就都拉住了她们的手随意说些什么。

在这里的戍堡查验巡视已毕,贾璘又已得到朝廷各打五十大板的回示,也就暂且与王恩龙等边将道别,贾璘等人沿着长城转向西南而下,再继续巡视沿边各戍堡。

对于这个年轻人的离去,王恩龙因为颇为赏识他,竟然很是不舍。

拉着他的手臂,王恩龙感慨又期待地说道:“果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若不信此话,只见到御史就对了。”

他不再提及贾璘的其它官职,贾璘也诚恳地回道:“在下当是王将军的子侄辈。可将军并不嫌弃在下稚嫩,又说及‘忘年交’一词,在下就拜别王大哥!”

说着,他就要跪拜。因为他穿着官服,王恩龙当然不敢接受,连忙伸手扶住他。

贾璘好歹深躬施礼,算是对王恩龙表达了钦敬之情,再翻身上马。走没多远,他又被王恩龙快步追上。

“御史哥儿曾说过改良火药火器的事,说得又极为认真。目下可有办法了?”王恩龙认真地询问道。

贾璘连忙拱手回道:“或有一些暗自的主意,但要找到合适机会才好试验。”

“在边地还不好说嘛!”王恩龙急切地说道,“我就给榆林镇副总兵常将军写信,请他允你试验。”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阅读红楼之补苍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