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明朝:为天地立心》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32章五通神.庙

太平城府衙

兵士们已经清理好府衙,张定边正带领军士处理城内外的残兵,收拾战场。

主座上,陈友谅道:「必先,你觉得徐寿辉真的要暗通朱元璋吗?」

张必先回说:「今一早江上巡哨在下游处,发现的那艘小舟,是那个陛下大舰的附舟,不过让那船夫跳水先给跑了,很有可能就是要派去私通朱元璋。」

陈友谅眼神闪烁,回道:「好啊!这个徐寿辉也坐不住了吗!」

又道:「天完朝廷的文武官员也都在大舰上吧?」

张必先道:「武将早都是我们的人,剩下的文官,我们这次舟师直下,他们也都一直跟在那个陛下的大舰上。」

陈友谅沉吟一声,在大厅上来回踱步,一会儿道:「必先,你先跟我去一个地方。」

说完,吩咐了随从,带着随扈小队,两人骑马,直奔采石矶江边小丘上的一座庙宇。

张必先看了看庙前的牌匾,说:「大王,你又拜五通神了!」

由于建在小丘上,这间五通庙不大,相较于汉阳和江州的神庙规模小了多。」

陈友谅道:「还多亏了五通神,让本王自从起义以来,一路顺遂,只有在攻打池州城的那次,没先去神庙祭祀,以致后来吃了亏。」

「刚好这里有五通庙,围城时过来祭拜,这次顺利地攻下太平,总要再来祭拜。」

张必先不以为然地说:「大王攻伐顺利,与大王的能力,以及下属们都竭力与赴有关,与这五通…,算了,与这有什么关系,就算不祭拜,大王也一样顺遂。」

陈友谅不悦地道:「别说了,你就先待在外头,我自己进去。」

随从已先进去检查,并整理好供品,过来请陈友谅,陈友谅大踏步地走进庙里。

拿起点好的香,对着神庙主位上的五通神道:「五通神在上,信徒陈友谅感谢五通神庇佑,顺利取得太平城,愿以所亡将士及鲜血为供品,助益五通神灵力,庇佑信众,源源香火,再显神迹,惠及四方。」

说完,将香插入炉中,在神桌前跪拜,并磕了三次头。停了一阵,想想又说:

「信徒陈友谅,自沔阳信奉五通神以来,承蒙神灵庇佑,神力展现,让信徒陈友谅由县衙小吏,元帅、平章,一路至今成为汉王。为感谢五通神,每次战后也都至神庙供奉阵亡战士鲜血。」

「然而,位居信徒陈友谅之上,天完朝皇帝徐寿辉,战事无一日之功,军机无一日之谋,治理无一日之绩,却是尸位素餐,忝居天命之位。」

「今日,信徒陈友谅,欲取而代之,建立汉朝,还请五通神显迹于掷筊。」

说完,站起来拿起准备好的筊杯,心里默念着:信徒陈友谅,承蒙五通神庇佑,若能创立汉朝,自立为帝,请五通神显迹,筊杯为圣筊。

双手往上一抬一松,筊杯掉在地上翻了翻,是圣筊,接连三次都是圣筊。

陈友谅大笑,道:「哈!哈!哈!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感谢五通神的庇佑,让陈友谅我能有今天,哈!哈!哈!」说完,叫五个随扈进来,要他们也上香祭拜。

并说:「五通神在上,请赐予他们五人弒皇之力,助我完成大业。」

………

回程路上,陈友谅很是高兴,对张必先道:「今日,本王将举大业,创立汉朝,建立我们汉族的天下,必先,愿意协助本王吗?」

建立汉族皇朝、汉人的天下,本来就是他们莲池三结义的宗旨,只是先前一直在等待时机,所以暂时屈居在「天完朝」之下。

张必先听了也很高兴,说:「大王要举大事,创立汉朝,必先当然全力支持,我们汉族在蒙古人底下受苦近百年了,不过,大王说是今日?」

陈友谅道:「对,就是今日,今日是上天让江上来了大潮,助我们一臂之力,顺利攻取太平城,是个大好的日子。」

张必先心里虽然怀疑,是不是陈友谅刚才在五通庙里许了什么愿,但确实是江潮助力,而顺利攻下太平城,不然以花云这种不屈不挠的骁将,还不知道要打几天。

便也回说:「今日攻取太平城,确实是天助我也。寻日不如撞日,今日举大事也好,回去与定边商量商量,这事怎么个进行。」

陈友谅道:「有你们两位兄弟助我,还怕大事不成,走,先回府衙。」

张定边已带兵把残余势力处置完毕,城内也大致安定了下来,正在府衙内,看到两人进来,便说:「大王,朱元璋的残余势力已都处理,城内也安定了。」

陈友谅道:「很好,定边你辛苦了。」

接着道:「我和必先,有一件大事要找你商量,刚才我和必先认为,由于你的奇谋,让大军顺利攻下了太平城,定边你居首功;不过,这江潮来的正是时候,实在是上天也要助我们一臂之力,可见今日正是大好日子,我们打算就在今日举大事,创立汉朝。」

张定边一听,道:「终于要举大事了,好啊好啊!大王就选在今日?」

陈友谅道:「对,就是今日,徐寿辉与天完朝廷官员们的船正过来,本王要徐寿辉今日就寿元灰烬。」

张必先道:「朝廷官员不是问题,武将早就是我们的人,文官们大多只是办事的,见风转舵最是厉害,谁当皇帝只是换了个人,对他们都一样。倒是徐寿辉,还有现今跟随他最久的太师邹普胜,两人要怎么处置?」

张定边道:「徐寿辉当初的五虎将,邹普胜、赵普胜(双刀赵)、丁普郎、欧普祥、杨普雄,现今赵普胜、杨普雄已死,丁普郎和欧普祥被外放,只剩邹普胜跟在身边,不过他没兵权,手边没将士,也搞不出花样,愿意臣服就罢,不然就杀了。」

陈友谅也道:「当初邹普胜和彭莹玉举事,推举徐寿辉为帝,自从彭莹玉战死后,他们两人的部队大多也死伤殆尽,虽然仍为太师,但在天完朝里已没有势力,后来更遭到倪文俊胁持。这次我们举事,愿意臣服便罢,给他继续留个太师官位,做做榜样,要不然杀了就是。」

张必先说:「这样处置也好,那就剩下徐寿辉了?」

张定边道:「这徐寿辉虽然只是空壳子,但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当了快十年的皇帝,虽然没有大功绩,但也没有大过错,皇帝都有皇帝的命,是要小心处置。」

陈友谅道:「没错,帝命应天,其命也硬,所以本王不会亲自处置,刚才本王在五通庙里,已请五通神赐予他们五人神力,由他们去干这事。」说着指向远处随扈五人。

张必先说:「大王是要杀了徐寿辉,那不就又背负弒主的罪名,这样好吗?要不让他自己退位,禅让给大王您。」

陈友谅道:「这个空有其表的徐寿辉,本王看他不爽很久了,还取个什么天完朝,天完天完,是上天要他完蛋的,本王可不接他这个天完朝。」

张必先也道:「他取天完为名,虽然本意是要压制大元,大的上面压一横画就是天,元的上面加了盖,就是完,上天要大元朝完蛋的意思,不过这是自己的国名,又不是他国,取个天完要自己完蛋,确实不智。」

张定边说:「我们要创立汉族皇朝天下,大王既然已是汉王,就是想要建立汉朝之意,本就不用天完,只是弒主这个罪名不好摆脱。」

陈友谅道:「弒主罪名怕什么,本王先前就杀了倪文俊,还怕少杀了徐寿辉。」

张必先回说:「杀倪文俊比较有理由,因为他预谋叛变要杀徐寿辉,支持他的人少,大王杀他义所当为,是大义之举,杀了他反而部众们都愿归附大王。」

「而杀徐寿辉的弒主罪名,就不好解释了;且剩下的五虎将及其余还效忠他的人,可能会有人叛离。」

陈友谅道:「那些人本来就不太听指挥,叛离就叛离,至于弒主罪名这事,只要本王取得了天下,史书是本王写的,本王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还怕历史会记得这种事吗!」

「何况本王为了我们汉族,起义于沔阳,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取得天下,为我们汉族重建皇朝,为我们汉族创立太平盛世,这是多么大义的事,史官怎么会不站在我们这边,而庸庸碌碌的徐寿辉那能算个人物,历史里怎么会有那不存在的弒主罪名。」

张必先与张定边听了,虽然仍觉得不妥,但想想也是很有道理。

此时陈友谅又道:「对,就是大义,今日创建汉朝,年号就是大义。」

阅读明朝:为天地立心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