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清朝寻点宝》
我在清朝寻点宝

第27章刘兴祚暴露

隐居在长安寺的刘兴祚送走多罗贝勒后没几天,就来了几个陌生面孔,手持刀剑,口头却说是来烧香拜佛的。但这些人从面相看就知道来者不善,自从进寺之后就只是在寺庙里到处看看,也不见他们烧香拜佛,行迹非常可疑,刘兴祚感觉事情有些不妙,便立刻叫来一个“徒弟”,让他到后山柏松林的瓦屋里先带着他的家眷从小道下山,万一这边真的出了事,没有后顾之忧也好脱身。

“徒弟”立刻照师父嘱托从寺庙后院僧舍的后门出寺跑向后山,接到刘兴祚的家眷,简单的收拾了一些换洗衣物和盘缠立刻往山下走去。

刘兴祚在后院僧舍的禅房里并未出面,进入僧舍的门是锁着的,因此,那些人只是通过门缝往里面看了看,就走了,可能是没有找到他们想要找的人或物,只见这一行人等在寺庙门口交头接耳说了一通后,立刻走出了寺庙,但并未走远,留了两个人在寺庙两边转悠着,明显就是在监视着寺庙的一举一动。

送他家眷的“徒弟”还未回来,说明家眷还未转移到安全地带,他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中观察,见机行事。

白天,那些可疑的人只是在寺庙周围转悠,也并未干扰寺庙的正常秩序,可这些人的目光老是一会儿看一下上山的路,好像在等什么人来一样。

果不其然,夜幕刚刚降临,只见山下不远处就已灯火通明,照亮了半边天,透过已关闭的寺庙大门,隐约的可看见半山腰之上的菜地火光折射出的人和马的影子,随着火光位置的移动,这些光影相互交错,一看便知来的人不下三十几号人。

刘兴祚原本也是武将,功夫了得,今晚,他从床下取出已经尘封多年的宝刀,已经和“徒弟”们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

子夜时分,半山腰的火光开始逐渐熄灭,黑夜中一群黑影慢慢的向长安寺靠近,寺庙的大门是用一根方形条木作为门栓,不易被打开,这些黑影就只能搭人字梯往围墙上悄悄地翻墙而入,第一个进入是寺院的人立刻跑到大门处正预将门栓抬起,被从寺庙里射出的一支暗箭正中背心倒下,还在墙上的人见状,一下翻身跳到墙外。刹那间,整个寺庙的周围陆续点亮火把,照的寺庙一周灯火通明,可能是夜袭行动被暴露,对方改变了策略,采取佯攻,只见一群身穿夜行服的蒙面人,分成两排抱着一根圆桩木开始撞门,寺院的大门哪里经得起这样撞,没撞击下一拳多厚的门栓都已经被装出

裂缝,不是因为木质弹性较好,恐怕早已撞断。

保护刘兴祚的那些“徒弟”们见情况危急,决定门一旦被撞开就挡在后院入口拼死抵抗,掩护刘兴祚从后山逃离此地,于是,他们纷纷跪在刘兴祚跟前说道:“刘大人,你快走,我们在这抵挡一阵,然后再分头突围,如果你不走,我们就只有战死于此,以报您这些年带我们如手足之情。”

“我怎么能丢下你们苟且偷生,就算死也要和大家死在一起。大丈夫死有何惧。”

“这些年我们都知道,你背负着大清的一个重大秘密,这些人就是冲着您来的,你一旦出了事,我等如何向贝勒爷交代。”

就在此时,寺院的大门被撞开了,一群黑衣人一窝蜂的往里冲,“徒弟”们见状立刻将刘兴祚往后门推,推出后门后把门锁好,立刻提刀冲向后院入口处,出门后立刻将门锁上,锁住两道门为刘兴祚争取了时间,打开一道生存之门。

几十个黑衣人一拥而上,只见混乱砍杀中,一阵厮杀惨叫声让人感到如此凄惨。终究寡不敌众,这些跟随刘兴祚多年亲如兄弟的“徒弟”们被这些神秘的侵入者乱刀砍死在这深山古寺,他们的牺牲是多么的惨烈,但他们的义举让刘兴祚感到是多么的悲壮。

刘兴祚从后山摆脱追兵后找到正在城外小树林等他的家眷,送家眷出来的“徒弟”早已安排好马车在此等候,一时间,刘兴祚真还不知应该前往何处,只能背对长安寺一路往西南方向前行。

赶了几日路程,一路颠簸,刘兴祚一家终于进入了云南地界,这里地形地貌复杂,海拔相差大,山川湖泊纵横,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孕育着26个具有各种地方风情的少数民族。此地让刘兴祚一家感到非常适合隐居于此,便开始一路寻找适合隐居的山居野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们在丽江县的一片芭蕉林里找到了一件破旧的茅屋,这间茅屋看起来显得有些破旧,但屋内方子的结构还是非常结实的,收拾整理一下,再把屋顶漏雨的问题一处理,居住于此也是不错的,毕竟,刘兴祚夫妻二人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逃难于此,能有这样的地方住也是不错的。

第二天,刘兴祚早早的起了床,他叫上李斌(跟他一起逃难于此的徒弟)准备进城添置点东西,毕竟长期居住就要起灶做饭,以及买一些简单的家具和用品。

集市非常热闹,到处都是穿着各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人们穿梭在街头巷尾,街上的各种各类的物品琳琅满目,很多李斌从未见过的东西看的他眼花缭乱,刘兴祚在集市上先买了顶草帽戴着,帽檐压得有些低,不过,这也不妨碍他享受这种喧闹的氛围。

刘兴祚走着走着,有一双眼睛盯着他从身边划过,走过后此人又转过身一直跟在刘兴祚的后面,刘兴祚察觉到不对,刚想快步摆脱,只听此人好像在叫他:“恩公,恩公”

刘兴祚停住脚步,转过身看了一眼眼前之人,立刻放下戒备:“原来是你呀,苗兄弟。”

“是我,是我,多年没见你还是神采飞扬,不减当年呀。”

“哈哈哈,哪里哪里,已经老啦,你才没没多大变化,你看,我这不一眼就认出你来了。现在过得还好吧,真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到你。”

“当年我解甲归田回到寨子,总算过了一段安心日子,现在不错,我都成为了我苗家寨的土司啦。”

“真没想到苗兄弟你的变化这么大,你有今天成就,为兄也为你高兴呀。”

“那是托你的福,没有你当初放我一马,哪有我的今天呀,今天无论如何不能走,来了就必须到我苗家寨做客,让我有机会一尽地主之谊。”

“苗兄弟,我这还要置办点东西,这不家里还等着……,哎呀,我的老哥,你到我那里,缺什么我那里有的你拿去用,没有的开张清单,我叫人帮你办,无论如何,今天必须到我那里好好陪你整几盅。”说完就拉着刘兴祚往苗家寨方向走。

刘兴祚见苗兄弟如此热情,也不好意思驳苗兄弟的薄面,也就答应了:“那就讨饶苗兄弟啦,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刘兴祚让李斌在集市再转一下买些现成吃的东西带回去,顺便给给夫人报个信,以免夫人担心。安排好后就虽苗兄弟回苗家寨做客。

穿过一片石林,刘兴祚感到这个天然屏障完全将苗家寨与世隔绝,进入苗家寨范围,完全就是一个世外桃源,非常适合长期居住生活。

刘兴祚口中的这位苗兄弟全名叫苗逸凡,是苗家寨的土司,也就是苗家寨权利和地位最高的人,他带着刘兴祚边走边给他介绍苗家寨的风土人情,让刘兴祚感受到这样的环境和风土人情完全就是天上有地上无一般,稀有的很。

回到寨子,苗逸凡马上安排族人准备午宴,安排妥当,两人在客房叙旧,苗逸凡将他这些年回家后的经历一一讲给刘兴祚听,刘兴祚为他这些年苦尽甘来感到欣慰和高兴,当苗逸凡问及刘兴祚的情况是,刘兴祚欲言又止,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一言难尽。”苗逸凡见刘兴祚有些为难,也没继续追问。

午宴间,二人把酒言欢,好不痛快,苗逸凡对刘兴祚当年的救命之恩再三言谢,整的刘兴祚都有些不好意思,这种生世兄弟般的友谊,让彼此之间毫无保留,刘兴祚酒后三分醒,除了一些不该讲的事情,刘兴祚也将自己这些年的苦水全盘倒出,还将逃难于此的经历讲给苗逸凡听,苗逸凡听后非常气愤,并对刘兴祚的经历深表同情。

苗逸凡担心刘兴祚来云南再遇“仇家”,难以在此长期隐居,所以做出来一个大胆的决定。于是,他起身拉着刘兴祚的手往山寨的祖屋那边走,将他带进苗家寨的圣地,这个地方与世隔绝,里面别有洞天,天地一线,景色优美,既安全,又舒适,非常适合隐居生活。圣地里依山修建了几间密室,十分宽敞,家具物品样样齐全,关键是苗逸凡告诉他,还有一条密道可通往外界,简直是避难之佳境。

“如果刘兄不嫌弃此地,不如搬到我这里来,就长居于此地,相互也有个照应,我也可以没事与兄长唠唠家常。”

“那简直太好啦,我简直求之不得,哪里还敢嫌弃。”

“那喝完酒我就随你一起去把嫂子她们也接过来,你看如何。”

“那就太好啦,那就让兄弟费心了。”

“哪里费什么心哦,你对我的大恩我还正愁没办法报答,这不上天给我机会,我终于也可如愿以偿啦。”

“哈∽哈∽哈”说完二人开心的笑出声来。

阅读我在清朝寻点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