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浮庸行道难》
浮庸行道难

第54章潜龙

随着****的流行,很多行业处于停滞状态。

刘庸的汽车行业彻底进去了寒冬,除了某些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外,市场一片狼藉。

看着日趋严重地形势,人们都寄希望于疫情早日结束。刘庸回到公司后开始静坐,沉思,随后每天进入阅读状态,让自己的躁动彻底平息下来。

而于铁城性格使然,短时间内无法平静下来。他这次出来后,已经把发展烽火书会,觉醒新一代的年轻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读书会本就是聚集类活动,这样以来发展新成员,组织读书会就变成了奢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庸也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反复无常的停止时间,三十岁正当是努力拼搏的年龄,他感觉忽然一下子就使不上了力气。

刘庸对于认知的渴望是无与伦比的。

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面对时局,如何调整心态,在刘庸看来人们感觉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就是自身认知不够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需要革己反思,学习的时候。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起初,刘庸考虑的都是外部环境,他想到如果说单单是这场疫情,还达不到让市场经济低迷的情况。他研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和发展史,得出结论就是西方资本更像洪水野兽。如今的生产工具已经趋于全机械化时代,这就意味着使用的劳动力将大大降低,但全球人口是上涨的,失业率就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重要课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靠上学吃饭。

这个世界始终是不公平的,有天才就有凡夫。

但凡夫也要生存,虽然不够聪明,但勤劳的双手依然能给人类这颗文明之树附庸风雅,添砖加瓦,往大了说,这叫人权。

资本主义生产工具的高度发达造成的失业率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办法之一就是服务业。

资本主义国家的服务业可以占到全国GDP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意味着维护民生的生产制造业等大幅度缩水,这本身也没有问题,如果世界上就这么一个国家。但问题是,资本的全球化,他是洪水猛兽就不会居于一偶之地!这样以来,发达国家会高度依重于服务业,这其中包括金融、证券、股票、餐饮、娱乐、家政等等,而不发达国家就会依重于生产制造业。这种区分最直观的比喻就是,资本家和工人农民的对比。

人往高处走,工人和农民也要成功,也想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成为衣食无忧实现财务自由。起初,他们通过努力奋斗勤劳致富,后来他们通过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致富,但再后来他们发现这些方法都不管用的时候,问题就慢慢显露了出来。

这也是不发达国家的真实写照。

刘庸陷入了各种关于资本的推理论断,他想要从这里着手答疑释惑,但没有收到什么实质性的答案。

那么接下来,他开始研究国内资本市场。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改革开放到国内资本与世界接轨,四十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资本发展道路。

这里面那里有答案,这是老一辈的奋斗史。从这里,刘庸也不是没有收获,从近代名人了解到抗日战争以及清朝末年,这些近代史上初中的时候虽然学过,但那似乎太过笼统。他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人,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深度了解有血有肉的近代史,也就是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再加上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脑回路。

别人因为疫情在家都是吃饭玩游戏看手机,而刘庸从当下的经济学又跑题到了近代史,直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

刘庸陷入了深思,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格局是否又小了呢?如果一味地认为自己平凡,这种认知又何尝不是狭隘的,他想起了曾国藩,此人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凶险异常,但明面上是四大名臣。再看看王阳明,虽说出身要比曾国藩强上一些,但此人自始至终都在寻求圣人之道,而这正是刘庸缺少的道。

什么是圣人之道,原先刘庸认为圣人就是唯心主义,但后来发现近代关于唯物和唯心的论调对于圣人这种高级大哥来说太过单薄。

刘庸左思右想,圣人之道也许就是实现自我精神境界进一步升华拔高的道。

大多时候学习是为了道理和经验,如何在顺境中本我求稳,如何在逆境中不失自我。阳光之下,皆是过往。生活就是重复着祖祖辈辈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但如何在明白了这些纷繁后,思路清晰,双眼明亮的过完属于自己的往后余生,这对于刘庸来说太过重要。

他不由再度思考王阳明的心学,心即理。可是,王阳明的父亲是进士为官,王阳明也为官,虽然中途险些被宦官刘瑾所害,但龙场以后便开始授课讲道。

平凡的人又如何成为圣人,而平凡人真成了圣人,成了默默无闻的圣人,按照河南当地的土语是否会被人笑为“圣人”。所以,既要成为圣人又要这个圣人平凡,这本身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平凡的人等于圣贤,在他们之间如何画出一个等号。

阅读浮庸行道难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