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封神之桑榆非晚》
封神之桑榆非晚

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通抚琴的祭酒大人

文武官员在大殿两旁站定之前,皇帝赵烆已经在龙椅上端坐,面南坐好,为了节省体力,宽大的龙椅内侧放了团龙图案的金黄蚕丝暖枕,赵烆可以倚靠在上面。

不过,大多数时候,暖枕就是摆设。

今日依然是六部主官唱主角,京城大员陪同了,不过也没有要紧事,很快就汇报完了各自的工作。

因为是常朝会,并没有四位柱国或者一州主官参加,也没有奉旨进京的官员。递上去的奏折三五本,内容也差不多在常朝会上说完了,也算是惯例。

绮鹿王朝盛世数百年,常朝会大朝会,一团和气,都盼着看别人笑话,能吵起来的机会,并不多。

即便是那个背后里也少有人敢叫的死肥猪,也没有一次是奔着吵架来的。其余三位柱国更是忙得很,数百年来,一年到头,绮鹿王朝四位柱国几乎就没有聚齐过。

退朝后,依然有内朝会,更多时候,被称作小朝会。

扶着老皇帝赵烆进暖阁的,就由秉笔太监换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傅佘哲。

与会人员有刚刚开过常朝会的当朝首辅董渊和两位首辅弟子,也就是第一褚相郁青璋和上次殿试的状元詹幼清、现在的翰林院编撰。还有一位,也是老首辅董渊的弟子,当朝户部尚书大人程晏河。

程晏河也做过第一储相,然后补缺户部侍郎,再然后就成了六部主官之一的户部尚书。

另外两人,早就等在暖阁中,其中一位钦天监监正秦洪,还有一位正端着青花碗吸溜吸溜喝燕窝粥的老儒士。

钦天监监正秦大人秦洪,自不必多说。这位老儒士就极有意思了,稷下学宫大祭酒牛鸿儒。

这并非是大祭酒先生第一次参加小朝会。

不过这个被皇帝恩准改名叫牛鸿儒的老进士,第一次来,就让第一大太监傅佘哲暗暗皱眉。委实是这自来熟,太过了。

能在皇帝赵烆暖阁中开小朝会的人,傅佘哲心中都有数。

其实这个牛鸿儒,并非本名,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叫牛抚琴,还因为这个名字在那次科举考试后引起了巨大轰动。其实揭榜时,反而在意的人不多。

多年之后,几乎没人知道状元叫什么名字了,实在是状元郎昙花一现,然后泯然众矣的实在不占少数,可是别管是牛抚琴还是牛鸿儒,这个名字,真心让人忘不了。

那次进士揭皇榜,其实就是很平常的一次揭榜。整个过程,也没有任何意外出现。

揭榜时,一个花白胡须、满脸皱纹,长得不怎么样而且很明显眼神不太好的穷酸读书人,一揭榜,就拼了命般挤进去,仰着脖子眯着眼从榜首看起,状元、榜眼、探花,一甲及第,没有。

二甲进士出身,一百一十九人,平视前方几乎趴在上面看,从头看到尾,还是没有。

不甘心,三甲同进士出身,三百九十七人,低头弯腰瞪大眼,再从头看到尾,看到最后一名时,忽然伸手指着榜尾人名,哈哈大笑起来,“看!看!快看!牛抚琴!牛抚琴!中了!中了!······”

围观之人,绝大多数都是未中之人,实在是羡慕嫉妒恨,纷至沓来。

忽然,这位叫牛抚琴的同进士出身老爷,整个人如竹竿一般挺直了身子,口中咕咕几声,紧着着两眼一翻,只余白眼看天,直挺挺躺下去了。

好在围观众人极多,当时牛抚琴就被人扶着躺在地上,按胸口、扇耳光、捅鼻孔,掐人中······好一阵折腾,这个叫牛抚琴的进士老爷哎呦哎呦缓了过来,缓过来就坐在地上,好一阵哭爹喊娘,听那意思,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父老母已经不在了,但是牛抚琴长脸啊,祖宗十八代都跟着沾光了,真真正正的光耀门楣了,就凭这,娶个黄花大闺女,再生个大胖小子,老牛家就真的后继有人了······

围观人山人海,莫不耳听心悲催、目遇泪两行,没有一人不为这位叫牛抚琴的老书生高兴的。

为老书生高兴,更为自己名落孙山伤心,就是没有一人想起来去笑话牛抚琴这个名字的。

等到有人去笑话牛抚琴这个名字的时候,老进士——确实是这届进士中年龄最长,年过花甲了嘛。老进士已经被皇帝降旨恩准,恩准老进士改名牛鸿儒了。

那还笑话个屁,羡慕都觉得不配了。

至此,被同年考生戏称一声老书生的读书人,也就是现在的老进士,就叫牛鸿儒了。不过这个牛鸿儒是个不忘本的,其实,就是舍不得抚琴这个文雅的称号,况且不止喜欢这抚琴二字,更是据他本人讲,其人粗通音律,精通抚琴。

老进士老爷刚被皇帝降旨恩准改过名,就一不做二不休,连字和号都起好了。牛鸿儒,字抚琴,号慧中居士。至于为何号慧中居士,老进士也讲得明白,不要因为自己文雅清秀的长相,忽略了自己非寻常人能比的内涵。

就在老皇帝赵烆亲自看过牛抚琴那篇文章之后,实在是十分好奇,想看看短短一个时辰能写出那样一篇文章的读书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读书人,科举考场按题写出的文章,可不是私下苦心积虑作文章。

老皇帝赵烆把一个人名亲自圈了出来,预定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地方,亲自题名。

然后奉旨进宫,在皇帝面前一番考校之后——其实也就是几句问答,老皇帝当场肯定了一个腹有锦绣的称号,不过还很认真地提醒一句,那个秀外,真心别提了。

不过作为补偿,老皇帝当时允诺了一个学宫职位。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两年之后,同进士出身,并无官身,只是在国子监讲了一段时间学的牛鸿儒成了天下第一学宫——稷下学宫祭酒。实实在在一步登天,封无可封了。

老首辅董渊就更不用说了,做首辅时间,比老皇帝赵烆当皇帝的时间都长,赵烆做皇帝都二十多年了。

阅读封神之桑榆非晚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