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十章:太子阴云

李治觉得自己压力很大。

因为他的父亲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压在他的头上,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庙号中有一个顶级的庙号,那就是高宗,但这个庙号,有一个隐含的寓意,那就是由盛转衰。

从李治登基开始,他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父皇李世民,已经把大多数能做的都做完了,文治武功都走到了君王的顶端。

虽然他一直想要超越他的父亲,但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明白,基本上不可能,能开拓的疆土都开拓完了,内部也整肃的差不多,大唐走到了巅峰。

大唐走到顶峰之后,无论怎么走,都是下坡路。

他能维持现在的帝国都很难,但只要有丝毫的差错,那就是他的过错,所以他活的战战兢兢,做事瞻前顾后,生怕一個不注意,就成为了毁灭巅峰大唐的凶手。

在夺回皇权之后,他不愿意再大动干戈,挑起内部争端,就有这个原因,武曌既然这么能干,那就让她去干吧,这大唐天子终究是他李治,现在这鼎盛的大唐,是他的社稷。

在这种情况下,李治便将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太子李弘身上,除了军国大事他会听武曌说一说,其余的事,他已经基本上全部放权给武曌,帝国的中心变成了二人的寝殿,国家的大事,基本上就在夫妻二人的聊天中决定。

在没有人强力掣肘她的情况下,武曌展现出了卓绝的内政能力,她对于朝堂平衡的把控是绝佳的,对于用人识人也非常强。

在发生了齐国之事后,她一方面派遣朝廷去接手齐国的烂摊子,一方面趁此机会,很快就拔擢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员出来,都是从科举中被拣选出来的,其中寒门的人数达到了一半,她就是故意在贬抑豪门望族,提拔寒门庶族。

在武曌看来,从大唐开国开始,这宰相班子,太过于纯粹了,要么就是跟着李渊的老关陇,要么就是萧瑀这种大士族,只有房玄龄和魏征这少数几个寒族出身的官宦家庭,相对身份比较低。

房玄龄比杜如晦先跟随李世民,但最后地位却后来居上,不就是因为出身京兆杜氏,这可是大豪门望族。

武曌可没有忘记自己当初是为什么被国师洛苏赏识,所以她掌握大权后,立刻就开始着手执行当初早就定下的大计。

对于武曌的权力,现在唯一可能会造成影响的,就是太子李弘,武曌掌握权力,实际上是李治将权力让渡给她,如果李治愿意撕破脸的话,武曌的权力就会失去。

在帝国中,只有君王的权力才是生来就有的。

李治曾经有过直接禅位给李弘的想法,自己去做太上皇,但最终这个想法还是取消了,毕竟现在国家大事虽然是武曌掌管,但他毕竟还是有权力的,如果做了太上皇,那大臣可能就真的转头投奔李弘去了。

夫妻一体,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父子一体的。

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男人可以说了算,即一家之主,通常情况下,这个一家之主,都是父亲这样的长辈,但如果儿子快速成长,从财力和权力上超越了父亲,那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除非父亲甘愿放弃在家里说了算的权力。

在一个帝国中,也是这样,只有一个权力核心,李治将许多大臣都列为李弘的东宫属臣,这就很危险,一旦李弘得到了名位,那李治就会从上而下的失去权力。

东宫之中,李弘所感受到的压力也极大,武曌是绝对意义上的严母,对于几个儿女,都很是严厉,尤其是对于李弘和李贤,她觉得这两个儿子都和她八字不合,理念上就非常的不一样。

李弘反对武曌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李贤的影响,李治的几双儿女,娶得王妃自然都是名门贵族,所以在这方面自然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当初汉孝惠帝也是这样,吕雉也是严母,但那个时候有洛文王洛新在其中斡旋,所以汉孝惠帝刘盈后来的处境还算是不错,但李弘和李贤可没有这方面的人。

更比较坑的一件事在于,李治想为李弘选几个洛氏子入东宫,但最后这件事却被武曌搞黄了,这实际上是洛氏也不愿意进入李弘的东宫。

因为洛氏无法忘记当初所有人都觉得最稳的那个太子,李承乾,当初洛氏已经在东宫布好局了,结果李承乾出镇秦国,一波清空,现在李弘这病恹恹的身子,让人一看就心不安。

如果李弘是单纯的生病,那洛氏还能调理一番,但遗传病这玩意根本就治不了,又没有抗生素那种特效药,就算是现代,很多就算是知道什么病,也治不了,更别说唐朝这个时代。

对于洛氏而言,投资李弘还不如投资李贤,而投资李贤,那还不如让武曌保持现状。

而且谁敢说一定就比武曌更优秀?

在现在的大唐,说句不好听的,武曌已经是李氏皇族里面,最优秀的那个。

而且武曌因为洛君薇的关系,把洛氏当成宗族和外戚在用,恰好弥补了她缺乏有力的宗族支持的缺点,双方简直互补。

而李弘和李贤,都有强大的宗族和母族,以及妻族和一大批勋贵集团可用,分给洛氏的东西自然会少。

现在洛氏快要比李世民的时候还要显赫了,洛苏甚至有点担心洛氏的地位如果太高的话,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大唐的周边情况颇为复杂,中枢的复杂程度更是难明,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引爆了阴谋家心中的火花——太子李弘暴毙。

帝国储君的突然死去,几乎在瞬间引爆了整个大唐政坛,李治很是悲痛,他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储君,竟然真的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本来这虽然是一件很令人悲痛的事情,但实际上在许多人心中,都已经有准备了,毕竟李弘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但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有流言出现在洛阳!

流言信誓旦旦的说是武曌杀死了太子李弘,而且这个流言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座洛阳,这还没有停下,这个流言传往四方的速度太快了。

一众人,无论是李治还是武曌,还是诸位宰相,几乎立刻就知道,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这又是一轮新的倒武行动,至于是谁推动就不清楚了,最后的目的也不清楚,毕竟现在这种情况,还要倒武的人,太多了。

被武曌丢在长安的关陇旧贵,被武曌打压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都有可能是这其中的推手,这甚至可能不是一拨人这么干。

李治在权斗上卓然的天赋立刻就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他仅仅思考了一瞬,就果断了站在了武曌的这一边,在大朝会上,向所有人宣布道:“太子从小身体就不好,现在终究还是回归了皇天的怀抱,朕和天后都很是悲痛,现在有一些传言,朕知道,但那只不过是蛇鼠之辈的窥探罢了,天后在朕的身边为太子的薨逝悲痛,是朕亲眼所见,朕和天后决定,将弘儿追封为皇帝,以做怀念。”

李治相信不是武曌做的,因为他的表姐洛君薇并没有和他的皇后有什么冲突,洛君薇是绝对不可能同意武曌做这种事的。

但是谁杀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预示中政治危险,而这将会牵连到他这个天子,武曌在这件事中,一直沉默着,她自然已经做好了迎接狂风暴雨的准备和反制手段,但李治的突然出现,以及默契的手法,让她不用再冲锋陷阵,待李治处理完这件事后,武曌提议立李贤为太子,李治同意,这件事在朝廷中,就算是结束。

在帝国的中枢结束之后,武曌又派遣诸国宣慰大使,将李弘薨逝的事情告知,以及对于李弘的追封,还有李贤的太子册封之事,这三件事就是要那些心中怀着不可告人心思的人,收敛一些。

李弘的薨逝,让许多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已经是大唐第四个没能成为天子的太子了,李建成,李承乾,李忠,李弘,这大唐的太子位置就好像是有毒一样,谁来谁出事,李承乾如果不是有洛玄夜保他,现在肯定也已经出事了。

那现在登上太子之位的雍王李贤,会有一个好结果吗?

很多人都在这么想着,尤其是李贤一向都以反对他的母亲而出名,这更让人捏了一把冷汗,如果李贤真的是那种完美的君王模版也就算了。

但李贤不是,他很爱玩乐,脾气也有些执拗,在政治斗争中,这种心思不缜密的人,是容易出事的。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李贤是武曌最不喜欢的一个儿子,这种不喜欢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从一个传言开始,这个传言实际上一直都流传在宫中,那就是李贤不是武曌的儿子。

众所周知,天子李治和天后武曌,非常恩爱,生育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显),四子李旦。

其中李弘表面上比李贤大三四岁,但实际上因为月份的问题,二人的出生时间只差了两年,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两个人中间,武曌和李治还有一个孩子,那就是安定公主,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连续生下安定公主和李贤,这就是传言出现的原因。

谣言止于智者,但李贤自己盘算了一下,他也生出了这种怀疑,那就是他可能真的不是武曌的孩子,而是当初在宫中的,武曌姐姐的孩子。

怀疑一旦被种下种子,那无论真相是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就算是洛君薇拿着后宫中的起居注去告诉李贤,他都不信。

一旦确认自己不是武曌的亲生孩子,那武曌的所有动机,对于李贤来说,都有了合适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不是亲生的,所以武曌才严厉的对待他。

对于武曌来说,她更是快要气疯了,任何一个女子,被自己的儿子怀疑,不是亲生的,恐怕都绷不住。

更何况武曌连续生下安定公主和李贤,本来就是九死一生,对身体的损耗可想而知,结果付出那么大代价的儿子,竟然不认自己了,单纯的用心凉来形容,恐怕已经不够,就连洛君薇都觉得这件事很是离谱。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而且还不一定有用,很多事情在政治局势的裹挟下,真相根本就不重要,李贤和武曌站在政治的不同阵营中,即便是亲生的父子兄弟,那也不可能善了,就算是仇人,站在同一个阵营中,也能暂时合作。

李贤任由这些谣言的发酵,而不去争取辟谣,也是在向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表态,表示他和武曌的确是划清界限,在这场政治冲锋上,他是不会后退的。

“该怎么办?”

武曌将问题抛给了洛君薇,她的语气有种山雨欲来的冷静,洛君薇太了解她了,知道她问的根本就不是接下来怎么应对李贤的攻击,对于武曌而言,李贤太嫩了,这些年下来,武曌经过了多少斗争,几乎从来都没有过失误。

武曌没想过自己会输,她现在是要问洛君薇,之后怎么处理李贤,洛君薇略一沉吟,“齐王李泰薨逝,征讨蓬莱三岛的大业,半道崩殂,我大唐天军及时赶到,好歹保住了方丈岛。

齐国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来信说,新任齐王不太行,难以承担开拓大任。

太子李贤既然这么有精力有能力,就把他送到齐国去吧,以方丈岛为齐国,将蓬莱岛和瀛洲岛划给太子,足够他一辈子折腾了。”

武曌闻言沉默片刻道:“将蓬莱岛划给他就够了,他一生能把蓬莱打下来,也算是不辱没朕的名字。”

三言两语间,武曌就已经给李贤安排好了未来。

(本章完)

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