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黄泉引路人》
黄泉引路人

第三章 探阴幡

对此,我颇为无奈,却又无可奈何,而现在我最头痛的是,怎样翻新黄泉路?

如果办不好这差事,估摸着小命会有危险。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那老总背地里黑的很,我曾亲眼看到他一个人拂了他的意思,他当场把那人推进深坑,然后让人往里面倒水泥,一旦我把这事办坏了,很有可能会成为填地基的废料。

咋办?

站在略显昏暗的街道上,我心里有些凌乱。

我想过去找那些比较厉害的引路人,但也仅仅只能想想罢了。

说白了,像他们那类人,只在乎两个东西,一是身份,二是利益,像我这种狗腿子压根请不动他们,搞不好还会被羞辱一顿,哪怕我们拿着老总的指令去办事,也会被他们为难。

可如果老总亲自去了,你会发现他们笑的特别真诚、善良,对我们的态度也陡然变得和蔼起来了。

思考再三,我决定给那老总打个电话。

我这边刚说几句话,那老总淡淡地回了一句,“小王啊,你能打电话过来,说明你比较尊重我,相信我,但你这办事能力,我得跟你们上边聊聊才行。”

挂断电话,我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他这是在向我施压呢!

“呸!狗东西!”我愤愤地骂了一句,十分没素质地吐了一口浓痰。

虽说心里比较愤怒,但该办的事还是要办,我先后又给几个平常交好的引路人打了电话过去,跟我预想的差不多,那些引路人一个个直接拒绝了,甚至还有个人说我是上天绣花,想得挺美。

握着手机,我像个丧家之犬一样走在街道上,心里别提多苦涩了。

“跟我来!”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了过来。

扭头一看,是方知微。

我连忙挥去颓废,换上一副笑脸迎了上去,笑着说:“姐,你不是回去了么?”

她没理我,径直朝黄泉路那个方向走了过去。

这黄泉路在镇子的西头,再往后则是柳家庄、十三铺、坳子村等等,一共有三十七个村子,而黄泉路是这三十七个村子通向外面唯一的一条马路,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否则,以黄泉路的那些传闻,早就荒废了,绝不会沿用到现在。

当我们走到黄泉路旁边时,时间大概是晚上九点半的样子,天上挂着白玉盘,把地面照的亮堂堂的,那方知微拽着我手臂,用力捏了捏,沉声道:“小心点,别着了它们的道。”

我有点不明白她的意思,就问她要干嘛。

她说,你不是想翻新黄泉路么,先让你体验一下黄泉路,你再做决定。

说完,她朝我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让我先走。

我也没多想,直接踏上黄泉路,也不晓得是巧合,还是怎么回事,刚踏上黄泉路,一辆摩托车从我身边急速而过,吓得我下意识朝旁边跳了过去。

一脚下去,我只觉脚下一凉,像是踩在什么冰块上面,低头一看。

光秃秃的渠道,什么也没有,但脚下那种冰凉感却是实打实的存在。

这什么情况?

我嘀咕一句,还没来得及收回脚,就听到方知微说:“你脚下踩的地方是隗道,五行归阴,八卦属坎,坎中带水,水行阴元,必是极阴之地。”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说:“是不是觉得脚下特别凉?”

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她继续道:“你刚才被吓到了,如今又踩了隗道,必定出有东西缠上你,只需要…”

说到这里,方知微没再继续说下去,而是从包里摸出一个黑色手套带在手上,然后猛地朝我旁边抓了过去。

随着她的动作,我能明显的感觉到附近的气温降低了。

旋即,她缓缓缩回手。

等她把手缩回来后,手掌多了一个小东西,约莫一根指头大小,浑身通黑如漆,有点像是蜥蜴之类的东西,但尾巴却像极了鱼的尾巴。

这让我好奇的很,就问方知微这是什么。

她瞥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手中的小东西,淡淡地说:“鼍(tuo),一旦让这东西缠上,轻者打几个寒颤,重则双腿出现短暂的麻木,无法行走。”

这让我立马想到了一个事,我记得有次开夜车,开着开着,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点冷,忍不住打了几个寒颤,再后来想要踩刹车,脚下却怎么也使不上力,好在当时并没有酿成重大车祸,仅仅是撞在道路一旁的行道树上。

现在听方知微这么一说,我好似有些明白了,莫不成我当时被所谓的鼍缠上了?

我下意识伸手想要摸摸鼍,没等我碰到鼍,那方知微制止道:“别碰!”

我连忙缩回手,就问她怎么了?

她没说话,而是将那东西朝地面丢了过去,邪乎的是,那东西刚从她掌心掉下来,立马消失不见。

这种消失不见,并不是跑了,而是立马隐形了,就好似从未出现过。

“刚才…怎么不见了?”我死死地盯着方知微的手套,心中尽是疑惑。

我见过不少引路人,那些人的手法大同小异,可方知微的手法却跟他们完全不同,尤其是她的手套,我从未见过。

她小翼翼地将手套收了起来,然后跟我解释了几句。

她告诉我,她戴的手套其实并不是手套,而是幡,名叫探阴幡。

据方知微所说,这探阴幡的用材是宋徽宗后背上的一块人皮,极为珍贵,又说这探阴幡是我祖母传给她的。

随后,她带着我在黄泉路上溜达了一圈,也跟我讲了一些关于马路的知识。

通过她的讲解,我忽然觉得自己在公路局那三年白待了,www.youxs.org,可以分为三条道。

不对,严格来说,是七条道。

用她的话来说,马路最中间的位置称之为御道,也叫正道,正所谓三条大道走中央,说的就是就是这个理,左右两旁称之为丹道跟羌道,马路两旁的渠道,左边为踏道,右边为隗道,渠道一侧则称之为堕道,而马路的尽头被称之为陛道。

除此之外,她还告诉我,黄泉路从镇子到陛道分为五个辖区,我问她是哪个五个辖区,她没告诉我。

我问她关于十三座土地庙的事,她也没告诉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事只能告诉黄泉路上的引路人。”

阅读黄泉引路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