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四十九弦修士》
四十九弦修士

第31章我的鸟语中

即使弱小如老鼠,其吱吱之声,未免无意。

肥壮如家猪,其嗷嗷之语,亦未免无义。

蝴蝶翩翩起舞,难道是神经发作?!

俗语说,“狗用不嫌家贫”,羊有“跪乳之恩”。

鸟兽虫鱼,以关爱之心招之则来,以痛恨之心驱之则去。

因此,此中亦有真义。

但狗之吠、鼠之吱、羊之咩、象之嘶、虎之啸、鸟之语,如此等等,人或许可以模仿,但难以领会背后之真义。

此即人言之“缺”,人智之“蔽”,人慧之“障”。

如果修士无法理解鸟兽虫鱼之语,人何以能言花草树木、河湖山峦、天文地理背后无真义,何能言其背后无真语?

如果执拗于此,则言必有“缺”,智必有“蔽”,慧必有“障”。

如此,则难以求真,更难以达道矣!

这也就是说,要求真悟道,必要破除言缺、智蔽和慧障。

——

要达到这“三破”,就须知“道”如果可以用人之言语来表达,那它就不是常道。

因为它必受人言之缺乏。

如果某物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在“名”。

因为人世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

世界之大,人言之多,物之繁复,都难以尽数。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与不乐?

鱼非我,焉知我之乐与不乐?!

无他物之“道”,无他物之“名”,则必失其本真。

而要得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须知凡人之行为,于修士亦大有启发。

因此,要求真寻道,要多读书、多游历、多观察。

要从作为万物的“有”中去观察体会“道”这一本真的端倪。

反之,也要从道这一无可名状的“无”中去体察混沌流变、阴阳相交和万物生灭之奥妙。

体察万物与道之勾连,历经万世,穷尽心血,有大能先贤,视物入微,由万物而入五行,明金木水火土之属性,知灵气、灵地和灵物之所在,晓五灵根沟通天地万物及物之本源之玄妙,因此而有《驭金本经》、《驭木本经》、《驭水本经》、《驭火本经》和《驭土本经》等修炼法门之创立。

——

五灵根之窍穴,涉及五行,未及阴阳,离混沌本真甚远。

而阴阳之为物,既然较五行为精,则必微小。

附以五行之灵气,则既有五行之长处,亦有圆润、饱满、无缺的属性。

以小物入大隙,无论它为何种灵根、何种窍穴,必能入而无碍。

因此,阴阳本经修炼,必能超越窍穴属性之限制,而可为任何灵根修士所用。

即使如金克木、土克水等冲突性灵根,阴阳本经修炼法因其超越特性,而能事半而功倍。

这是因为,阴阳精物,附以五行灵气,于修炼时可由千万个毛孔进入,而避免主修某一单灵根之功法之仅使用有限的窍穴之缺陷。

再者,身具阴阳二物,再附以五行灵气,切中混沌本源,离大道真义更近。

修炼阴阳本经功法,让五行灵气和阴阳二物渗入全身上下里外,更能拓展和坚韧经脉,强壮四肢百骸,锤炼五脏六腑,帮助皮肉骨和精气神相的互融共生,较为单一灵根更具有冲淡平和之妙。

——

但阴阳本经修炼,亦有其缺陷。

这是因为,天地精物靠近混沌本源。

修士欲纳之入体,必然与现有经脉、丹田、皮肉骨和五脏六腑相冲突,而疼痛和艰难非比寻常,非常人所能忍受。

天地精物千千万万,朝阳紫气和太阴月华常见而质粗,“纯阳灵玉”和“纯阴灵玉”质佳而难得。

“纯阳灵玉”和“纯阴灵玉”!

这是杜布首次接触到这两类词语。

它们或许是天地间至阳或至阴的灵物。

而天地灵物或精物,其形态必微小,积累必难,修为提升必慢。

相同条件下同样的修炼,他人为三,我则为一,强弱相较,必然难为推广。

因此,阴阳本经修炼易知而难为。

但它也有一个特殊的好处,即如果修炼有成,在同样修为下,经脉、丹田、神识、皮肉骨和五脏六腑更为坚韧、厚实或持久。

两相攻伐之下,以一敌二,乃至以一敌三或四,或许也不为过。

——

《阴阳本经》等三份玉简,让杜布收获良多。

因为他由此明白了很多重要且基本的道理,包括道的本真由来,万物之化生,言缺、智蔽和慧障的存在,常道和常名,五灵根与阴阳五行修炼法之关联,这些不同灵根或修炼法之高下等。

回顾修炼经历,杜布自以为能凭借《阴阳洗髓经》晋升为修士,实属侥幸。

去年在芗帽山“灵牛园”,自己拒绝引气入体,结果这些灵气纷至沓来。

这是为什么?

难道自己天然地具有与阴阳五行灵气有关联?

杜布想了想,觉得这个想法天马行空,没有根由。

这是一个疑惑,而不是一个问题。

所以,杜布只好暂时放下。

回想三份玉简的内容,杜布觉得,最让自己有收获的,还是一开始期望甚高的《阴阳本经》,而结果它并不让人失望。

《阴阳本经》微言大义。

后世修士孜孜以求,寻本归源,以五行之灵气,附于天地阴阳之精物,而探寻阴阳本经之上的道途。

这于整个修士界,为一大贡献。

杜布这样的后人,更是受益匪浅矣!

——

默想中,杜布以为,这份玉简给人的最大启迪,就是直指修士的本质。

与武者开发肉体的潜力相比,修士要引气入体,化纳天地灵物。

换言之,所谓武者,即锤炼肉身和内力,而无法运用或汲取天地灵气。

后者超越凡人愈远,则灵力及其威力越是强大。

但这并非修士的真正本质。

所谓“修士”,并非修炼之士,而是修道之士。

孜孜以求于道,才是修士的本真。

【修士不修道,】

【入定迷津要。】

【进阶先明理,】

【出定即通窍!】

杜布DIY《不要乱来》一首,以明心志。

——

但是,《阴阳本经》的微言大义,也有一些关键的地方语焉不详。

这尤其是体现在言缺、智蔽和慧障方面。

这三者的意思其实差不多。

但它们重复表达,才显示出其重要性。

《阴阳本经》同时指出这三者的存在,可谓是振聋发聩。

但在达到“三破”方面,《阴阳本经》只是说须知常道和常名,须体己和察物,须多读书、多游历、多观察。

杜布不敢断言,《阴阳本经》的撰写者是否不懂,因为它说大能先贤体察万物与道之勾连,历经万世,穷尽心血,视物入微,由万物而入五行,明金木水火土之属性,知灵气、灵地和灵物之所在,晓五灵根沟通天地万物及物之本源之玄妙。

所以,这样的大能先贤,必能懂得鸟语、兽言,必能懂得虫鱼一举一动之真义。

就如自己,杜布看了阿花一眼,觉得人与万物之间,包括人与禽兽之间,并无普通人所以为的巨大距离。

而这来源于父亲的教导和谆谆善诱。

这一点,就是阿开和阿锅也懂得。

而哥哥阿揭,则更喜欢花草树木。

难道阿揭更加聪慧,以至于连花草树木在说些什么,他也会知道么?

——

杜布突然想起,杜五花第一次进入“牛厄智”后,就能讲人话了。

难道这“牛厄智”乃是大能先贤所著?

他懂得鸟语,从而能让阿花这样的“走地鸡”也能说出人话?

杜布越想,就越觉得这种猜测可能接近真相。

那么,这位大能先贤怎么能做到这一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杜布很是激动。

他看着坐在一堆木棍前面的五弟,陷入了浮想联翩和苦思冥想之中。

而此时的杜五花,现在正用木棍在数数。

杜五花何以能数数?

人何以能数数?

而人何以能言语乃至文字?

杜五花这样的鸟类何以能学习人类的文字?

当然,杜五花能学习人类的文字,而人类为什么不能说出鸟语来?

杜布的神识悄悄降落在杜五花身上。

——

阿花有着艳丽的尾羽、五彩的正羽、纤细的绒羽、充盈的气血、坚韧的骨架。

它有着有力的嗉囊、强大的胃部、细小的心脏和性感的鸡屁股等。

所有这一切,都赶不上杜五花那浑身强大的气血。

它在杜布的灵眼和神识中,旺盛得有如一团火焰,似乎能焚烧一切可见之物。

所有这一切,也赶不上杜五花那脑袋里面的一团静谧、安静、深邃的蓝。

那是杜五花独有的“脑深蓝”!

杜五花在思考。

杜五花在数数。

它感觉到了杜布对自己的打量,但对此毫不在意。

它继续在思考中。

阿花继续在数数。

当五弟在思考和数数时,其浑身强大的气血就源源不断地涌入脑袋里,并且转变成一团静谧、安静、深邃的“脑深蓝”。

不过,“脑深蓝”里,偶尔地有灰白丝线显现。

它倏地出现,又倏地消失,犹如羚羊挂角。

——

仔细打量发现,只有阿花在数数和思考的时候,灰白丝线才会出现。

难道灰白丝线是杜五花思考的表现?

难道这灰白丝线就是杜五花思考时“脑白金”?

杜布越是仔细打量,就越是觉得它有可能成立。

如果这确实成立,那么怎么样才能明白杜五花的心意?

它那些“脑白金”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

杜五花还在数数。

杜布已经打量了好久。

而杜五花将一堆又一堆的木棍分门别类。

最后,它将这些木棍合在一起。

——

阅读四十九弦修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