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宋时一梦》
宋时一梦

元丰新法初行时

乐惜早已有了准备,但看着眼前的景象还是不由得有些哀伤。新党当政,章惇为相,立局编类元佑诸臣章疏,召李格非为检讨,李格非拒不就职,后被贬为广信军(今河北徐水遂城西)通判。

李迒走向了乐惜说道:“这么伤心了,打起精神来,我们到那会给你来信的。”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乐惜没少往李府跑,由此认识了李迒(李清照的弟弟),也没少带他出去玩(疯)过,李格非也管过,不过乐惜和李迒还是照旧,之后也就放弃了。

乐惜前世大半时间都用来读书,所交的朋友都不知心,因此离别时也没有什么感触。如今这样的体验还是第一次。不过终究还是释然了,他转向了自己的恩师李格非。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导,乐惜从李格非身上能明显感到那股文人的风骨,这也难怪他会拒绝章惇的邀请了。

“老师,此去保重了。”乐惜惋惜的说道。

“乐惜,你还没有取表字吧。”李格非对这汴京也没有过多的留恋了,旧时相识贬的贬,告老还乡的告老还乡。如果非要说的话就只剩下眼前这个少年了。

“回老师,还没呢。”乐惜眼里泛着泪光,但还是回答道。

“那就卿曦吧,意指晨光。”李格非说了出来。

“乐卿曦?”乐惜念叨着,回答道,“谢谢老师。”

李格非微微叹了口气,想了想乐惜这几个月做的事说道:“朝霞易逝,你且珍重。”随即便登上了马车,不复回头。

乐惜不是没有想过和李格非一起走,但他坚持留在汴京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这具躯体还十分脆弱,受不了舟车劳顿之苦。

二是他事业初成,他接手了一个快要倒闭的勾栏(借了李格非的钱),在每个大尽日推出一个新节目,这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每三个新节目中会有一个附带一首新词,在大尽日去的还会附带这首词和下一首词的背景和预告,同时在每个小尽月会开放出下一个大尽日的预约,因此在每月月末都是这人声最鼎沸的时候。目前已经上线了千古才女(李清照),如见青山(苏轼和佛印和尚)。

醉花阴这首词越传越远,但当人们去问时却被告知无可奉告,当下便有几个地痞流氓前来闹事,别看他们无所事事,但一个一个都精的很,现在“顺应民意”,还有可能从中牟利,这不闹一闹还得了。最终李格非站了出来,终于平息了这件事。

乐惜看着马车逐渐驶离自己的视野,终于回过神来,走回了家。

ps:大尽和小尽是农历对各月最后一天的描述。大尽为大月三十天的最后一天,小尽为小月二十九的最后一天。

乐惜回了家,还未行至门前便见李三娘在门口等着。

李三娘知道乐惜此去是送自己的恩师李格非的,见他回来了便出言安慰道:“惜儿,不要难过了。”

乐惜见到自己的母亲,也没做其他的动作,只是对她说道:“老师给我起表字了,叫卿曦。”

李三娘听到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答道:“惜儿,你知道为什么你叫做惜吗?当时你生下来的时候正是正午,却突然乌云密布,没有一丝天光,只有不知何人点燃的一只烛火在燃烧着,你爹想找其他照明工具,却怎么也寻不着,大约半刻钟后天才重新亮了起来,而那蜡烛却消失不见了。惜便是希望你能珍惜那黑暗中为你照明的那一点烛光。”

乐惜还是第一次听到出生时的事,微微的一愣,但随即又感叹起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倒是贴切。”

乐惜不由得想到了靖康之耻,那样黑暗的时候,有不少人想去做那一抹烛光,但种师道,李纲等等,他们都失败了。

所以要从根源入手,让宋不至于陷入这种境地。能做的无非两个,一是不让宋徽宗赵佶当皇帝,二是改变他。

乐惜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个,开玩笑,宋又不是没有贤臣,他们都不能改变赵佶乐惜为什么觉得自己可行。那该怎么做呢?乐惜逐渐平静下来,就这样吧。

乐惜走进了这个被自己更名为却知楼的勾栏,场中正演着如见青山,几个小厮在场中等候着客人提出要求。乐惜找到后排随意挑个位置坐下了。

一个小厮立刻迎了上来,说道:“不知有何吩咐?”

“皑,你先下去吧,我独自想想。”乐惜说道。

那小厮随即退下去,迅速去找其他的客人了。

原来这小厮名为白皑,本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苦苦支撑,后来家里的良田被当地豪强霸占,母亲也因此魂归天际了。便只好四处流落,其他人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

罢了,先定个小目标,先考中进士,自己现在人微言轻,难以产生什么大的影响,除非造反,但造反风险太大了,如果不是必要还是不做了。

乐惜想了想,新党执政,最主要考的是实用的策论,这对乐惜来说是个好消息,修改弊病这件事还不简单,说实话,乐惜在宋朝的各种地方可以看出很多不足,虽然写出来容易假大空,但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学生能对这世界有个深切的认识吧。乐惜顿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阅读宋时一梦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