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第342章 有人投鼠忌器,有人各取所需

马腾三人顿时默然。

张松说得不错。

凉州叛军,其实是由许许多多小股叛军组成的。

蛇无头不行。

声音太多,啥也做不成。

于是,马腾、韩遂、王国,被各支叛军势力推举为首领。

然而,真到打仗的时候,很多的小首领还是会各自为战,甚至保守实力。

要不是这个原因,去年冬天,十万西凉军杀入三辅地区,如何会被陈仓的万余守军死死挡住?

若能将那些军队去除,只留下自己的嫡系,战斗力并不会明显下降,平时所需要的粮草还会直接变少一半!

三人对视一阵,韩遂开口道:“那行,我们可以交出一半军队。但有个条件,那些军队,不允许被打散,也不允许更换将领。”

降军不进行整顿,就无法形成战斗力。

董卓为了防止这些军队降而复叛,还得分一支军队去监视它。

这就是送给了董卓一个包袱。

对此,张松心知肚明。

但他又不是董卓的人,当下表示同意:“这是自然。”

这天晚上,董卓得到了一个消息,西凉军打算向他有条件投降。

董卓又是高兴,又是暗自吃惊。

他没想到,夏国的能力竟然这么大,真就帮他解决了西凉军的问题。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放心地前往洛阳了。

而且,有了西凉降军的加入,他的军力更加雄厚。

一旦大军进入洛阳,朝廷若不给足他好处,休想让他离开。

至于夏国所说的那种计划,也可以寻机尝试一下。

次日,三方便坐在一起密谈起来。

6月3日。

三方达成了协议。

董卓率一万五千官军骑兵,三万西凉骑兵,前往洛阳地区。

董卓走后,右扶风地区只余一万五千官军。

分别是陈仓守军一万,董卓留下的步卒五千。

西凉军原有七万军队。

被董卓带走三万以后,还须立即解散二万。

这被解散的二万人,其实是军中老弱。

正好安排这些人进入地方,将各地的田土山林霸占住。

其余西凉军二万人,全是马、韩、王三人的精锐。

他们的存在,是要和右扶风本地的世家豪强私兵相持。

在西凉地区,西凉军即刻全体撤出陇西郡。

此后数月,依次撤离金城郡、武威郡、汉阳郡、安定郡。

夏国方面要做的事,都没有写在明面上。

这是因为,夏国打算帮助董卓谋夺朝廷,万万不能让较多的人知晓。

赵云通过信鸽,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些消息。

他兴奋地狂笑了一阵,随后就忙碌起来。

陇西郡,足有三四十个枹罕县这么大。

必须准备许多文武官员,才能充分地利用好那块地方。

而且,还得准备一支相当能打的军队。

否则,被当地的盗贼打出来,那才是闹笑话。

6月5日。

王国邀请阎忠去狄道城议事。

阎忠刚一进入城主府,就被夏国的裁决司人员打翻在地。

几乎是同一时刻,阎忠控制的大夏城和河关城,被夏国突袭的精兵夺下了。

直到一天以后,阎忠进入枹罕城北关关城,方才醒悟过来。

他被马腾等人卖了!

河关城和大夏城,距离枹罕北关最近,算是扼守枹罕以北的两枚钉子。

将这两座城市掌控在自己手中,枹罕就成了大后方。

6月6日,赵云亲率八千大军出关。

其中三千人,分别进驻河关城和大夏城。

其余五千人一路向东,直接进驻了狄道城。

狄道城是陇西的首府,城墙高大,人口众多。

狄道城附近还有安故和首阳两城。

但是,为免分散军力,赵云只派了文官带着护卫前去接收。

至于更远处的县城,赵云连文官都没派。

没办法。

尽管他已经有所准备,但夏国毕竟只占据了边角之地,根基相当浅薄。

反复挤压,也只挤出了一百六十几名文官。

一百六十几名文官离开枹罕地区,当然会严重影响枹罕地区的行政能力。

好在,不久前刚刚举行了科举,有一百名秀才被录取。

这些秀才都来不及做培训,直接就被送去顶岗了!

因为这些事情,赵云的视察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

洛阳这边,徐庶也在积极协助。

自从知道了赵云的全盘计划,徐庶就盯上了洛阳地区的众多流民。

他让甘宁从流民之中招募青壮,并给其它老弱不断施粥。

又让安全司的人去引导那些流民,让他们前往城南,随着甘宁的大队伍西行。

徐庶相信,赵云的计划肯定可以实现。

即使不能拿下整个凉州,拿下陇西也是必然的。

在得到青海湖与河湟之地以后,夏国就严重缺乏懂得种地的百姓。

在得到陇西以后,这种欠缺就更加严重了。

而且,夏国的汉胡人口之比,也处于越来越失衡的状态。

枹罕地区还好,赵云当初带来了数万汉人,使得这里的汉胡比大致维持在在一比二。

到了南面的青藏高原,汉人连1%都不到。

汉人不仅是种田高手,还大都拥有顺从统治者的“优点”。

只要分给他们土地,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种地,老老实实缴税。

有了大量汉人,夏国才能真正消化掉新占的地方,并让国力迅速增强。

不过,这样一番操作,西行的队伍膨胀得很快。

到达洛阳城西的谷城之时,全队已有六万多人。

谷城县吓得不敢开城门,还派了信使去向朝廷求援。

这当然是某些人的试探,想试探朝中掌权者们的真实心意。

但是,消息到达朝廷以后,一个水花都没溅起。

原来,徐庶早有布置。

徐庶告诉何进,这是十常侍准备的一记后手。

目的是占据西都长安,从而预留一条退路。

如果对这支队伍下手,很可能会逼得十常侍狗急跳墙,过早地爆发生死之斗。

不如放其西行,以此来麻痹十常侍集团。

何进早已得知,这支队伍是通过豫州官府组织起来的。

要说其中没有袁氏等人的暗中相助,打死他都不相信。

他作为大将军,握有调动全国军队的权力。

虽然调不动南北禁军的所有部队,但调动少量是没有问题的。

剿灭这支刚刚招募的乌合之众,其实并不困难。

问题是,真要剿灭了这支队伍,说不定就要和袁氏为首的士族撕破脸皮。

一旦士族也站到了十常侍那一边,他必败无疑。

投鼠忌器之下,他便迟迟没有动作。

这时候,徐庶给了他一个台阶,他就顺坡下驴了。

十常侍这边,同样受到了何信的劝说。

理由嘛?

与徐庶几乎一模一样!

基于同样的理由,十常侍也保持了沉默。

大将军和十常侍全都安坐如山,袁隗等士族高官,自然就选择了装聋作哑。

阅读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