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斩邪》
斩邪

第272章 借阴债

林川赶紧压低声音:“没有,没有,我是想起来之前老丁吓掉的那只眼似乎还能看见一点,而且原来他的背也是有一点点驼,现在简直像余沧海。”

“你这么说倒是解释的通,看来丁老头很可能真的在修炼三重蝉,瞎眼驼背就是证据,驼背估计是养小鬼养的。”叶寄北沉吟道。

养小鬼是邪法,很多名人大佬都用过,这就和泰国的古曼童一样。

养小鬼转运,但借的是阴债,所以还起来很麻烦,如果不还清,就会被小鬼一辈子缠着。

凡事都是有得有失,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改运的方法也确实有,但那就好比空中阁楼,不切实际。

一个人的命是好是坏,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好了。

乞丐命绝不会变成富贵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运气。

这是可以的,正所谓相由心生,多做好事,连自己的面貌都能改变。

只不过这种程度的改变有限,但总归是聊胜于无。

贫穷的人改运之后也的确可以暴富,但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

而且改运的方法五花八门,只需要记住一点,正统道士是不会替人改运的。

替人改运的人也会背负相应的因果,正统道士对自己的功德看的极重,怎么可能随意使用。

关于借阴债的事,苏州上方山最为出名。

毕竟有句话叫上方山的阴债还不清。

当时借阴债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农历八月十八夜,月亮东升时分,由一名巫婆焚香拜神,然后由两名巫婆扶持着,从上方山顶疾走而下,俗称“跑马”。

巫婆来到山下香火旺盛处,呵欠一伸,两眼一翻,呈癫蹶之状,算是五通老爷上了身。

巫婆口中又哼又唱,念念有词,有时还吞吃点燃的蜡烛,显示五通神的法力无边、神通广大。

庙里,借债的人依次供上香烛钱粮,斋献供品,叩头默祷。

这时男觋女巫在旁边开出条件,借者接受条件后就从桌上取下四只纸制小元宝,带回家中放在家堂内,隔几天后,若元宝没有走样,说明已蒙允借贷;若元宝已经瘪掉,则说明没有借到。

有时也采用求签方法来借债,得上、中签的,说明已经借到,得下签者,只能颓然而归了。

所谓借到了阴债,并非真从五通神庙中借到了钱,而是指神会在暗中相助,使你日后财运亨通,发家致富。

借了阴债之后,如果真发了迹,每逢朔望都要在家烧香拜神,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还须到上方山去烧香“解钱粮”,向神偿本付息。如果本人死了,子孙仍需继续“清偿”。

需要世世代代的偿还下去,所以叫上方山的阴债还不清。

这种就纯粹和养小鬼一样,只不过只要阴债还的及时,不会危及生命罢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 安装最新版。】

而养小鬼搞不好就会把自己搭进去。

此后,借阴债不只限于农历八月十八夜,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这种活动。

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新国家建立。

到上方山去借阴债的有乡下财主、城里老板、小商小贩、开赌场开妓院的,乃至当时的军政要员,总之各种人物都有。

当年名振上海滩的青派大亨黄金荣,在其发迹前也曾到上方山来借过阴债。

早先黄金荣曾混迹在苏州青场地等处戏院里。

但收入低微,衣食难周,潦倒不堪,他感到在苏州这个地方没有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于是下定决心离开苏州,到上海去闯荡、淘金。

临走前,黄金荣特地到上方山五圣庙去烧香许愿。他对神像恭恭敬敬嘭、嘭、嘭叩了三个响头,并祷告说:保佑我到上海后一帆风顺,如有一日飞黄腾达,我一定来石湖年年进香,岁岁还愿。

当时时令已属仲秋时节,路人们均已穿夹衣以祛秋凉。可是黄金荣身上尚穿一套炎夏衣服“香云纱”衫裤。烧香许愿后,黄金荣匆匆奔赴上海而去。

后来,黄金荣在上海真的发了迹,成为上海滩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连校长也曾投在其门下。

发达成为闻人后,每年八月十八日左右,如无特殊情况,黄金荣必定会到苏州上方山进香还愿。

而且他不忘当年的衣着,来时在华丽服装内,会贴身穿一套香云纱衫裤,以示不忘当年离苏时潦倒之情景。

黄金荣每年从石湖返城,总会到苏州茶馆“吴苑”一憩。

物以类聚,他虽然已是青派中威慑东南的大头头,徒子徒孙遍及江南。但是他不到其它堂口,仅在吴苑“方厅”小坐,对吴三官等一批在苏州的帮内弟兄、后辈们稍问近况,以示关切。

吴三官等见他到来,则如蚁附膻围在他的身边,满脸堆笑,送茶敬烟,极尽逢承阿谀。而与他有一面之缘的人,一些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茶客,亦蜂拥而至,霎时间,吴苑骚动起来,方厅上挤得人满为患,举步不易。

黄金荣一时无法认清人头,只能四面点头,打个总家招呼。

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久留,总算已经到此过一面,敷衍了各方人士,他就匆匆起身,驱车离开茶馆。

由于他常来苏州,频开香台,广收门徒,也收了一些当时的工商界知名人士。

当然这些都是传言了,不过上方山借阴债的事到现在仍然盛行。

至于真假还请自我辨别,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阅读斩邪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