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公务员》
大明公务员

第一百六十三章生机

第一百六十三章生机

姚广孝说道:大人,其实已经明白了。不过需要我说明白,我也就说了。那就是再打一遍天下,让天下人知道,今后是钢铁火药的时代,是工业的时代,谁的钢多,谁就是天下霸主。

只要向天下人证明了这一点,大人不用担心,从今之后,大人地位,直追孔孟,大人学说,定然是天下显学。

何夕听了姚广孝的话,一时间愣在那里。

他终于明白,姚广孝为什么说他不采纳了。

何夕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

起兵造反,从来不是在何夕的想法之中。

只是,何夕忽然发现姚广孝所说的计划,并不是不能实现的。何夕对于军事上并不是很了解。虽然说何夕并不是什么将帅之才,甚至比徐达这样名垂千古的大将,相差不可道计。

何夕却有一个他们都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军事革命。

火铳,燧发枪早就造出来了。甚至已经装备军队了。但是军队对于燧发枪的态度,不过是弓箭的代替品,普通将士,更喜欢铠甲,刀枪。

火炮,乃至于轻便的步兵炮,也造出来了。但是根本没有人要。

对于将领来说,大军进攻,即便这步兵炮再轻便,也拖累大军进军速度,如果要攻城拔寨,步兵炮的威力又有一些不足,还不如等后面的重炮。

这个时代的军事体系,给何夕的感觉就好像是一战之前,坦克,飞机都一系列新武器都已经有了。只是,都没有放在正确的使用位置上。

这也正常,毕竟何夕来的时候,大明大仗都已经打完了,剩下的战事,都是一些边角料,甚至可以说治安战的居多。这些新武器发挥余地有限,没有高强度的战争,很多新战术,新战略,是很难发明出来的。

在这种军事革新之前,何夕是与天下所有名将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何夕却已经看过谜底了。是胜过这些人的。

而战争是最公平的游戏,朝廷上那些阴私手段,都用不上,堂堂正正地将敌人一扫而空。用鲜血与火药清理反对势力,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没有人会反对的。

只是,何夕闭上眼睛,就看到血流成河的场面。

何夕不去想,能不能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完成作战准备,否则一旦被朱元璋发现,很有可能就身首异处,就不用等今后了。

单单一想,大规模战事一打开,整个天下都是血流成河。

何夕内心之中,就有一种强烈的不忍。

说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也好,说何夕下不了决心也好,这一瞬间,何夕宁肯自己去死,也不愿意让整个天下千万人流血。

何夕叹息一声,说道:容我想想。

姚广孝说道:大人,我知道大人很多武器上的新设计,也知道辽东,北京的武器产能。如果完全生产武器的话,两地武器产能,是太平铁厂十倍以上,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在。..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何夕说道:够了,让我想想。

姚广孝沉默了一阵子,说道:大人,就搬出何府了。最近还在南京城中,如果大人想明白了。派人来找我。否则等过一段时间,我就要乘船出海了。

何夕沉默了。

他知道姚广孝的意思。

何夕这一艘船要沉没了。他姚广孝没有要陪葬的意思。

何夕说道:去账房支一万元,算是为姚兄置产了。

姚广孝向何夕行礼,说道:这些年多谢大人的照顾,我依然要说,大人所行之事,是千古所未有。正因为如此,就容不得半

点侥幸,大人,以为是在变法,其实是在革命。天下鼎革,没有不从刀兵起的。这一件事情,我早就想说了。并非我要推着大人做这一件事情,而是大人你一直在做这一件事情。

只是之前,还能隐藏锋芒,而今却已经隐藏不住了。

大人,还是早下决心吧。

何夕带着几分苦笑,说道:我知道了。

这个时候,何夕才想明白一件事情,一件他自己下意思忽略的事情。那就是大明朝廷的框架,真能容纳一个现代政府吗?

何夕之前觉得是可以的。但是而今,他才真正明白,是不可以的。

古代与现代,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的鸿沟太大了,大到不是一次两次革命能弥合的。别的不说,古代人就无法理解,后世所谓的丁克,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要将自己的挫骨扬灰。

这看似是小事,但其实内里蕴含的思想,却是很重要的。

虽然有些事情温水煮青蛙是可以的,但是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

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

只是,何夕依然下不了这个决心。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死,而是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不仅仅是无数百姓的生死,还有何夕这么多追随者的生死。姚广孝听何夕不答应,立即就做了与何夕切割的准备。

不是姚广孝无情无义,而是何夕一旦出事,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姚广孝是逃不了的。为了保全性命,姚广孝只能逃到海外。或许才能有一条活路。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何夕内心深处暗道。

即便何夕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也是在乎自己变法事业的。只是权衡利弊之下,何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准备动用这个手段。

他要想其他的办法。但是什么办法啊?

何夕想不明白。

------

朱元璋见过何夕一次后,并没有催何夕。而是如寻常老人一般养病,只是对朝廷上的事情,似乎不再关注了。只是有时间,与徐达等人聊聊。

似乎要安享晚年了。

对于朱元璋的突然转变,不仅仅是何夕,整个朝廷上下都不是太习惯的。之前一直以来,勤奋无比的皇帝,忽然倦政了?

有人觉得,这似乎是正常的。即便再英明神武的人,也有老去的一天。精力不济,自然开始倦怠了。

人之常情。

有些人觉得这里面就很有问题。

不过,即便有问题,方孝孺也有一些按捺不住了。

方孝孺成为大明首辅之后,虽然权力上有很多限制,首先,他不可能沾染兵权,其次,内阁之中,他也不是一言九鼎,在制度设计中,就有规定,首辅虽然有召开内阁会议的权力,但是很多重大事务,必须要内阁集体附署才能生效。内阁首辅的权力也是有制衡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朱元璋放弃了很多权力,让方孝孺此刻真有一丝真丞相的感觉。

刚刚开始方孝孺也不敢相信,但是随着时间长了,方孝孺一点点试探,发现朱元璋对内阁的定位,真不是一个以备顾问的机构,而是政事堂,是天下庶政的中心。

这让方孝孺也有了自己的心思。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不要说,方孝孺政治立场是如此之鲜明。他成为内阁首辅之后,自然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方孝孺的三把火,自然要烧到何夕头上了。

一来,方孝孺的支持者,对何夕从来是恨之入骨。方孝孺也要对他们一些交代。

二来,方孝孺本身也要解决一些朝廷的现实问题,而在方孝孺看来,大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何夕与何夕的新法。

一下子拿下自然不行,但是一点点的蚕食,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故而,方孝孺就酝酿了很长一件大事,也算是给了何夕重重一击。让何夕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收。

阅读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