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公务员》
大明公务员

第一百五十九章吴立

第一百五十九章吴立

吴立五十多岁,一身铠甲。依然有白发从头盔下面偷偷的冒了出来。

他坐在马上,极目远望。

却见十几里都无遮无掩呈现在他的面前。

这就是河北平原,地面起伏很小,一眼就能看到很远很远,几乎能看清楚的完整的地平线。

此刻,数万大军,十几个卫在的指挥之下,次第进军。

所有卫所军队都是呈三排纵队前进,每一个纵队之间,相隔百余步。这百余步,也不是完全空档的,有很多马车就在纵队与纵队之间的空间行动。

每一个纵队,其实都是一个营。每一个营千余人,每一个纵队都有里许长,整个队伍延绵数里。而这样的行军队列,也不仅仅这里。

其他地方也有。不过,那要有望远镜才能看见了。

吴立心中红暗暗思索:这个办法,似乎不大行。还有改进的空间。

吴立如此布置行军,也是有深意的。

纵队行军,周围有百余的空间,也就是说,一旦遇到骑兵袭击,就能立即转换为方阵。而百余步的距离各纵队转换为方阵之后,是一个可以互相支持的距离。

而纵队之中的马车队,辎重队,也能在方阵的掩护之下。

只是数万人行军,队伍有些太拥挤了。吴立不得不将整个第一军,分成前军,中军,后军,三部分。这才将全军安置好。不至于,军队绵延数里。

首尾不能相接。

其实,这也是军队火器化之后,一个重要变化,之前冷兵器交战,几十万进行,只要安排好道路,不拥挤在路上就行了,安排好食宿就行了。

而今要考虑火力空间。

彼此之间不互相影响射界。否则,一旦遇见敌袭,很有可能自己与敌人混在一起,手中的火铳根本不能开火。

形成混乱的局面。让人抓住破绽。

不过,这些东西。这一段时间整军太过仓促。很多事情都没有定下规章。如何行军这一件事情,只能任下面人自由发挥了。

而吴立之所以能被选中,作为老将担任起第一军的重任。就是吴立虽然年纪大了。理解能力下降了。但是他却一直琢磨,喜欢学习。

他原本是草莽中人,打仗全靠勇猛,后来跟随长枪军谢家事败了。虽然跟随明军打满全场。但是都没有什么主要任务,更多是给其他人打下手。这才起了学习之心,刚刚开始学习的兵法。后来与纳哈出交战的时候。

吴立当时正在辽东修建城池,立足未稳,纳哈出骑兵来袭。城池未完。吴立令人当城墙缺口列阵,纳哈出来攻的时候,忽然让出缺口,弓弩手从城头上,箭如雨下,让纳哈出骑兵大惊,就亲当锋矢,带头反攻。一举将纳哈出击败。然后援军云集,纳哈出只能退出辽东。

已经有智勇双全的感觉了。

后来何夕来辽东,吴立受命屯田,非常得刘璟看重,就是因为吴立在屯田这一件事情很下功夫,得到的成果都比别人好。

甚至刘璟一度想让吴立转武为文,给他打下手。

但是吴立才不干的。

吴立倒不是看不起文官,毕竟天下太平,吴立不觉得将来有什么仗打,他也年纪大了。今后估计也不能上战场了,文武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吴立戎马半生,身上还有一个世袭千户,这是可以传之子孙的富贵。他岂能放弃?

而何夕后来编练新军,在原来的将领之中选拔合适的将领,做出一分考题,让下面人做。大多数都是数学问题。无他,军队现代化,或者近代化。本质上,是用数学代替经验的过程。

只有有数学底子,很多战术都很好理解的。炮兵射击射程频率,决定了炮兵阵地应该怎么建设。火铳的射程频率杀伤力,是所有火铳军阵的根基所在。

不理解这些东西,很多东西,根本无法沟通。

而吴立是其中数学底子最好的一个人。

毕竟,何夕组织的屯田想要做好,是需要理解何夕的思路的。而何夕的思路之中,本来就有大量的这样的内容。.

有了这些准备,才有了吴立而今的脱颖而出。

报。一名斥候飞奔到吴立身前,说道:第三军王统指报一路平安。

吴立说道:知道了。也回他,一路平安。

这也是吴立确立的规定。第三军就在吴立以西三十多里处。为了防止被个个击破。每一个时辰,都要有他探马来回禀报一次。

确定对方的情况。

这种联系中断一次,可能是探马路上遇见什么事情了。中断两次,就很危险了。中断三次,几乎可以确定,对方遇见了敌人。就要针对性侦查了。

报。前军已经到了浮河。又一个斥候飞奔而来。

吴立说道:令前军就地扎营,修建浮桥。并营造营地,等中军,后军与之汇合。明日再渡河。

其实而今才不过是午时刚过。

下午还有大把的时间。只是吴立太过谨慎了。

虽然说浮河并不是一条很宽的河流。但是他依旧担心被敌人击于半渡。宁肯用一天的时间,搭建浮桥。以求明天,大军一起渡河。

这里所说的浮桥,并不是一座两座,最少三五座,才能让大军尽可能快的通过。

不至于被浮河分成两个集团。

是。身边的斥候道。

吴立又看看河北平整的土地,心中暗暗一叹:今年的收成算是完了。

而今是春末,大军如此行军,自然不可能仅仅走道路,必须在田亩之中开出路来。只是如此一来,这些麦田,几乎是完了。

但又能怎么样啊?

他什么也改变不了。

------

这是属乌龟的吗?盛庸暗骂。

盛庸对于第一军做了很多攻克。此刻的他带着三五个护卫,就隐藏在浮河南岸,用千里镜偷窥浮河北岸,却见浮河对岸,无数人在安营扎寨。

附近有树木的,将树木砍了做寨墙。

如果没有足够的树木,将大量辎重车横成一列,形成一道防线,外面在挖上壕沟,矮墙之类的。如此一来,营地就有了雏形。

吴立打了半辈子仗,最是老道不过了。安置扎寨的基本功,更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了。

这也罢了。盛庸本身就没有想过袭营。

只是,河道边上大木桩,却引起了他主意,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用来搭建浮桥的。单单他能看见的浮桥就是十座。

也就是,吴立会让军队尽可能快的通过这一条河。

盛庸想要击敌半渡的想法,几乎不可能了。

当然了。吴立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浮河算不上一条大河,搭建浮桥也很容易。

就在盛庸想要再看的时候,忽然身边的人说道:大人,对面的夜不收过来不少。再不走,恐怕就要被发现了。

营地外围自然要有骑兵警戒。只是只能渡河的骑兵很少。疏漏很大。但是而今不一样了,既然已经安营扎寨,腾出手来了。自然更多的精力投入对岸的警戒了。

盛庸叹息一声,知道自己伏击对方的想法,已经不可能了。

他也不能将自己的安危陷入别人控制之中,说道

:撤吧。

于是,盛庸只能带着几个护卫翻身上马撤走了。即便盛庸如此小心,依然让北军探查到这里的动静。只是对面有大军的接应。几个斥候只敢远远的看着,不敢冲过去。

不过,即便这样盛庸也算是暴露了。

这里大股骑兵出没本身就很可疑。

阅读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