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公务员》
大明公务员

第四十八章姚广孝的野望

第四十八章姚广孝的野望

如此一来,在北京的锦衣卫,很难与这些勋贵的力量搞到一起,甚至这些勋贵的人,有时候还搞一些锦衣卫,在南京自然不敢做,但是在北京,暗中阴他们一手,却很容易。

甚至对于北京来说,查锦衣卫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勋贵们来说,从南京入手其实并不困难。毕竟不管南京还是北京,保密手段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勋贵来说。

如果朱允炆大度一点,情况也就不一样了。

奈何,朱允炆处处想效仿朱元璋。但是他没有朱元璋的实力,变成了四不像。

纪纲说道:大人,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们来南京是来做事的。我们而今在曹国公府之中,进出都不得自由,如何完成首辅大人的托付?

姚广孝说道:我考考你,你准备怎么做,才能完成任务?

纪纲沉思了好一阵子,说道:我考察过市场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北京产的。也就是说,从北京到南京有一条走私路线,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一条走私路线,并控制走私商人,依托这些走私的商人,建立银庄,想办法从北京搞来足够的钞票,等换钞的时候,冲击市场。或者直接将纸钞的价值给打下来。

姚广孝说道:从北京搞来货物,在南京公开售卖,你觉得他们背后是谁?

纪纲不是傻子,他一愣,随即说道:难道是曹国公?

姚广孝说道:有他的,但不仅仅是他。这背后很复杂的。有一件事情你要明白,不管是南京还是北京,钱多了,没有背景,都会出事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你不会不知道吧。

而我们要做的是何等大事?不找好靠山,怎么动手?

纪纲说道:大人英明。

纪纲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随即内心之中又有一些疑惑。说道:只是如此一来,这里的大头,估计就到了曹国公手中了。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啊。

姚广孝淡然一笑,说道:怎么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得到了曹国公。

纪纲一愣,说道:大人,你不是说曹国公不是我们的人吗?

姚广孝说道:自然不是的。但是将来一定是了。如果将来有一天,南京知道,他们费劲办法,搞到的钱,被某人搞走了一大笔,而今朝廷非常困难,几乎没米下锅了,南京会怎么办?

纪纲眼睛一亮,说道:自然是除掉这个人,家产充公。

姚广孝说道:如果有一个管家,偷到主家财产,偷得越来越多,几乎无法隐瞒,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纪纲微微一笑,说道:那自然是,想办法让主家去死。

纪纲随即行礼,说道:大人的手段,属下这才明白。

姚广孝没有说什么,他心中暗道:纪纲的目光还是太浅薄了。

纪纲的目光局限于曹国公李景隆。姚广孝的目光可不仅仅是李景隆。

是的,李景隆很重要。李文忠在军中的影响力很大。李景隆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军中曹国公一系的代表,也是军中外戚一系的成员,即便而今被打压,在军中也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的。

但也仅仅是影响力而已。

李景隆真的跳反,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曹国公一系的力量,对比整个南京朝廷,还是太单薄一些。

姚广孝想要做的,是通过李景隆这个跳板,将很多对南京朝廷不满的勋贵将领给统合起来。在关键的时候发难。

姚广孝很明白,即便想办法通过换钞等一系列动作,搞到了大笔的钱,想要将这些钱运回去,也是很难的。甚至也是没有什

么意义的。

何夕其实一直在增加货币供给,正因为北京与辽东的生产力发展,这种超发状况,才没有那么明显,还在维持之中,但是市场上到底能流通多少货币,在这个问题上,何夕是很谨慎的。

从南京搞出来这么多钱。转移到北京,对北京未必是一件好事。

而且北京经过何夕的种种手段,现在不缺钱,将来姚广孝相信,钱也是能够解决的。

毕竟,钱只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标的而已。两者之间,不能完全画等号。

既然从南京撤出大量资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姚广孝就想另外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金蛋攻势。用这一笔从南京朝廷手中搞到的钱,来收买南京的勋贵们。看書菈

李景隆其实是一个典型代表。

其实,就南京勋贵来说,朱雄英与朱允炆当皇帝,区别有多大。

其实并不大的。让南京勋贵们作为何夕新法的支持者,为何夕披荆斩棘,自然很难的。但是让南京勋贵们,成为旧法保护者,为旧法抛头颅,洒热血,那也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他们更多是权衡利弊而已。

其实不愿意太得罪北京的勋贵有不少,只是何夕与李景隆有交情而已。

如果让这些勋贵们吃下一笔天量的资金,他们会在朱允炆面前自安吗?

而且,事情也是相对的。

姚广孝是想做一笔大的,但是大明政治结构表明了,有大多的权力吃多大的财富,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后世发达的金融手段。也就是说姚广孝告诉李景隆大赚一笔,还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姚广孝也不算骗李景隆。

因为他们两人对于大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对于李景隆来说,搞一两百万就不算了,即便这些年财富有爆炸的增长,曹国公府的家底也不过几百万两而已,但是对于姚广孝来说,没有一两千万打底,怎么能做到破坏南京金融秩序。

几百万两的体量自然是隐藏起来,但是上千万两,甚至更多是根本没有办法隐藏的。

那简直是明牌了。

即便当时不清楚是谁做的。事后也是隐藏不住的。

只是背后如果仅仅是曹国公一个人的话,那根本吃不下,但是如果背后是很多家勋贵的话,即便是皇帝也要三思而后行之,就好像小蒋在上海打老虎,最后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一样。

不过,姚广孝也知道,他这些做法,仅仅是激化矛盾而已。

将朱允炆与勋贵们原本的矛盾给激化。这并不能让勋贵们集体投奔北京。真正决定一切的还是战场上的胜负。他这些相对于战场上的胜负,不过是盘外招,小动作而已。

这也是姚广孝能在这一场大战之中做出最大的贡献了,也是姚广孝这一次南下的目的。

姚广孝也是很惜命的,如果不是在这一场大战之中,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才不会冒险南下。他很清楚,他在这一场战争之中,能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

战略问题,何夕比他看得清楚,财政问题,何夕自己玩的很明白,军事问题,新时代已经来临,不用姚广孝插嘴。他也不大清楚而今火器时代的战法。

而南京这个战场,才是最适合他的。

他的最终目的,就是喜欢在某一个合适的时机,让南京完整的到北京手中。

如果能做到这个地步,他姚广孝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同样也算是他对南京的感情了。毕竟他在南京生活了很多年,对南京有很多深的感情,同时也知道南京的防务,朱元璋时代对南京加固都没有停过,南京城头的火炮,是整个大明足以密集的。

旦南京交战,几乎全部都是焦土了。

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见的。包括姚广孝。

只是想做到这一点,却是任重道远。

阅读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