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
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

第十二章 如此大逆不道之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早朝结束,刑部尚书钱唐和刑部侍郎开济,回来后在厅堂里喝茶。

开济问:“大人,皇上那边有消息了吗?”

钱唐道:“司礼监大太监刘会说了,皇上跟皇后吵了一架,非要杀了李发财。”

开济道:“那日子定了吗?”

钱唐道:“皇上气得饭都吃不下,拂袖而去,估计就这两天了。给他把枷锁戴上吧,找个最轻的,别让他受苦。”

开济挠了挠头,有些不忍:“大人,要不再等两天?”

钱唐道:“咱们已经仁至义尽了,戴上吧,被皇上知道李发财在这里好吃好喝,怕是要找咱们麻烦。”

开济去了。

牢头把枷锁给李发财套上时,李发财心里怦怦直跳,终于来了,老朱果然没让他失望。

“多谢牢头和侍郎大人这些天的照顾,李某此去,过了鬼门关,定当感谢诸位的恩情。”

李发财微微笑道。

牢头背后一凉,头一回被人感谢得心里发毛。他见过牢里铁骨铮铮的汉子,唯独没见过像李御史这样视死如归的,好像他一直在等这一天。

开济苦笑道:“李御史这是何苦呢?皇上加封半山寺讲学,明明已经在暗示你前途无量,唉。”

李发财笑道:“皇上让我多活几天,已经感激不尽,就不说那些丧气话了。”

开济指着地上厚厚一沓纸:“这都是你写的?可否让我看看?”

李发财道:“侍郎大人随便,看完呈给皇上就行。”

开济拿着这对商业书来到厅堂,和钱唐一起默默的看完。

两人抬起头,一时震惊无语。

这哪是商业书,分明是给大明军事、经济、民生的一剂强心针。

不仅有宏伟目标,还事无巨细的将每一步骤列举出来。

只要照做,必然能把大明带向一个新高度。

开济虽然是刑部侍郎,但一直是个军事迷,对三眼神铳赞不绝口,有了它,大明北境前线的作战方式将会发生质的改变。面对来去如风的北元铁骑,再也不用被动挨打了。

“开济啊,这等人才要是死在咱们刑部,要是咱们不为他说话,那帮史官怕是饶不了你我。他青史留名,我们搞不好就得遗臭万年。”钱唐摇摇头道。

“尚书大人说的是,每逢有忠臣下狱,民间都会遍段子骂咱们刑部。这份商业书一公布,那些伶牙俐齿就更饶不了咱们。”开济担忧的道。

“你留在这值守,我去面见皇上。备马!”钱唐一手拿着商业书,一手提着长袍前摆,慌慌张张出去了。

上完早朝,朱元璋没有离开奉天殿,大臣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了宰相胡惟庸。

“咱决定了,午时三刻,将御史李发财拉至承天大道十六巷,斩首示众,拱卫司已经前往刑部拿人了。”

朱元璋道。

胡惟庸脑门冒汗,不明白皇上的意思,他是李发财的举荐人,现在李发财要砍头了,当他面说出来,接下来是要责怪他这个举荐人吗?

“陛下,李发财这两年踏实能干,也不知这两天中了什么邪,屡次冲撞圣上,着实该死。臣举荐不力,已经跟他划清界限。”

“胡丞相,你觉得李发财该杀吗?”

“李发财目无圣上,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圣上乃千古名君,到他嘴里成了治国不力,如此大逆不道之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咱也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这个浑人,仗着自己有点才干,目中无人,不给咱留一点面子。让他在半山寺讲学,留以后用,他却捅出这么大篓子,让一国储君远渡重洋搞农种,实在可恨!不杀他难以平息咱这心头之恨!”

“皇上,这种人虚有其表罢了,难不成还留着过年?大明江山是皇上戎马金戈、九死一生打下来的,他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所以你觉得一定要杀?”

“一定要杀!”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作为他的举荐人,看在他冒死力谏、才学堪用的份上,亲自赶去承天大道为他求情?当着百姓的面喊上一句刀下留人,成就一段佳话?”

“断无这种可能!李发财得罪了陛下,万死之罪!不能开此先河,倘若以后群臣纷纷效仿,朝廷体面何在?臣身为百官之首,做不到为陛下排忧解难就罢了,岂能让人再给陛下添乱?”

“胡丞相,你可真是咱的好丞相。”

朱元璋撇了撇嘴,当年刘伯温说胡惟庸是一辆缺个轱辘的马车,暗讽他处事偏激,没有治国之才,当然了,也有跑不稳当,早晚翻车的意思。

他也一直不怎么欣赏胡惟庸,当年不过是找个人接替李善长的位置,把李善长的权力架空罢了。

谁知胡惟庸才干不突出,拉帮结派倒是有一套,很快就在朝廷站稳了脚跟,左丞相汪广洋形同虚设,一点也不是胡惟庸的对手。

但有一点,胡惟庸揣摩圣意还是挺准的,总是知道当下该做什么。

他本以为胡惟庸能猜透他的意思,没想到他一点也不反对杀李发财。

他当然也想杀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御史,不然真像胡惟庸说的,有李发财这个刺头在,到时候大家纷纷效仿岂不乱套了。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阅读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