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
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

第三十五中 翻天覆地的南郊

李发财既然开始插手纺织业,就不会半途而废。

大明本土固然重要,但他一直瞄准的都是海外。

澜沧王朝、安南国、爪哇国、高丽,甚至东倭、美洲,都是他准备开拓的市场。

朱元璋不解除海禁,这一切都不好实现。

必须让朱元璋看到真实的、巨大的、不可思议的改变,才会扭转固有的思想,接受他的建议。

南郊的生意名义上虽然被朱元璋制止了,但他一定负责到底,必须把南郊改造成大明第一昌盛繁华之地。

大到教育医疗,小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碾压北城,让某些大老粗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繁荣富强。

生意一定要做下去,把布匹出口到爪哇国,把辣椒引进过来,做成辣椒酱再出口过去,把橡胶引进过来,做成高跟鞋再出口过去,财富只能这样积累了。

吃过晚饭,他在承天大道二十九巷买下了一整条胡同,这里住的都是百姓,一听是李御史买房,二话不说都搬走了。

李发财也没亏待大家,按当前市价,他们的房子大小不一,价格区间在50两至600两之间。

李发财支付了高出市价数倍的价格。

次日一早,位于二十九巷的发财镖局成立了。

三日后,招募五百壮丁。李发财特意从军屯卫所请来几个教头,教他们列队习武,持枪弄棒。

这支镖局,将来就是他进出口的护卫军,自然要练得兵强马壮。

其后一个月,南郊偏僻的郊外,开始兴建了几处工厂,有处理山石的碎石厂,有专门生产水泥的水泥厂,还有石板厂、木材厂、砖瓦厂……等等全部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李发财有的是钱,每一天银子都源源不断从各地运回来,南郊大改造的话,前期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

毕竟前期以修路为主,没有什么惊人开支。

主要是赔偿方面做到位就行,因为南郊的道路普遍很窄,能并排通行两辆马车的都算很宽敞的,大部分都是小巷。

所以要拆房拓宽道路。

按着朱元璋的意思,只要他按时去半山寺点卯,并不在意他是否认真教书,只要不出城,怎么都好说。

这些天都是李瓶儿在外地跑,确保能够按时拿下一座又一座府县的合同。

南郊的修路、建房,大兴土木,京城很多臣僚都知道。

只是大家很有默契的不声张,李发财在朝堂虽然是七品,但声望比尚书还高。

谁都不想坏他的好事。

虽然大家都没来过南郊,但相信李御史能把南郊建设好,一个豁出命不要为民请命的人,是不会害老百姓的。

李发财也进入连轴转的状态,除了敷衍的去讲课,其他所有时间都扑在改造南郊上。

在银子充裕的情况下,进度进行得很快,加上他李御史的美名,无论做什么都很顺利,百姓无比信服。

南郊百分之九十的房子陆陆续续被推倒重建,一个无比庞大的建筑工程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洪武九年,这一年发生了空印案,蓝玉出征西北,汤和攻打西南,徐达在北平府戍边,与北元鞑靼交锋数次。

这一年李发财的布匹销往全国各地。

这一年应天府南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李发财一心扑在大基建上,看着南郊一天天变样子,成就感爆棚,每天和各种人打交道,忙的不亦乐乎,单纯为了忙而忙,有时都忘了什么青史留名,忘了原来世界那点小家业。

大明是个表面上各种禁锢,实则民风开放的朝代,日常生活里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从精神层面得到的满足来说不比现代世界差多少,至少李发财很喜欢这里。

眼瞅又是年关将近,这天朱元璋依旧起得很早。

用早膳时,问起后宫近况,马皇后说道:“相安无事,就是胡贵妃总往外跑。”

朱元璋呵呵一笑,道:“她性子野,和咱们江南一般出身的大家闺秀不可同日而语。你有空了多说说她,出去可以,多带几个随从侍卫。”

马皇后道:“那倒不必,她已经很久没上街了,去的都是半山寺。”

朱元璋道:“她去那里做什么?”

马皇后道:“我问她,她就说找妙云和湘媖,她比她们大十来岁,居然玩到一块去了。”

朱元璋道:“半山寺紧邻皇宫,总比她往外跑好。”

掌管后宫的马皇后道:“是,我也觉得去半山寺没什么,所以没管过她。”

“不说她了,汤和今日得胜归来,咱要出城迎接,你待会让玉御膳房准备一下,咱要给他摆一道庆功宴。”

朱元璋满脸喜色,迫不及待就要出城迎接。

龙辇从正阳门过了护城河,顺着正阳门大街往南走,越过秦淮河以后,再往前数里之遥,进入了南郊。

队伍中不断有哗然声音传来,拱卫司统领毛骧呵斥了几次,走一会又有人忍不住惊叹起来。

弄得朱元璋很是好奇,这些小太监平时噤若寒蝉,随驾出行,向来不敢喧哗,今天这是怎么了?

他掀开帘子,窗外看到的景象让他惊愕不已。

南郊他来过数次,这里大部分是外地人,是他定都应天府之后,从全国各地由朝廷主张迁过来的。

完全是为了耕地需要,在他眼里并不把这里当做真正的应天府,只是个额外的粮仓罢了。

所以一直知道他们温饱没问题,富裕是不可能的。

像北城的居民,房屋上的琉璃塔、琉璃门、琉璃牌坊、琉璃照壁,南郊完全没有,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普通的泥土和木材搭建的房子。

看上去破败不堪。

但是现在完全变了个样。

要不是这里没河道,他甚至以为到了杭州府。

街道宽敞,房屋整洁,沿街都是二层小楼,一楼全是商铺、茶馆、旅店、酒肆、杂货店。

和北城商业街不同的是,这里居然没有一个小摊小贩,仿佛家家都财力雄厚,坐拥宽敞的店铺,没人出来摆摊。

看到龙辇队伍,百姓们沿街跪拜。

朱元璋一路看过去,就没看见一个穿旧衣裳的。

再往前更不得了,戏楼、书斋、画馆、皮影楼……琳琅满目。

路过一个大院子,通过栅栏往里张望,绿草如茵,一群孩子奔跑其上,居然在玩蹴鞠。

外面门头上写着:南郊第八中学。

朱元璋费了一番心思才理解,这是私塾学堂一类的园子。

第八中学的南侧,是个如诗如画的公园,鸟语花香,让人看了便忍不住欢喜。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阅读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