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让你们进行支援,敌人被平推了?》
让你们进行支援,敌人被平推了?

第26章 弱国无外交,524团的希望。

张楚的拒绝,使得雷雄等人叹息不止。

如此强悍的战士,如果能够加入524团,军功岂不是要拿到手软?

想法是好的,可是现实很残酷。

张楚注定是不能加入国军的,但是并肩作战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接下来。

张楚表示需要跟谢晋元单独聊一聊。

对此。

谢晋元没有意见,对于接下来的战斗,他非常需要对方的帮助。

等到众人离去,张楚来到窗前,注视着苏河对岸繁华的租界,平静道:“谢团长,我想知道你接下来的打算。”

“继续坚守,还是撤退?”

谢晋元不明白张楚的意思,微微皱眉道:“坚守。”

“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

“坚守?”

“没错,哪怕只剩下一枪一弹,定与倭寇周旋到底,甚至全军覆没,在所不惜!”

张楚回过头,眉头轻挑,淡淡道:“要知道,现在围攻申城的东洋部队接近30万,而留守在四行仓库的仅仅不到一个营的兵力。”

“坚守?又能坚守几天?”

“坚持到九国公约召开,等世界那些洋人进行调停?”

谢晋元闻言,瞳孔骤然收缩,“你......你怎么知道?”

坚守到九国公约召开,那是孙师长在电话中亲口下达的命令,他并没有告诉下面的人,为何张楚会知道?

“很疑惑我怎么知道的?”

张楚没有解释,而是继续道:“我甚至知道,当初你们的最高长官,下达的命令是留下一个师坚守申城。”

“目的就是为了博取国际同情,可惜你的上级很清楚,部队留多了是牺牲,留少了依旧是牺牲。”

“所以在命令下达到谢团长这里的时候,已经成为令你率领524团第一营留守四行仓库。”

“这......”

谢晋元彻底被震惊了,眼前的这个少年,竟然知道如此多的秘密。

联想到雷雄所说的“上头有人。”

难道张楚是上面派遣到申城,进行支援的人?

难道我们没有被放弃?

“你是国军的人?”

“国军?”

张楚摇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一字一句道:“我是华夏人,生长在红色旗子下的人,不是国军。谢团长不要误会了。”

“你不是?那你为何......”

谢晋元神色茫然,显然脑子有点宕机了。

“我很清楚,目前524团的处境,当然,谢团长应该也很清楚。”

有些东西是解释不清的,张楚觉得也没必要解释,但之所以说这些话,为的就是让谢晋元的524团进行配合接下来的计划。

哪怕对方拒绝,只要不影响自己后续的行动,就行。

战争期间,最怕的就是拖后腿。

“目前已经进入申城的是东洋第3师团,总计2.7万人。”

“接下来,整个四行仓库,将会面临东洋人第六十八联队,总计六个大队日夜不眠的轮番攻击。”

“六个大队多少人,谢团长应该清楚。”

“到最后,活下来的战士,又能有多少人?”

“坚守不值得的。”

谢晋元当然清楚东洋六个大队的规模,他曾率部在虹桥侦查过东洋部队,对其火力配置,战术战法知根知底,甚至曾亲手部署铁拳计划,炮轰东洋部队。

但是身为军人,军令如山,他已经在师长面前立下军令,死战不退。

甚至告诉下面的战士,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

可张楚的不值得,让他心底为之一颤。

真的不值得么?

谢晋元不愿去想,而是坚定道:“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我只是一名团长,国际调停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上峰下达的命令很清楚,坚守就是胜利。”

张楚叹息一声,若不是现世华夏人,熟知历史,恐怕也会被国军的领导层忽悠。

国际调停?

国际调停有用的话,怎么可能会有八年抗战。

再说了,那九国之中,哪个在华夏没有殖民地?

而且,最后的赢家又不是华夏,而是自由国。

国门被打开,但是国家的主权也丧失了。

张楚摇了摇头,直视谢晋元,认真道:“谢团长,弱国无外交,坚守如果能算胜利,那东洋人早就被打回老家了。”

“我们要反击。”

“弱国无外交......”

谢晋元深吸口气,嘴中不听的念叨这句话,眼神微暗,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可仅凭524团半个营的兵力,怎么反攻?

想反击,却做不到啊!

难道眼前之人,有办法?

谢晋元想到这里,眼前一亮,急切道:“张楚,你到底在想什么,又想做什么?”

“你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计划了?”

“我们要反击,只有让那些洋鬼子看到了华夏人的决心,才能让他们知道,华夏不是洋鬼子的后花园。”

张楚语气坚决,指着四行仓库外面的黑夜,杀气凌然,“全灭东洋鬼子六十八联队。”

“告诉全世界,让他们知道......”

“华夏不会亡。”

【叮!终极任务发布:全歼东洋第六十八联队。】

【任务奖励:自有属性点+3,熟练度+30000,全民召唤名额+1000,自选武器箱*1。】

...

数据不动,或许没人看了!小作者尽量坚持!感谢之前老板送的鲜花、评价票!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阅读让你们进行支援,敌人被平推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