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家父永乐大帝》
大明:家父永乐大帝

004劝酒也是有学问

“舅父之言,在理!”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庆余。”

“侄儿却是认为,唯有积善之家,方能有所庆余。”

“荣华富贵迷人眼,唯有德才配位之辈,方能受之。”

朱高煦今天是来认错了,所以他的态度很端正。

毕竟嘴上认怂而已,又不会缺几两肉。

“侄儿往日纨绔,实在不该。”

“舅父先前规劝之言,侄儿一直铭记于心。”

“今后,侄儿当每日三醒吾身,静思己过!”

朱高煦见到徐祖辉姿态有所放软,朱高煦知道今天的事情大有可为。

所以他当下就表明自己决心,就差对着满天神佛起誓了。

“孺子可教也!”

“我等皆是皇亲国戚,唯有谨言慎行,方能无愧朝廷供养,方能不至于恩宠中落。”

“你为太祖孙、燕王子,尤其不可有作奸犯科之举!”

徐祖辉,终究是朱高煦的舅舅。

在面对自己侄儿诚恳认错,他也在暗自思考,自己之前提议诛杀朱高煦的言论,是不是过于刻薄了?

至于徐祖辉说的皇亲国戚,一点都不算夸张。

徐祖辉的父亲徐达,乃是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累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

徐达去世后,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为其御制神道碑文,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

朝野亦公认徐达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功勋六王之首。

徐氏更是和老朱家结为姻亲,

徐达的长女,嫁给了朱棣。

二女,嫁给了代王。

幼女,嫁给了安王。

论明初恩宠,徐氏为当世第一。

“古人有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侄儿受教了!”

朱高煦连忙就是起身一拜。

“侄儿当再敬舅父一杯,谢舅父醍醐灌顶之言!”

朱高煦恭敬端起酒杯。

“算了,喝酒误事!”

“只要你能明事理,舅父我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徐祖辉虽然上前扶起了朱高煦,只是他没有端起面前的酒杯。

“大哥,这酒你该喝!”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然后,一个中年汉子就如同一阵风般走进了餐厅。

来人也是朱高煦三兄弟的舅父,他是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

虽然徐达三个女儿都嫁得很好,可在封建社会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儿子成器,才是一个家族的根本。

徐达共有四子,除了三子早夭之外,其他都是有官职在身的。

长子徐祖辉,是袭爵徐达的魏国公。

次子徐膺绪,任指挥使。

幼子徐增寿,是左都督。

对于徐氏荣耀,人们常以“一门三都督”来形容。

“大哥,这杯酒你非喝不可!”

徐增寿走到餐桌之前,大大咧咧坐了下去。

这是徐增寿自己的家,在场都又都是他的血脉至亲,所以他也没有什么需要顾及的。

“哦?”

“四弟为何觉得我该喝?”

徐祖辉对于自己的诧异,并没有隐瞒,反而是通过神色表露出来。

“花前月下,举杯对饮。”

“今日我们一家人共聚一堂,自该以酒助兴!”

徐增寿的理由很简单,人逢喜事千杯少。

“四弟,这你就大错特错了!”

“水静可以鉴物,明镜可以鉴物,杯中酒也可以鉴物。”

“这喝酒误事,古人早有定论。”

“《尚书·酒诰》曾言,饮惟祀,德将无醉。”

“意思是说,只有古人只有在祭祀时才可以饮酒,并且要用德来扶持,不可烂醉如泥。”

“《诗经·大雅》也有“殷鉴不远”之言。”

“这句话是在说,周公认为以殷商灭亡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商纣王沉迷于酒池肉林之中,导致私德不修而误了国事。”

“前车之鉴,后世不可不查!”

徐祖辉虽然是出自将门之家,可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教育。

要不然,建文帝也不会让徐祖辉成为《太祖高皇帝实录》的文职编修之一。

要知道,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他的言行将会被后代子孙奉为金科玉律。

而建文帝继位的法统又来自于朱元璋的指定,建文帝更是要把朱元璋塑造成千古一帝。

“舅父,你错矣!”

朱高煦猛的开口。

“哦?”

“你倒是说说看,我哪里错了?”

面对朱高煦的质疑,徐祖辉也是起了好奇之心。

更重要的是,徐祖辉想知道自己这个往日纨绔的侄儿,今天到底会有怎么一套说辞?

“饮酒误事,饮酒失德。”

“那么侄儿想问一下,什么是酒德?”

不等徐祖辉开口,朱高煦又快速接着往下说。

“早在千年前,古人在《尚书》中就提到了酒德。”

“这酒徳,指的就是饮酒者在饮酒时候的道德规范,以及饮酒者在酒后应有的风度。”

“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无德。”

“有酒德的人,能够让和他一起喝酒的人,都感觉如沐春风。”

“至于不讲酒德的人,会把整个酒局搅得乱七八糟,从而暴露本性,失了人心。”

“饮酒者,可分为三等。”

“雅、清,第一等。”

“俗、浊,第二等。”

“恶、污,第三等。”

关于酒徳,朱高煦自有一套说法。

“古人饮酒,其中充斥礼仪。”

“敬酒首先是主人敬主宾,然后是陪客敬主宾,接着是主宾回敬,最后是陪客互敬。”

“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等为先后顺序。如果是平辈,按座位顺序就好了。”

“在传统习俗里,碰杯前都要有祝酒词,说些吉祥话、祝愿词。不要单纯地为了饮酒而饮酒,而失去联络感情的好机会。”

“敬酒之时,右手握杯,左手垫杯底。”

“敬酒之人的杯子,永远要低于被敬酒的人。”

“敬酒时如果碰杯了,敬酒者不可比对方喝得少。”

“敬酒之时,应该走到对方身边去倒,而不是在对面拿着他的杯子”。

“替人斟酒,杯满为礼,不溢为敬。”

得益于穿越前经常去参加酒局,朱高煦在这饮酒一事上,可谓是酒桌文化深厚。

“古人将个人德行融入饮酒,也把酒徳融入国政之中。”

“酒徳和国政一说,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

“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尚书·酒诰》,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

“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

“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

“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这都是古人对于饮酒的规范。”

说到饮酒,朱高煦可谓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古人虽然认为饮酒失德,不过他们也是认为可以饮酒的。”

“尊老奉宾,饮酒有度,有礼有恪。”

“《礼记·玉藻》中有记,君子饮酒,一杯表恭敬,二杯显温雅,三杯知进退。”

“如今侄儿等敬酒舅父,就是尊长!”

朱高煦绕了一圈,这才说出了主题。

作为晚辈尊敬长辈,那么晚辈敬酒不是灌酒,而是晚辈一刻孝悌之心。

阅读大明:家父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