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唐小红》
唐小红

弟兄

问家大约有一百多亩地,老汉和大海自然是干不完的。所以他们两个也只是问家请来的人中一份子而已。

这群人大约有十来个,都是养了骡马给别人干活挣工钱的。大海和老汉在问家先吃了一顿饭,然后一伙人就下地了。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是依靠农业来维持生计,寻求发展。而溱州处于北方,人们大多会选择耕种一些小麦、玉米和谷子之类的作物,除了自家食用,其余部分都会卖出去。所以地代表财,代表一切。

在问家干活的几天时间里,大海结识了另外一个像他一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根茂。

根茂是土生土长的临照人,他生的黑壮。壮是因为生养在庄稼户里,从小长在土里,活在地里。黑有天生的一部分,也有农作晒的一部分。

两个年轻后生一见如故,聊的话题也比较多。从庄稼的耕种到天南海北的传说,无所不谈。当然,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女人。

男人亘古不变的重要话题就是女人,女人经久不衰的谈资同样是男人。这是生物发展的规律,不可以被打破。

好男人就像一匹骡子,吃苦能干,好女人就像一只兔子,灵动可爱。溱州人普遍这么认为。

“海子,你去过省城没?”根茂问大海。

“没有。”

“听说省城的女人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我听人说,省城一个女人能伺候百八十个男人。”

“你胡说啥呢,咋可能。”

“哎呀,你还不信。人家说,那些女人不一样,和正常的女人不一样。人家穿的是高跟鞋,高跟鞋你知道不?”

“我不知道。”大海确实不知道,更没有见过。在他的印象里,无论是母亲唐王氏还是凤儿,都是穿的平底的布鞋,和男人穿的布鞋没有什么两样。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女人的鞋就应该和男人不一样。

“唉,你个瓜娃,高跟鞋都没听过。高跟鞋都是用牛皮做的,亮堂的很,只有女人能穿。一双高跟鞋能顶你一亩地一年的收成。”

“啥?这么贵。咋可能呢。”

“贵?对你来说贵,对于那些女人来说,那都是毛毛雨。他们一天伺候男人挣的钱就够买一双高跟鞋了。”

大海听了根茂的话陷入沉思,世界上还有挣钱这么快的人和营生?

根茂继续说:“听说省城的这些女人除了高跟鞋,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出门的时候给自己身上喷一瓶瓶水,就能让男人爱的不行。对了,人家说这是香水,你闻了你也爱。”根茂说着说着,两眼放光,好像此时此刻正有一个喷了香水的女人站在他的面前一样。“这些女人的头发也和别人不一样,她们很多人的头发都是弯弯曲曲的,颜色也不一样,有黄的、红的、还有绿的,五花八门,像一个个狮子狗一样。”

根茂越说越来劲,这些事情分明是听人说来,但是从他口里说出来,就像是他亲眼见过一样。

“这些女人还穿胸罩和裤头呢,你知道胸罩和裤头不?”根茂问大海。

大海摇了摇头。

根茂嘿嘿一笑:“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听人说的。我想着肯定是啥时兴的东西。等我以后有钱了,给你也买些胸罩和裤头,你也穿上,穿完了给你媳妇穿,咋样?”

大海讪讪一笑,没有说什么。但是他心里乐开了花,一个是他感觉根茂真的把自己当作朋友,

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虽然红口白牙只是一说,但是有这个心就够了。另外一个是大海自己对省城的东西比较好奇。

“那你说,省城的女人穿的啥衣服?”大海兴趣渐浓,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没想到的是根茂这也知道。

“她们冬天不穿棉衣棉裤,夏天不穿破烂衫子。我听人说她们一年都头都穿着裙子,上面花花绿绿的,特别好看。好看是一个,另外一个就是好办事。”根茂说着猥琐一笑,“唉,我要是能和这些女人睡上一觉,死了都值了。”

大海白了根茂一眼,“看你没出息的样子,一个烂女人,把你就弄成这了。”

“烂女人?我就爱烂女人,一般人还爱不起。”

“一般人不稀罕爱。”

两个人时间一长,说话也没有了任何的保留,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不留颜面,想说啥说啥。嬉笑之间,两个就这样熟睡在问家的工人棚子里。

大海把根茂当作了为数不多的好朋友。他小时候上过几年学,认得一些字,也看过一些书。

他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三个结拜弟兄,关系特别好,分别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三个桃园结义,义薄云天,生死与共。大海羡慕这样的兄弟情感,之所以羡慕,是因为他在唐家是独苗,没有弟兄,另外一个是他本来朋友就少。

他记得《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刘备弟兄三个镇守徐州城,在曹操的撺掇下,吕布和其合伙把徐州城夺了去。刘备和张飞生死不明,只剩下关羽孤军奋战,最终被曹操俘虏。

关羽投降曹操有三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让曹操一定要好好照顾刘备的婆娘,不能让她们受到任何伤害。

到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立马挂印封金,离开曹操。他带着刘备的婆娘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把婆娘们安全交到刘备的手中。

大海做梦都想有这么一个弟兄。

天一亮,大海和根茂一伙人就跳了起来。今天是在问家干活的最后一天,大海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根茂。所以这一天刻意和其说了很多话,比平时每天说的话都要多。

“唉,大海,你之前说你是哪里人来着?”根茂临行前问大海。

“我是子午的,是来寻我姐的……”

“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你不早说,我记得我村长家的儿媳妇也说是你子午的,也是从五六岁开始就在临照生活了。我回去给你找她问一问,看听说过你姐这个人么。你说,你姐想的啥样子。”根茂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唉,我瓜咧,女大十八变。怕是你姐现在站在你面前你都不认得。”

“不,我认得,我姐脸上有个胎记,我见了肯定认得。”大海顿时来了兴趣。

事实上,他最近只要听到有人说认识哪一个子午的女子,他询问一下和姐姐年龄差不多,就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还要专门去见一下。

总之他是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找到姐姐的机会,只是一直也没有啥线索。他心里虽然急不可待,但由于之前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结果的找寻,也就只是让根茂回去的时候记得去问一下,死马当活马医吧。

天将黑的时候,大海和老汉回到了北梁村。两个人累了成十天,早已经精疲力尽,也顾不得给瘦驴把车车和缰绳卸掉,就双双钻到炕上的被窝里,顿时呼噜震天响,睡过去了。

两个人再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晒到窑中间了。一般太阳光照在窑中间,就说明差不多到了正午十二点。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太阳在正午十二点左右距离地产最近,阳光也就是直直地照射下来。当然这些自然学科的知识溱州人一概不懂,他们只不过是依据祖先的经验判断罢了。

溱州人一般都会在窑洞的最中央开个灶台,或者说如果家里只有一个灶台,那也一定要在这个位置,原因有二。

一个是灶台其中一头的烟囱会通向炕里,这样冬天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解决取暖的问题。否则就只能在炕头里重新点火来取暖,这样的办法不是很好。人们经常会把握不住烧炕的火候,火太小的话等于没烧,起不到取暖的作用,因为溱州的炕一般都是用泥土垒成,传热不好,而且很厚。火太大的话那就不是在炕上睡觉,而是在锅里烙饼了,一般人根本受不了。甚至有人在烧炕的时候由于温度太高,导致半夜睡着后被褥啥的都烧完了,幸好没有出人命。

另外一个就是这个位置留口最不容易造成窑体塌方,这是祖祖辈辈人传下来的经验。

大海和老汉两个人掀开被子相视一笑,没想到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居然睡了这么久,看来这外出给人干活真不是人干的事情。

阅读唐小红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