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唐小红》
唐小红

吃红薯

菊香从未想到自己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对一个男人这么满意。

她甚至经常会做好一些吃食送到后院的小窑里,家里人全当是她用来孝敬老汉的。

其实在以前的日子里她也经常这么照顾老汉,只不过现在由于大海的出现,她跑后院的频率高了不少。家里其他人倒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就这样,他们这样一天天相处着,然而大海对于寻找姐姐的动作也没有停下来,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大海晌午吃了饭,蹲在窑门口和老汉天南海北地谝着。

“大海,大海。”菊香的妙音打破了二人的闲适,自前院传来。

“有人来寻你呢。”她气喘吁吁地跑到二人跟前。

大海不明所以,按道理他在临照不认识旁的人。不过他决定去看看,这也少不了一斤肉。

“呀,咋是你这个狗毬东西,我以为你把我忘了。这么长时间了才来找我。”大海来到套门口发现,这个人就是根茂。

“唉,海子。不是我不来寻你,而是太远了,没时间。我一天要跟着我大干外面的话,又要给我媳妇干屋里的活,弄的我跟个烙馍一样,翻过来翻过去。”他顿了顿,“你个碎怂娃,不进去泼上点茶再让我说?”

大海愣了愣,意识到两人还站在套门口,也不是个地方,就急忙带着跟茂来到后院。

老汉拿了一个黑不溜秋的洋瓷碗,捏了两叶子茶,根茂继续说:“唉,海子,我这段时间一直打听你姐的事情。只是……我问遍了周边的乡镇、村子,仍然没有一点线索。我让我大托了一些人还打听着呢,你也别太着急,肯定会有办法。”

大海听完根茂的话,倒也没有失望。人之所以不失望,是因为这样的坏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海记得小时候看到一个叫鲁啥的作家,他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大海自己也这么认为,并且私下加了一条:所谓失望,就是把有希望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果没有希望,失望也就不存在。这其中甚至也有美学的概念。

他并不认为包容是一种美,这是美德。美应该是相对于丑产生的,所谓美之为美斯恶也,就是这个道理。

是的,大海虽然仍旧奔波在寻找姐姐的路上,他一刻也不敢懈怠。但一段时间的打磨让他知道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时至今日,他还是杳无线索。

这对于刚满而立之年的大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倒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的负面情绪,后来小红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坚定的认为父亲是个乐观主义者。

一个乐观主义者,他一定同样是一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他不会因为外界发生的事情改变自己内心的驱使,更不会因此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他无论是在荆棘满布的丛林中血色拼搏,还是在宽广明澈的阳关大道上奋力疾驰,都是一心客观地驱使事情的发展。

大海是这样的人,这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后来的唐家一门。

第二天,老汉家要秧红薯苗子。

红薯是个好东西,尤其对于溱州人。它的种类也有许多,白薯、黄薯还有紫薯等。这些学名五花八门,不过溱州人简单的统称为红薯或者红苕。

溱州人很喜欢吃红薯,他们对红薯也有很多的讲究吃法。

最简单的便是烤着吃。溱州人的家里都有明火灶台烧柴火,这是烤红薯的最佳方式,

也是孩子们的福地。他们会在做饭结束,灶台里只剩下一些火星子的时候,将一个个红薯掩埋在这些火星堆里面烤半天。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会像大火烘烤那样容易将食物烤焦,同时又能烤透食物。大约一个多小时,这些孩子会用炭锨将红薯扒出来扔在地上,找上一根树枝将表皮的灰尘拍干净,就这样左右手换来换去缓解红薯的焦热,扒开脆脆的红薯皮,一个个金黄的冒着热气的红薯就被送到了一张张小嘴中。他们是不会等到红薯不烫手的时候再吃,因为那便失去了挑战味蕾的灵魂。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溱州人冬日里取暖不再采用烧炕的方法。他们会请一些村里所谓的能工巧匠做一些简易的火炉,工匠们会在火炉的炉膛旁边开上一两个炉子窑窑。人们经常会把馒头、红薯等食物放在里面烤,香甜酥脆,甚是得意。

红薯也是可以煮着吃的。很多人会把它剥皮之后切成栗子大小的滚刀块,然后煮在米汤里,这样能让米汤喝起来十分好甜,因为红薯本就属于甜食,然而它带来的甜味是蔗糖远不能比的,加上谷物的香味,真是让人欲罢不能。而溱州人口中所谓的米汤,也就是稀饭。

最后一种常见的吃法,也是大海、小红,包括涛子都最喜欢的一种吃法,蒸!

蒸出来的红薯有一个特点就是既能保证红薯的水分,又不会有营养和味道的流失。

大海经常会将蒸好的红薯直接白嘴去吃,他可以不要任何其他的食物,单吃红薯便能解

决一顿饭。他也不会剥掉红薯的外皮,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营养都在皮上。加之上笼屉蒸之前人们大多也会把红薯洗干净,所以他并不认为红薯皮有什么吃不得的。

小红则不这样,许是因为女孩子要讲究些,也许是她个人吃法的特别,她必须将红薯皮剥掉再吃,否则宁可不吃。因为她认为带皮的红薯不干净,另外一个就是容易塞牙,口感不好。后来涛子也继承了母亲吃红薯这一传统,剥皮吃。

但涛子在小红的吃法上又加了一个步骤。溱州人最喜欢喝的米汤是红豆米汤,其实就是八宝粥。他们大多会放入红豆、绿豆、扁豆、花生和黑豆,放在大铁锅里熬上半把个小时,待所有豆类变得软绵绵的,一碗成功的红豆米汤也就可以出锅了。涛子喜欢把剥皮红薯一根一根放在盛满红豆米汤的大碗里,然后用力地用一双筷子把红薯全部夹断成可以直接入口的大小。红薯和红豆米汤的结合简直让涛子幸福了整个童年。

红薯也有一些其他的用途。

大海家门楼子底下有一根两米长的钢筋,这钢筋只有三个用途:巩固门楼子、供小红一群孩子们荡秋天,最后一个便是磨粉面子。

大海会在红薯收成后,在自家的钢筋上挂起过滤斗,他将一堆堆红薯清洗干净剁成小块,然后会给它们加入少量的水磨成水浆。待得这些所谓的水浆逐步凝固起来再晒干磨粉,这就是红薯面子。

红薯面子可以用来做粉条子,尤其冬天的时候,大海会让凤儿炖上一大锅猪肉炖粉条,这简直是冬日里的福音。

粉面子也可以做凉粉。

溱州人很喜欢吃凉粉。他们会将粉面子用水和稀,然后在大铁锅里烧热不断搅拌。在做凉粉的时候务必要用温火,也就是中小火,并且搅拌切不可间断,否则极有可能糊底,那一锅凉粉就只能含笑夭折。

制作过程中,粉面子会从乳白色的液体逐渐变成深青色的糊状,而在颜色变化的过程中,这一大锅的食材会愈来愈黏糊,搅拌起来也就更加吃力。所以凤儿在做凉粉的时候后半截一定是要让大海来负责搅拌的。即使如此,大海也会手臂一阵酸痛。

待糊状的凉粉完全制作完成,需要迅速将它盛在硕大的洋瓷盆里,再待得吃它时,凉粉已经变成洋瓷盆一样形状的固体。拍起来咕噜咕噜,比嫩豆腐还要灵动。

溱州人有的会把凉粉直接切成条状或者块状,然后加入辣椒油、香醋、葱花、精盐即可,搅拌均匀开吃,条件好的庄稼户可能会再泼上一两勺热油。

然而对于子午县的人来说,凉粉的舞台应该是另外一种美食,这也是子午人最钟情的地方小吃之一——麦子泡。

阅读唐小红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