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财神修仙日常》
大唐财神修仙日常

004长老姓唐甜到忧伤

截至去年,经官方统计,大唐登记在册的有三百八十万户,近两千多万人口。

长安城占地辽阔,便容纳了近百万人。

长寿坊一户普普通通的两人之家,也开始了新纪元的第一天。

方圆昨晚喝得有点多,没早起练太极,并不是因为懒惰。

云灵搂着方圆,一条腿搭在他的肚子上,腿上的绸裤退到膝盖上面,光溜溜的脚丫子悬空着一抖一抖。

方圆歪过头打了个哈欠,见睡着的丫头手里尚攥着一支金钗,不禁有点后怕。

他想悄悄起身,可稍一动弹,丫头就醒了。

“哥,好累,做梦来着。”

云灵揉了揉眼角,顶着乱蓬蓬鸡窝似的发型,睡眼惺忪地说。

方圆一枚热血青年,早上自然有些不可言说不受控制的反应,所以只是坐起了身子,并没有从被窝出来,深吸几口气,缓了缓:“啥梦?”

其实他也做梦了,梦见自己置身滚滚黄沙中的一处绿洲,遥远的水面上立着一个吹箫的绿衣仙子……

梦境特别真实,甚至箫声曲调他都还记得,特别奇怪。

他本也想和云灵分享一下,却被小丫头之后的话吓坏了。

“梦着划船了,你欺负人,非要让我摇浆,累死我了。”

云灵蹦下床,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咕嘟咕嘟灌了进去,一身雪白的衬衣看起来就像个玉兔精。

划船,摇浆?

方圆怕极了,看了看——还好。

洗漱吃饭,掏出香囊。

香气和烟尘闪现,他重新变作中年文士。

云灵还是干干净净的崭新襦裙,唯一不同的是头发挽成两个甜甜圈,横了一枝金钗,可爱中还有那么点小漂亮。

在方圆的刻意培养下,她化妆的本事堪称大唐一门邪术。

于是,扮做‘大唐财神’样子的方圆,又让她给自己的眼角补了点皱纹。

细节决定成败!

方圆对着铜镜整理着仪容仪表。

“你乖乖在家和旺财玩,无聊了就看书,不要乱跑,之前给你的书读到哪了?”

“嗯……看到猴子精被压在雷峰塔下,草莽英雄许仕林带着曹孟德手下已经叛变的一百零八将准备去大观园吃唐僧肉。哥,你是要去见唐僧了吗?”

……

大慈恩寺在东南角的晋昌坊,很远。

两年前,李治为了祭奠亲妈长孙皇后才开始建造此寺,当下大部分建筑虽已经完工,但怎么看也都还是个规模宏丽的大工地。

方圆前世不拜佛,西安那个已经荒废半个世纪的‘大唐不夜城’景区也没去过,这辈子虽然就成长在长安,但他很宅,所以也是第一次来。

跟着引路沙弥左转右拐走了好半天,一路上重楼复殿、云阁错落,饶是他早就被封建皇权的实力洗脑多年,仍然一阵肝颤。

劳民伤财,不外如是。

大雄宝殿是上香礼佛的地方,和尚见客一般不在那,而且要见面的两个人身份都有点特殊,所以善解人意、甜到忧伤的唐长老把会面地点定在了自己偏僻的禅房。

三藏小院的门口,沙弥合十作揖,一言不发的转身走了,方圆只能自己进去。

这里还没有他的两进宅子大,院门低矮,从外面就能看见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有句话叫:独爱长安城中槐。

说明长安城里遍地是它,从隋朝就开始种,十分普通,平平无奇。

隆冬时节,光头和秃树相映成景。

大光头黑袍灰袈,正在弯腰扫雪,见到有人进来头都没抬。

方圆不禁腹诽:

呵,装深沉?

去岁腰斩的辩机估计尸骨还没烂透呢,谁不知道圣僧手下多顽劣。

方圆捋着胡须,步伐稳健地走了过去:“有礼了,这位师傅,某与三藏法师相约来此,可否代为通传。”

光头停下动作,一手扶着扫把,另一手胸前竖起,说了句话才抬起头,低眉耷眼,面色枯败,胡须皆白,看起来十分苍老。

“自孽徒辩机之后,再无弟子进院。贫僧便是玄奘。”

嘶——

何以至此?

方圆吸了口凉气。

这大和尚今年也才四十九岁吧,老成这样?

因为熊孩子辩机的事,还是译经累的?

这般想着,心里不由对面前这个名传千古的圣僧多了一分敬重和……可怜。

月报确实该尽早弄完了,到时候素描画安排上,一些重要人物总要早点知道长相才好提前谋事。

方圆尚未开口,便听唐三藏又说:

“财神指环佩戴者,天涯海阁阁主,贫僧何其有幸,竟能面见大唐财神。”

这话听着有些中二,中二里还带点嘲讽。

方圆却不以为然。

自己的身份除了‘星火集团’四个字,其余在有心人眼里早已不是秘密。

而且以老和尚当下的局面,对财阀烦感再正常不过。

他自嘲地笑笑,竖起中指,亮出财神指环。

“普普通通一个铁圈罢了,大和尚佛法高深,如此俗物,又何必介怀。”

唐三藏目光审视他的脸,淡淡道:“佛法无边,贫僧只是足尖点水,不敢当施主一声大和尚。只是施主既决意现世,想来已做了万全准备,又何必以幻术之身见人?”

啊这——

方圆心态瞬间崩塌,大吃一惊:他竟能看穿幻术?

无数个预案和剧本一下子都没了用处,他思虑半晌,只挤出了一句:

“法师,过年好!”

换成唐三藏愣住,只是一息,复又面沉如水:

“施主过年好。

“元月朔日,天寒地冻,贫僧身子骨不行,入内奉杯热茶可好?”

禅房内檀香缭绕,立着几个等身佛像,黄稠披挂,庄严肃穆。

二人在蒲团上对坐饮茶,是清饮,没香料。

“法师,佛功可看穿幻术?”

他想起初到大唐的那个雨夜……

三十五岁的精壮汉子因为时空坐标系出现故障,能量向物质重组时他莫名其妙就变成了九岁的身体,光不出溜地昏迷在野地里。

差点落地成盒事小,关键是醒来发现身边坐着个独眼老头儿,然后感觉菊花竟然隐隐作痛——

吓得他穿越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六个字:一剑杀了我吧!

最后发现是因为没穿衣服被秸秆戳到了屁股。

独眼老头儿是个奇人,和昨日遇见的小道士一样,懂幻术,但厉害得多。

方圆想着身躯羸弱,急需一套皮肤浪荡江湖,于是跟着学艺,两年术成。

不说百分之百传承衣钵,总能掌握了百分之零点五,然后,师父不见了……

留下了一条大黄狗和黄狗身上背着的襁褓。

幻术是他和云灵压箱底的保命手段,虽然他极少以这身装扮见外人,却也没想到会这么简简单单的被看穿。

天可怜见,他是准备现世,而且这才第一天呐!

“识宗和律宗不同,贫僧不懂武学。”

“那……”

“施主。幻术如今在大唐未曾广播,知之者不多,但此法源于天竺。贫僧早年恰巧在西域游历,辗转天竺数载,见过幻术大成者可在万人面前幻化游龙飞天。施主这本事不弱,却也未及大成。

“既是术法,便有迹可循,想来施主应自小修习展骨锁骨的秘法,而且身上藏有幻魂香。”

是的,幻术没那么神奇,但是在大唐玄宗时期才开始盛行,此时极少有人在中土施展。

在方圆的认知中,八仙之一骑小毛驴的果老就是幻术大家,所以他对昨天卖艺的小道士印象深刻。。

唐三藏见方圆魂游天际,又说:“施主神龙首尾,是大唐第一的神秘人物,你吩咐下属欲见贫僧这样一个小小佛修,着实令贫僧惶恐费解。”

方圆回过神来,无奈道:“法师见谅,此间确非某之真身,可若真身现世,牵扯过大,恐将许多人置于险境。非我不愿,这件事我还需想一想。此番贸然相见,是有一问想求教法师。”

唐三藏呼了一声佛号:“施主财雄势大,救苦救难,可称当世首善,与我佛有无上缘分,贫僧仰慕已久。之前有些人刻意靠近贫僧,料想应该是施主下属,不过,《大唐西域记》两年前便已成书,西行之事书中皆有详载,若贫僧没有猜错,贵阁应该早已安排人手查探过了。

“贫僧方外之人,实在不知道还能够为施主解何疑惑。”

学佛的真就这么喜欢拉人入伙?

方圆摆手道:

“某不修佛法,如何与佛有缘?首善之名,不提也罢,皆是些普普通通、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

“某只想问法师一句:西行十七载,如何度众生?”

唐三藏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

“十七载虚度,带回经卷六百五十七部,译经扬法,可度众生。”

方圆又问:“如何弘扬佛法?”

唐三藏眯起了眼睛,似乎忆起取经路上经过的那些佛国,数不清的佛塔寺庙在政权交迭之中灰飞烟灭,遍地佛修如犬豕乞活,饿殍遍布西行一路……

他眼角抖动,不忍再想。

只道:“不依国主,则法不立。”

就是这句话!

方圆也正坐起来。

“法师一言以蔽之。天授皇权,没有朝廷的首肯,佛法出不去这长安城,又谈何弘扬,谈何度众生?

“非是某刻意推崇法师,但西行之举,早已注定了您必成千古一僧,君权不可能放任法师离开京城。

“如今您困于围城,欲往嵩山而不得,是以频频接触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意欲倚靠门阀宗室的力量宣扬佛门广义,却不知古之王侯今何在?

“如今法师深陷政治漩涡,长此以往,难逃红尘。”

方圆知道这种当面给人大逼兜的做法不好,可唐三藏这个人怎么说呢,真的是又好又可怜。

一生就为了译经普法这一件事努力奋斗,却始终被皇权忌惮,郁郁不得志还总被人当枪使,困顿在武则天和氏族之间来回打转。

最终白云苍狗,译完经书的那天,他回到老家,摔臭水沟里重伤不治。

方圆也是想拿他当枪使,但自觉是个好枪手,会爱护和保养自己的武器,时不时还能再给武器升个级什么的。

‘千古一僧,难逃红尘——’

唐三藏心中念叨着这句话,陷入沉思。

过了半柱香,才缓缓开口:“先生已看透贫僧。”

方圆心里哂笑,这就先生了?

大和尚啊,你这一生都写脸上了,还用别人看透?

“宗室门阀自魏晋以来,数百年沉积,李唐立业之基石矣。王氏为后,赵国公等人又欲将嫡长子李忠过继给皇后,李氏一脉,门阀已完全掌控。‘古之王侯今何在’是一句至理,只是时移才能世易。眼下么,贫僧实在想不到有何人能撬动五姓七宗之根。”

说完,大和尚微微撇了一眼方圆,眼含深意。

‘呵呵,老和尚抬举了,想坑我?’

方圆摇头笑道:“法师,世间之道相通,任何道理,包括佛法,都讲究个辩证。新帝以忠孝敦厚得太宗深爱,荣登大宝。可既坐上了那张椅子,如何能见权柄旁落?先帝之圣明,早已遇见走势,遂贞观年间便不轻易再赐一品宰辅之位。

“新帝将你束缚在这大……小小的大慈恩寺中,还不足以证明么?

“古往今来,外戚可有善终?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关陇集团必会逐渐消亡。

“法师若一直与门阀牵扯不清,十年之内,难出长安。”

唐三藏如遭重锤,眼中精光湛湛,呢喃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必千古警句,想不到先生竟还有如此诗才。”

顺嘴就来,大意了,这诗谁做的来着?

“是长安书院一个俊后生所做,偶然得闻。诗词小道尔,某只是借他人之诗言自身之志罢了。”

借诗言志?

唐三藏脱口道:“先生是想身入朝局?”

“法师着相了。”方圆摇头:“某若入朝,无非也是以财乱政,与门阀何异?只是听到的多了,能做出一番推论,再下几步闲棋,静待时变。”

唐三藏又不说话了……

方圆给他时间消化,自己默默喝茶。

过了好一会儿,大和尚幽幽一叹。

“贫僧愿为苍生做一回棋子,也相信以先生之势,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就叫人的名,树的影,多年的声望积攒,终于换来了‘大唐财神’之威严。

否则就凭这三言两语,能叫名贯古今的唐长老卖身入伙?

同样的道理,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便有不同的效果。

“法师抬爱了,某也只是平平无奇的众生之一,仅靠我一人,尚不能成事。”方圆客气一下,又道:“某写两个名字,法师记在心中,待时机成熟,某自会推进。”

说罢,他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地上写了几个字。

唐三藏瞟了一眼便用手抹去。

“第一个人贫僧尚有些交情,可这第二个……”

见方圆摇头,唐三藏不再言名:“贫僧未曾听闻,但这似乎是个女子的名字,一个女子能撅了门阀根基?”

“法师啊,佛曰众生平等。意思应该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吧?”

唐三藏凝眉作揖:“贫僧……无话可说。若非身上尚有重担,今日对谈之后,怕是再不敢言佛了。”

方圆失笑不语。

欺负老实人,爽利。

唐三藏道:“贫僧再不敢过问先生本相本名,只是提醒先生,世间高人奇人何其多哉,未必就不会有人看出你的真身,还是防患于未然的好。想来先生还有别的要问,贫僧知无不言。”

方圆点点头,假身份的事确实该尽早解决完善,人在江湖飘,必须有小号。

至于其他的事……

他纠结了好一会,到底要不要问呢?

算了,还是要的吧。

阅读大唐财神修仙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