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何所有》
大宋何所有

大金余晖

忠孝军是金国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但陈和尚率领的这支精锐人数实在少得可怜,只有区区四百人。

对面蒙军八千,兵力是忠孝军二十倍,进入陕西以来连战连胜士气高涨,无论如何忠孝军都是鸡蛋碰石头不可能赢,可战斗一打响,蒙古人发现这支金军的打法从来没见过,先头部队瞬间被打散了。

原来陈和尚这支忠孝军除了士气旺、对蒙仇恨值高、装备精良外,还有个降维打击的武器-火枪。

金末的火枪学名飞火枪,以黄纸十六层为筒,长二尺,用柳炭、铁滓、磁末、硫磺、砒霜等为药,贯注筒内,缚于枪头之后,点燃发射,烧十余步远,人不敢接近,有些像战争大片儿里的火焰喷射器。忠孝军就是带着这种武器扑向了蒙古人,蒙古人善骑射,忠孝军也善骑射,蒙古人装备精良,忠孝军装备同样精良,蒙古人每人三匹马,忠孝军每人两匹马差距不大,蒙古人射完箭之后抽出马刀,忠孝军射完箭之后掏出飞火枪,直接火龙骑脸喷上去。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蒙军统率朵忽鲁急忙组织中军反击,但忠孝军战斗力实在太强了,国仇家恨让这支队伍打起来个个跟玩儿命一样,主将陈和尚更是不顾一切的冲杀在前,以命相搏。

忠孝军闪击取得奇效,完颜合达马上又派出部将樊泽率一万金军主力压上,金军一看忠孝军前锋杀的蒙古人人仰马翻,顿时全军士气大振,一股脑的扑了上去。

久久没有打过顺风仗的金军终于打出了一场优势漂亮仗,在战阵和兵力全部占优下,蒙军终于溃败,朵忽鲁率军逃走,撤到了庆阳以北。

大昌原之战在金末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第一次金军在野战战场正面击败蒙军,在此之前从野狐岭之站开始,金军近二十年未曾击败过蒙古人,大昌原之战第一次打败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让濒临绝境的金国看到了战胜敌人的希望。

虽然这希望来的太迟了,但总比没有强。

一场战斗的胜利并不能改变蒙金之间的强弱悬殊,哀宗深知金国仍然远不是蒙古对手,就在正大六年当年八月,蒙古忽里台大会之后,哀宗派使者前往草原向新任大汗窝阔台道贺,并提出了两国议和的请求。

窝阔台不同意,说金国迟迟不投降,致使先帝奔波忙于战事,伐金是国策,议和绝无可能。

在进行了一系列征召动员之后,正大七年七月,窝阔台率弟弟拖雷、侄子蒙哥等人亲征金国,大军南下威武霸气,却先在潞州(今山西长冶市)吃了个瘪。

蒙古前锋部队由大将塔思率领,塔思是孛鲁的儿子,木华黎的孙子,将门虎子打仗十分厉害,率军南下路上接到军令,要先去潞州解围,因为当时蒙军控制下的潞州正被金将武仙围攻,形势危急,随时有可能被攻陷。

至于为什么原本兴定年间就已投降蒙古的武仙同志此刻却又出现在了蒙金战场上,那可是说来话长了。

兴定四年八月,武仙投降蒙古后被木华黎安排与史天倪共同驻守真定,两人早年多次交战互相戒备很深,正大二年,史天倪接到报告,称城外有两处军寨聚集盗贼背叛蒙古,于是点起本部兵马出城平叛,将两座军寨里的士兵尽数歼灭。

叛乱平定了,史天倪和武仙之间最后一块遮羞布却也被撕下来了,原来这两座军寨并非盗贼,而是武仙所部士兵练兵之地,史天倪不分青红皂白把武仙部下一网打尽,让城里的武仙忍无可忍。

忍无可忍、怒火中烧的武仙装作不知道此事,在城中设宴为史天倪庆功,史天倪打了胜仗立了战功,听到武仙还要设宴招待自己以为对方这是要给自己认怂,于是洋洋得意的回城赴宴,却不想武仙已决心叛蒙归国,就在宴会上将史天倪杀死,然后全歼史天倪部下,派使者回到开封报信,武仙率真定重归大金。

当初降蒙是迫不得已,现在归金是出于真心,哀宗没有计较武仙之前的背叛,仍封他为恒山公,

杀掉史天倪回归金国看似容易,但后果极其严重,史家是河北永清县大户,史天倪除了自己带兵作战,两个弟弟史天泽和史天安也在蒙军中任职,手握兵权,小兄弟史天泽听说哥哥被杀悲愤交加,当即率部南下,誓要为兄报仇。

史书记载史天泽他身高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过人,作战非常勇猛。史天泽一路南下收拢了不少兄长逃回来的残兵,又派人向主持中原地区军政的木华黎儿子孛鲁求援,孛鲁派部将肖乃台率军三千前来增援,史天泽原本数千兵力,收拢了史天倪残部后又加上肖乃谷蒙军总计一万余兵力,杀向真定。

得知史天泽打了过来,武仙派部将葛铁枪率军迎战,葛铁枪人如其名善使一柄铁枪,是武仙部下一员骁将,当时率万余兵力驻守在真定北部的卢奴(今河北正定县)。

史天泽来到卢奴之后,葛铁枪并未据城固收,而是直接开城迎战,两军交战后史天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部下受其激励也都战意旺盛,加上肖乃台的三千蒙古骑兵来回冲杀,葛铁枪激战过后逐渐不支,慌乱中又来不及阻止军队退回城中,于是率部向南逃窜,一直逃到夜里,到了真定城南的沠河边才停下来休整。

葛铁枪停下来了,史天泽却依然紧追不舍,打探到葛铁枪行踪后继续追击,最终追到沠河,葛铁枪又遭突袭再也无力抵抗,最终全军被史天泽全歼,葛铁枪本人战败被俘。

接着,史天泽又率军连下中山、无极、赵州,在真定城外与二哥史天安会师,二人对真定发起了总攻。

自己得力部下被击败,敌人又多路会师士气高涨,武仙只好撤出真定,撤到附近军寨中,试图等史天泽主力退兵后再杀回去,但史天泽此次攻打真定根本不为攻城,只是为了干掉武仙为兄报仇,拿下真定后发现武仙已撤走,又追出城外杀向武仙的军寨。据守大城都无力抵挡史天泽,现在只凭借几座军寨更是不可能打赢,无奈之下武仙率兵南撤,一直撤到黄河以南,终于躲过了史天泽的追击。

丢了真定回到河南,哀宗并没有怪罪武仙,而是继续信任支持他,当时金军在山西河中府与蒙军反复拉锯,正大四年五月,哀宗又派武仙北上去了河中府,一度攻占河中府,稳住了山西局势。

河中府就是太原,太原城自古以来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无论是北宋平定北汉还是金国灭北宋期间,太原都是一座最难啃的骨头,如今武仙占住了这里,挡住了蒙军从山西南下的攻势,为金国朝廷赢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虽然河中府阻断了蒙军南下的一条道路,但河北全境沦陷,金国国防压力仍然很大,加上同年西夏灭亡,蒙古人又开始从西夏故土南下进攻陕西,金国就像一个破布袋,捂住了一个口子不漏风,还有很多漏风的口子捂也捂不住。

当年为了对抗蒙古,朝廷在河东河北封建九公,如今这九公有的投靠了南宋,有的抗蒙牺牲,有的死于乱军,只剩下武仙一个人还在战斗,不容易了。

苦守河中府的武仙没能阻挡蒙军的南下,正大七年七月,窝阔台率大军正式南下伐金,当时武仙正在围攻潞州,蒙军前锋塔思进入山西之后直奔潞州,打算先拔掉这颗山西的钉子,扫平蒙军主力南下的障碍。

塔思是名将之后,从小跟着爷爷和父亲在军中长大,打仗自然是一把好手,况且此次蒙古大汗亲征,蒙军全军都志在必得,而武仙同志在山西混战了多年,只是勉强守住河中府一带防线不丢就不错了,根本无力与蒙古野战部队正面对决,得知塔思率军前来,马上撤军,先避避其兵锋再说。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不寒碜。

按照武仙的正常水平,应该是就此一退再退,最后又退回黄河南猥琐一阵子,等蒙军攻势过去之后再尝试北上收复些土地,可这次战场再出出现变数,枢密副使移剌蒲阿率军前来扭转了战局。

阅读大宋何所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