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何所有》
大宋何所有

蒙古南侵

在世界战争史中一直有一个高难度课题,就是小国面对唯一大国、弱国面对唯一强国时要如何生存甚至如何逆袭,像西夏这种同时面对宋辽两个大国的不算,必须要面对唯一强大的敌国。

答案是不能犯错,或者说最起码不能犯大错,例如辽末金初的阿骨打,从宁江州之战、出河店之战,到黄龙府之战、护步达岗之战,阿骨打每战必胜没犯过一次错,最终从一个偏远部落壮大成金国,成为东北第一强国并最终实现了灭亡辽国。

再例如努尔哈赤,从统一女真诸部再到萨尔浒之战再到辽西广宁之战,同样是每战必胜没犯过一次错。

虽然阿骨打后来病逝,努尔哈赤重伤而死,但金国和后金在当时已经坐大,完全成为了一方强大势力,再加上接班人吴乞买、皇太极励精图治,金国最终吞辽灭宋成为当时东亚第一强国,后金也最终在明清战争中笑到了最后建立了清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理宗的个人能力,跟阿骨打活着努尔哈赤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在宋蒙战争的舞台上一开始就演砸了端平入洛的戏份,理宗的压力很大。在赵葵、全子才等人全部贬官降职之后,理宗仍觉不够,下了份罪己诏,表示此次北上收复三京实属考虑不周,以后要在边防事务方面更加慎重。

慎重不慎重都已经晚了,端平元年十二月,蒙古使者来到临安,指责南宋败盟,破坏两国原本的友好关系。接着在次年端平二年六月,窝阔台正式下令南侵,大军共分三路:西路军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率领先攻打秦、巩二州然后南下入蜀;中路军由三子阔出、大将塔思率领进攻京湖;东路军由大将口温不花和史天泽率领进攻两淮。

端平入洛虽然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但南宋还是在此次北伐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战果,将实际控制线向北推了好几百里,开封洛阳虽然又丢了,但收回了南京应天府。两位败军之将中,一位赵葵直接把防线前移放在了淮北,另一位全子才则去了京湖战区新占领的唐州,负责当地的防务工作,之前坐镇后方的原两淮制置使赵范也调任京湖制置使。

但随着蒙军南下,离得最近的就是京湖战区,全子才听说蒙军来了,直接就弃城逃走,端平二年七月蒙古人轻松占领唐州城。唐州城陷,蒙军接连又拿下旁边的邓州、应州、钧州等地,蔡州之战后南宋好不容易实控下来的地盘全都输了回去。

这还都不是最严峻的,到了端平三年三月,襄阳城发生内乱,守军居然开城迎降主动把襄阳献给了蒙古人,南宋长江防线局势瞬间恶化。

襄阳失陷,最大的责任人是赵范。之前史嵩之装病撂挑子之后,南宋派了几任官员来京湖都不好管,最后只好把当时有身份有地位的两淮制置使赵范调过来坐镇。

赵范来到京湖地区核心城市襄阳,发现自己同样也号令不动当地守军。

是谁的人就是谁的人,换人来你就使唤不动,军队不是江湖,却比江湖更江湖。使唤不动史嵩之的人怎么办?赵范有门儿,换人。可当时赵范的人都在两淮驻防,不可能千里迢迢跟着他换防到京湖,于是赵范想到个妙招-用金国的降将。

当时赵范器重的金国将领有好几个,有实权手底下兵比较多的有两人,一个叫王旻另一个叫李伯渊。赵范把二人当做自己的亲信,平时襄阳城工作上多与二人商量,业余也经常与二人喝酒赌博,反正襄阳离前线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襄阳城里日夜笙歌过得好不快活。

赵范是快活了,可王旻、李伯渊却越来越鄙视他。

虽然是降将,但王旻、李伯渊不是打败了仗被迫投降的,而是宋军端平入洛时在开封杀死金国奸臣崔立后归附了宋军,二人杀崔立的理由并非为了投降南宋,而是为自己皇帝哀宗报仇,甚至崔立被杀之后还将其头颅悬挂在承天门之上,率开封军民恸哭为哀宗祭祀。

人家自始至终心里都是惦记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皇帝,只不过祖国灭亡了不得已才归附了南宋,但现在就凭赵范这种不修战备日夜享乐的作风,人家显然是看不上的。

良禽择木而栖,看不上你人家就投蒙古,王旻、李伯渊二人率部开城迎降,赵范只得仓皇出逃,占据了襄阳这座军事重镇,蒙军便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马上顺汉水而下,连破随州、郢州、枣阳、德安等多个州府。

京湖战区被打穿,形势异常危急,理宗只好打出手里仅剩的一张牌,下诏史嵩之立即派兵前往京湖抵抗蒙军。

阅读大宋何所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