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何所有》
大宋何所有

腐败朝堂

丁大全,镇江人,嘉熙二年进士。丁大全考中进士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四十八岁,按照今天的标准都是被优化的年纪,可中年进士丁大全没有因为年纪偏大而躺平,而是努力工作左右逢迎,当时中进士后第一任职务是萧山尉,顶头上司正是淮西制置使史嵩之族弟史岩之,勤奋的新科进士丁大全很快引起了史岩之的注意,成为其亲信。

史家在南宋可谓官场大家,从朝中到地方为官者众多,在史岩之的关照下,丁大全逐渐结识了朝中两名宦官:卢允升、董宋臣。

史弥远死后理宗亲政,一开始还有端平入洛这种振奋之举,但后来随着屡次兵败于蒙古,理宗的精神头儿一落千丈,朝政能委托宰相处理的全部丢给宰相,有什么事情由宦官来回传话,于是看似跑堂的不起眼宦官拥有了极大的权力:不管是皇帝给宰相说的还是宰相给皇帝说的,同样一句话,语气不一样,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掌握了权力密码之后的宦官们如同瞬间升天的鸡犬,在朝中不可一世,这其中最显赫的就是卢允升和董宋臣。丁大全经过引荐结识二人后,其逢迎拍马的功夫很快赢得了两位公公的欢心,在理宗面前极力推荐,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丁大全如同坐上了火箭一样连连提拔,到了宝祐三年回到朝廷出任谏官。

丁大全回朝任谏官时,时任首相是谢方叔,当时谢方叔刚刚除掉了余玠,但四川仍在其部将王惟忠控制之下,为了彻底肃清余玠势力,谢方叔开始给王惟忠罗织罪名,此时丁大全果断投靠了谢方叔,参与弹劾王惟忠,最终致使朝廷将王惟忠处斩,余玠在四川苦心经营的防守力量尽毁。

谢方叔以为打掉了余玠就等于打掉了赵葵的所有残余势力,敌对势力没有了,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不久之后,谏官们又开始上梳弹劾卢允升和董宋臣,说二人肆意妄为祸乱朝政,要求贬出临安。

两位宦官长期以来与谢方叔合作,虽然不能说关系多么亲密,但至少也没什么矛盾。稳定的关系何必再去破坏?谢方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谏官们的弹劾全部留中不发,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奏疏被谢方叔压下来了,可众人的嘴却压不下来,逐渐的,临安开始传言,说宰相留了一大堆卢允升、董宋臣二人的罪证,就等着有朝一日一次性放出把二人置于死地了。

传言越传越离谱,卢允升、董宋臣二人也越来越害怕,二人一合计不如先发制人,找了个名叫林自养的太学生上梳弹劾谢方叔,历数一堆罪状之后提议将谢方叔斩首。

卢允升、董宋臣二人也是智商堪忧,最高层的政治斗争虽然经常是你死我活,但表面上一定要斗的文质彬彬,哪怕要处理对方问责对方都得按宋朝的政治规矩来:先罢相,然后贬官贬出临安,接着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岭南,哪有上来就要砍人家脑袋的?

林自养的贸然出击约等于送人头,很快引起了朝野内外的反感,连太学内部都无法容忍,被一众太学生上梳弹劾其勾结阉人,最后逐出太学。

林自养被处理了,可风波就此掀起,卢允升、董宋臣二人提拔起来了不少谏官,也跟着纷纷上梳弹劾谢方叔,而谢方叔最终也因余玠死后安排亲信镇守四川作战不力,被谏官们反复弹劾不得不去职。

卢允升、董宋臣二人一通误打误撞,竟然斗倒了首相,这让二人气焰更加嚣张,不再把宰相放在眼里。

宝祐三年八月,参知政事董槐接替了被罢相的谢方叔出任首相。此时临安政坛又有了新的动向:卢允升当了多年宦官年迈去职,宫里只剩下董宋臣一个宦官头子;后宫一名姓阎的贵妃开始得宠,不少朝臣通过董宋臣谄媚阎贵妃互相勾结。

新任首相董槐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来就给理宗约法三章要求整改:一个是外戚有干政现象,另一个是个别受宠朝臣骄纵不法,还有一个是皇城司目前管理松懈。

外戚是理宗的外戚,受宠的朝臣是理宗的宠信,皇城司更是理宗直属的武装力量,三条建议全部直接针对自己,理宗非常不满。

董槐虽然是新任首相,却绝非官场新人菜鸟,在此之前做过地方官做过京官,地方上京湖两淮都待过,朝廷里也历任过工部、兵部多个部门官员,早在淳祐年间就已经担任副枢相进入宰执,理宗什么尿性他心里门儿清,但当了首相还是要直接把话挑明,麻烦皇帝陛下您先把自己的弊病整改整改。

史弥远死后理宗亲政以来,宰相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完全决策朝政,军国大事大部分都需要经过理宗最终决策方可施行,顺势而为跟着理宗的意思来才能坐稳首相的位子,就比如谢方叔,史嵩之罢相之后理宗先后任用过多为首相,没一个能做的长久的,只有谢方叔上台后所以事都顺着理宗来,才能够位居首相四年之久。

有人当官是为了操控权力,有人当官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董槐显然就是后者,谁说官场老油条就一定要阿谀奉承欺下媚上了?硬刚皇帝董槐可一点儿不虚。

董槐上台让理宗非常不爽,破坏了他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淳祐年间阎贵妃得宠后,理宗逐渐开始疏于政事,开始在后宫诗酒趁年华醉死温柔乡,两宋崇尚道教,理宗也不例外,在临安大兴土木营造道观。除了自己佞道,理宗还要为阎贵妃修建一座功德寺,因为功德寺规划太过宏大整个临安都找不到能用来为寺庙做梁做柱的木材,理宗又派皇城司到两浙地区到处搜刮,搞得百姓怨声载道一片骂声。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儿花石纲的味道了?

上行下效,理宗好这一口,就有人专门投其所好,当时最对理宗胃口的就是董宋臣。夏天理宗在后宫荷花池赏花,夏日炎炎晒得慌,随口提了一句,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了一座连夜修起来的凉亭。到了冬天理宗又到后宫梅园去赏梅,发现以往空荡荡的梅园也多了一座亭子,正好可以用来挡风避雨。

高兴归高兴,但理宗也要做做姿态,便责备身边的董宋臣,连着修两座亭子,太过铺张浪费。但人家董宋臣似乎早就料到皇帝会有此责备,连忙回到,梅园的亭子是从荷花园移过来的,属于一物两用,没有浪费。一物两用?那岂不是正好能衬托出自己统治有方管理得当,理宗听后非常满意,连连夸赞办事得力。

修个亭子也就算了,堂堂富饶南宋也不是修不起一座亭子,道观功德寺都修完了不在乎再多修几座亭子。但理宗的爱好不止于此,亭台楼阁享受完了之后,他开始追求另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享受-嫖娼。

淳祐年间理宗也四十多了,不要说放在宋朝,就算是现代社会四十多的男人也是人到中年很难有什么额外的精力搞那些乱七八糟的男女之事,但理宗宝刀不老,阎贵妃也宠幸了,依然觉得不够满意,于是在董宋臣一番操作下,临安的妓女进入宫中供理宗享受。

古往今来,嫖娼的皇帝不是没有,但至少人家也都会注意一下影响,保持低调,理宗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大摇大摆的招妓入宫,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君为臣纲,当大臣的自然是不敢弹劾皇帝嫖娼,只好把炮口对准董宋臣,谏官洪天锡上梳弹劾董宋臣祸乱朝政被贬官降职赶出临安,起居郎牟子才继续上梳弹劾,董宋臣招架不住,便找来了时任右司谏的丁大全,由丁大全弹劾牟子才,说他任地方官时有贪污舞弊。

丁大全是个投机分子,当年谢方叔任首相他投靠谢方叔,如今董宋臣权势滔天甚至盖过了首相,他又改投了董宋臣。于是在丁大全的弹劾和董宋臣亲信的捏造下,牟子才也被连降两级贬出了临安。

投靠董宋臣这个大靠山固然稳,可董宋臣毕竟是个宦官,平时的日常朝政基本不插手,丁大全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步进入宰执,还得跟宰相搞好关系。

跟所有宰相都搞好关系,不如直接跟首相搞好关系,董槐出任首相后,丁大全多次派人往董槐家里送礼,试图投靠董槐,但董槐对董宋臣的人厌恶至极,对丁大全这个董宋臣党羽自然也是恨屋及乌,对此回绝了丁大全的厚礼,还劝理宗远离丁大全这种奸臣。

宫里是谁的地盘?那自然是宦官的地盘,董槐说丁大全的坏话很快便通过董宋臣传到了丁大全的耳朵里,知道自己与首相已经没有结盟的可能后,丁大全扳倒首相,换一个能合作的首相。

原本与董宋臣的关系密切,丁大全在朝野内外的行为也逐渐跋扈了起来,宝祐四年开始不断上梳弹劾董槐,通过董宋臣和阎贵妃的策应终于使得理宗同意罢免董槐。

皇帝同意罢相,但必须要等正式罢相的诏书下达之后宰相才算是去职,可丁大全实在是离谱,仗着自己宫里有人提前知道了诏书已经拟好,便迫不及待的要先动手。宝祐四年六月董槐罢相前夜,丁大全以御史台名义调动临安卫戍部队百余人包围董槐府邸,将其带离家中。董槐不明就里以为事情干系重大便跟着众人来到了大理寺,在大理寺硬生生等到天亮,罢相诏书送达,董槐被罢相,这才离开临安。

就算要罢相,也该由礼部官员宣布,与谏官丁大全毫无关系,再者,没有任何诏令便私自动用临安驻军,这种行为放在历朝历代都是要掉脑袋的,如今丁大全不仅没事儿,还提前把首相羞辱了一番,南宋朝廷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没了规矩。

董槐罢相后,丁大全在董宋臣和阎贵妃帮助下不断升迁,宝佑五年八月进入宰执担任参知政事,并在次年宝佑六年四月升任首相。

从淳祐年间到宝祐年间这将近二十年就是这样,皇帝宋理宗日渐沉沦不理朝政终日纵情享乐,朝堂上被丁大全、董宋臣这种结党营私腐败堕落的人把持,南宋整个国家呈现出了北宋徽宗朝的一派气象,要说南宋人对北宋那可太熟了,北宋末年有六贼,宝祐年间百姓也给当权的几个人编了个顺口溜,叫“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阎是阎贵妃。马是马天骥,是宋理宗的驸马,因为公主出嫁时给理宗准备了奇珍异宝深得理宗欢心,后来更是因此被理宗多次提拔进入宰执,被当时百官引为不齿。丁是丁大全,当是董的谐音,指的是董宋臣。

国势将亡,国势将亡,大宋这半壁江山,不会久了。

阅读大宋何所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