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之我惊艳了岁月》
重生之我惊艳了岁月

第61章书名求追读

许晓琴看了王亦安跟编辑的聊天记录,当即就答应王亦安明天带他去办一张银行卡,以及同意跟他一起去跟编辑签合同约。

还鼓励王亦安继续努力,说王亦安是她的骄傲。

王亦安心中早就知道许晓琴会同意的,内心没有什么波澜,只是有些怅然。

这是重生来第二次,他让许晓琴这么开心,第一次是他考自己考上了一中。

他内心涌起了一股幸福感,是上一世他很少能够体会到的。

他喜欢这种感觉,这种被人认可,因自己的成功而高兴的感觉。

王亦安觉得他开奶茶店的计划要快一些实施了,毕竟有了这一次新书稿费的保底签,王亦安又进账了一笔钱,而且这个价格还不低,可以作为他开店的起步资金了。

奶瓶编辑帮王亦安将的低价提到了120元每千字,这对于还是新人作者的王亦安来说是相当高的费用。

在得知自己的书能够提价到每千字120元的时候,王亦安整个人都是难以相信的。

因为他十分清楚,他的这本还远远额米有达到这个标准,100元每一千字的标准倒是达到了。

但是王亦安很快就猜到了奶瓶编辑的用意,就是为了继续跟王亦安合作。

奶瓶编辑从王亦安身上看到了很大的潜力,这提升的20元,全当是奶瓶编辑在王亦安身上所下的赌注。

这多出的三千多块钱就是王亦安的潜力值。

奶瓶编辑的信任也让王亦安对她更加满意了。

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够遇到一个合自己口味的编辑的。

王亦安心中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以后要继续跟奶瓶编辑合作,他已经想好了下一本写什么内容的书了,长篇言情,字数在30万左右,是第一本字数的两倍。

这是王亦安做出的一个挑战,就是为了锻炼他能够写长篇的能力,锻炼他的笔力。

虽然30万字在一般网文当中,是一个相当不起眼的字数,但是言情类短篇的优点就是它能够出版成书,这样王亦安出了这本书的签约保底之外,还有出版收益。

一般出版社是会跟相识的作者签版权约的,也就是作者作品的出版还有改编权都掌握在出版社的手上,这让可以让出版社获得一定的收益。

如果王亦安的下一本书能够顺利出版,那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或者说他之后可以一直专攻于这一方面,再多些基本这种类型的长篇。

有时候几百万字的还没有几十万的吃香,因为百万字的风险有些高,万一写的不好,读者越来越少,就会变成一个小扑街,就是混到只能拿这本书的全勤的人。

而几十万字的如果写不好的话,可以随时换下一本,30万字的,每天坚持写的话,只要两个月就能够写出来了。

对于开奶茶店这件事,王亦安觉得还是要拉几个合伙人才行,凭他一个人是干不来的。

王亦安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几个朋友,认识的朋友双方都会信任一些,合作起来也方便交流,平时也方便联系。

他第一个想要拉的合伙人就是梁思琴,虽然梁思琴家里面已经很有钱了,但是如果是开奶茶店的话,她可能会很感兴趣。

秦臻家里面也算是蛮有钱的,爸爸是开跨国公司的,作为朋友他应该也是会同意的。

还有颜然,梁宋哥……

王亦安想到的这几个朋友都是有钱的,只有他一个人是穷的,这让王亦安很是苦恼。

他怕自己跟他们提出这个邀请之后,会被拒绝,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缺这点钱。

对于他们的具体想法,王亦安还是决定问一问,毕竟没有哪一个孩子会喜欢一直花父母的钱。

说不定他们很快就同意了,也想向父母证明一下自己。

王亦安再一次联系了编辑。

【戒不掉的回忆:编辑,我妈妈同意了。她还很高兴。

奶瓶:当然高兴啊。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没有哪一个父母是不高兴的吧。

戒不掉的回忆:说的也是。

奶瓶:我刚刚跟主编联系了,她已经帮你改了合同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签约?

戒不掉的回忆:那签约合同什么时候能够出来?

奶瓶:因为你是未成年人,所以签约合同上还要加一些内容。主要是为了符合法律的规定。不然直接将过往的合同进行修改就可以用了。本来我是已经准备好了合同了的,但是没想到你还是一个未成年人。这让我挺意外的。等合同弄好了我再联系你吧。

戒不掉的回忆:我很快就16岁了,到时候只需要监护人同意一声就行。

奶瓶:那我就要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了。

戒不掉的回忆:下一本我想要写言情。

奶瓶:言情好啊。这几年言情特别的火,你能够写好的话,说不定会大爆。言情主要是把感情写得细腻一些。还有,你即将签约的这本书的名字可以改一下吗?看起来跟书本的内容好像有一些不搭。】

王亦安这本新书的名字叫《爸爸和二叔》,因为王亦安的题材就是选自他爸爸跟二叔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进行一定的魔改,所以王亦安取书名的时候,直接就用了《爸爸和二叔》。

‘现在看着确实有一些接地气了。’王亦安看了奶瓶编辑的话之后嘟囔着。

【戒不掉的回忆:那我要怎么改?

奶瓶:要不你去借鉴一些名人大家的书名?

戒不掉的回忆:我去看看。】

得到了编辑的建议,王亦安开始用手机搜索起,名人大家的各类作品,郁达夫《故都的秋》,矛盾《春蚕》、《秋收》,朱自清《背影》,老舍《四世同堂》……

看到这些作品名字之后,王亦安又开始犯难了,这该怎么取名啊?每一个作家的取名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有些是直接根据内容来取名,有些是根据所映射的东西来取名,有些是用主人公取名,不过用主人公取名的大多数是外国作家。

王亦安觉得,现在他能够做到的就是根据的内容来取名。

于是他开始回忆这本书的情节还有内容,爸爸跟二叔刚开始是非常要好的兄弟,之后两人因为见识,还有金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关系越来越恶劣,直至最后难以修复,爸爸有了自己的小家,二叔也有着自己的小家,但是他们曾经是一个很幸福的大家。

中爸爸叫陈胜,二叔叫陈远,全文以‘我’的第一人称视角,见证了二叔跟爸爸由关系很好的兄弟,发展成为陌生人的这样一个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开放性的。

王亦安首先想到的名字是《他们不是陌生人》,《后来,他们也成了陌生人》,但是他觉得这两个名字会不会太长了一些,于是又想到了《家》,《小家和大家》,但是后面两个听起来又没有什么味道。

他拿不定主意,于是跑去问编辑“编辑大大,我想到了几个名字。你帮我看看哪一个会比较合适一些,《他们不是陌生人》、《后来,他们也成了陌生人》、《家》、《小家和大家》”

“嗯,这几个我感觉比你原本的那个好一点而已。但是让我来选择的话,我会选《后来,他们也成了陌生人》。给我的感觉就是遗憾和惋惜,时间的匆匆。”

其实王亦安也是比较倾向于这个名字,因为他这本是充满遗憾的,又是以时间线发展的,综合起来会让读者有想要阅读的兴趣。

“那就《后来,他们也成了陌生人》吧”王亦安回复道。

“这个的确有味道一些。”

阅读重生之我惊艳了岁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