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蜀相:截胡诸葛亮》
大蜀相:截胡诸葛亮

第1章平原城中话黄巾

玉京曾忆昔繁华。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大汉初平二年,平原郡,平原城。

青城八月絮如雪地,肥了桑田又风归。绿遍山原花满山,潇潇子规命如烟。

平原城外,远处拖家带口的人群密密麻麻,充满希望的张望前面的平原城。更远处,道路两旁的树,蔫蔫的塌着,沟子里有些尸骨,绿豆蝇嗡嗡乱飞,尚未熄尽的灰烬里,一些小孩的腿骨若隐若现。

平原城内,落日余晖,桑榆晚景,鸡犬桑麻,街衢闾阎之间,青石街道、酒肆脚屋、狗屠肉铺、文轩墨阁,一路雅俗杂陈,车马粼粼而来,货物川流不息,走夫肩挑手提奔波忙,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

平原城,在战火交织间,赢得了短暂而诡异的繁荣。

国相府外,刚领平原国相的刘玄德,忧愁地看着门口沿街排队等候施粥的百姓难民,不知道这样的乱世何时结束。自中平元年开始,先黄巾四起,后羌族叛乱,再是董卓入京,接着诸侯共讨董卓,最后是诸侯混战,整整八年时间,大汉无时无刻不处在动荡不安之中。

连续八年的征战,刘备当初满腔热血以报朝廷的豪情壮志已然磨灭,出身低微、白手起家的后果已经凸显,单就平原城而言,世家豪强的蔑视,郡中官吏的阳奉阴违,麾下人才的短缺,就让刘备忙的里外开焦,府库钱粮因为救助百姓而急剧减少,更是让刘备的愁肠卷了多少回。

“大哥!太史先生讲课来了!”最终,自家二弟的声音惊醒了刘备。

“好!快请!我们走!”听到太史先生来了,刘备愁云漫布的脸色终于裂开了一丝笑容。对于太史先生,最开始因为一部启蒙《三字经》,没想到在这小小平原之地,竟然存在隐士高人。深入了解后,刘备最初是不信,然后是惊疑,最后是钦佩,于是果断邀请太史先生每隔三日入府讲经,没想到这太史先生也不拒绝,来来往往之下已经有了七八回了。

刘备叫上张飞,两人迎上正缓缓走来的两大两小。一个身材颀长,面白无须,二十四五年纪,脸上总是带一缕笑意,很是让人亲近。另一个身材粗壮,皮肤黝黑,满脸横须,旁人一看就是凶人,倒是与张飞无二。两个小的,高个的约摸十七八岁,一脸青春的模样,挨个的差不多十三四岁,一脸好奇之色。

“见过先生,请!”刘备恭敬地请太史先生先进,丝毫不在乎来者年龄比自己小。

“国相请!”太史先生回礼,然后招呼身上三人见礼。

众人一起来到国相府左厅书房。书房不大,陈列简单,但在其间等候的人可不简单,首位的是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后世奉之为武圣的关羽关云长,旁边的两位一胖一瘦、一高一矮,永远乐呵呵的孙乾孙公佑,和性情洒脱、不拘小节简雍简宪和。

三人见太史先生和刘备、张飞进来,纷纷躬身道:见过先生!

“呵呵,诸位客气,咱们都是熟人,不必见外!”太史先生笑道,“既然人齐,那咱们就开始吧?”

“大善!我老张最喜欢听先生讲排兵布阵呐!”张飞一听赶紧找地方坐下。

“先生请!”刘备将太史先生引到主讲台上,然后庄重的跪坐,一脸期待。众人也老老实实的坐好,只有跟随太史先生来的壮汉,一脸不情愿的坐在后排。

“安国,快坐好!”张飞一巴掌拍在武安国胳膊上,让其老实一点。武安国这才老实坐好,没办法啊,打不过人家啊。

“子义先生,不知今天讲什么主题?上次您讲的弩兵对骑兵排兵布阵真的是透彻,让我茅塞顿开啊!”刘备问道。

“呵呵,今天我们就讲黄巾问题?”

说到这里,太史先生也不由得扪心自问,自己到底何人?自从三年前不知何故,由一个后世政治老师忽然来到这个东汉末世,与正在辽东避难的太史慈合二为一,经过短暂的迷茫后,太史慈果断乘船南渡,回到东莱黄县,接上母亲来到平原城,三年布局,等待能够可以最大限度接受现代理论的刘备刘玄德,几经偶遇,刘备终于将自己请进了堂堂国相府。

“黄巾??”云长充满疑问。

“对。”太史慈说,

“先生请讲!”刘备以前觉得黄巾暴乱是为了富贵,但经过这么多年,总感觉不是很透彻,有很深层次的原因。

“请问,现在整个天下,谁的田地最多?”太史慈问道,“正如孟子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额,我猜应该是世家吧,皇帝应该也有很多田地。”张飞出身豪强,试探回答道。

“呵呵,翼德说的不错,我总结了一下,这世间田产最多的,应该是以四世三公袁家、杨家为代表的世家,他们在朝廷占据重要话语权力量,有文化舆论控制权,在地方又有巨量田产、商业以及家奴。这些人应该占据天下人口的百分之五至十左右。”

“然后呢?”关羽急促问道,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析,关羽如振聋发聩般心神荡漾。

“其次,是地方豪强豪族,以在一地有话语权的家族势力为代表,比如翼德你们张家就可为代表,他们在朝廷中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力量,但在地方又举足轻重,同时也占据大量土地田产、商铺工坊,在地方上有较大的文化舆论控制权。他们占据天下人口百分之十至二十左右。”

“先生说得对,在没有变卖家产前,我张家在涿郡也是响当当的,有很多百姓都依附我张家生存。”张飞若有所思道,

“然后我称之为富民。如有田自耕农,工坊老板,寒门和小商人等。这些人一般都会有余钱剩米,也能养活家庭家族。这个群体范围很大,可以说占天下人口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左右。

“然后呢?”简雍问道,前面太史慈所说的富民,指的就是自己的情况。

“最后小民或者贫民,一般是少地、无地,靠出卖苦力来赚取钱财养家活口。这一点,国相想必深有体会。”

“额,先生所言甚是,我年少时,家中少地,几乎靠着母亲带着我织履贩鞋谋生,我当时应该就是先生所说的小民。”刘备回想起往事,顿时无语凝噎起来,也愈发想念母亲。

“先生讲的太对了!我当时为了躲避地方豪强追杀,在涿郡卖绿豆,然后就结识了大哥、三弟。”关羽也是回忆起当年的囧事。

“那先生,还有吗?”跟着太史慈来的两个少年异口同声的问。

“有,这就是最底层的家奴和奴隶了,他们不仅无土地,无农具,又无丝毫钱财,还没有自由可言。”

“大善!多谢先生!”过了良久,刘备等人从思索中醒悟过来。

“呵呵,诸位听完,可对百姓一词有何理解啊?”太史慈放下杯子,笑呵呵的问道。

“这,先生所言甚是有理,不过备仍旧初心不改,正如我和二弟、三弟誓言,匡扶汉室,上报朝廷,下报黎民百姓!

“呵呵,我前面讲的,只是正常情况下,但是现在大汉不正常了,世家豪强太多了,富民变少了,小民和奴隶太多了。黄巾起义最重要的原因,你们可知晓?”

“什么原因?”刘备问道。

“因为普通百姓、甚至富民都没有崛起的机会,大汉大部分的田产、商业都被世家豪强把持,没有遇到天灾还好,遇到天灾,小民们本就岌岌可危的经济就会崩溃。那你们可知,导致这个崩溃的原因是什么呀?”太史慈引导说。

“税收!是税收!”徐盛突然叫了起来,因为自己父亲就是因为交不起税,才会搬家的,在半路遭遇劫匪被害了,自己和幼妹遇到太史慈才逃过一劫。

“税!我明白了!”刘备脑中闪过灵光,“先生大才!备佩服之至!”刘备认真一躬。

“你们呢?”太史慈问关羽、张飞等人。

“不是很清楚,请先生明示。”关羽道。

“我打个比方大家就清楚了,”太史慈站起来,“假如朝廷需要10万钱来支持军队和官府的运作。朝廷也刚好有10万人,如果每人交税1钱,那所有人都毫无压力,这样朝廷运转的也很好,但是呢,这10万人里面有1000人是皇帝或者皇家之人,他们是不用交税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然后,剩下的99000人里面又有3000个官吏的,他们也是不用交税的,可是这些官吏有权力啊,他们就能让自己身边的2万人不用交税。这些可以说是世家,对不对?

这样算下来,还有76000人需要交税,但是这76000人里面,又有10000人帮官吏治理的人吧,那他们也能偷税漏税不交税。他们就是地方豪强豪族了,对不对?

那剩下来的还有66000人呢?这些人里面,看到前面的人可以偷税,那我就投靠你啊,我听你的话、帮你干活啊,这样再去掉3万人,这些可以算做世家和地方豪强豪族的附庸。

这样我们算一算还剩下多少人要老老实实的交税,还有36000人!

但是,这36000人都老老实实交税的吗?不,还有一些没地、没钱的人,交不了税,怎么办?

我不当你们朝廷的人总可以吧,我躲起来,藏起来,这些人我们大概算6000人怎么样?

所以最后,整个朝廷只有不到3万人交税,来养整个64000人!

那问题又来了,假如朝廷遇到天灾了呢?总得需要加税吧,不多,每人加1钱。到最后,朝廷要运转,大世家不交税、地方豪强偷税躲税,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就要交税咯,但是收成就这么多,我也遇到天灾了呀,但是朝廷要向我加税,我怎么办?

“所以,黄巾就爆发了!”关羽张飞终于弄清楚了。

“呵呵,那诸位可明白我们大汉问题出在哪了吗?”太史慈继续引导。

“哈哈,我明白了,明白了!整个大汉就是一潭死水,底层的人活不了,上层的人不顾下面的死活!”刘备激动道。

“呵呵,诸位现在都明白,黄巾为何要起义?”太史慈笑问。

“这……”刘备、关羽等人完全答不出来话来。

阅读大蜀相:截胡诸葛亮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