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时光沙漏:困在元末当霸王》
时光沙漏:困在元末当霸王

第2章天格其诚不成

陕西行省公衙内。

几位长贰主官正眉头紧锁合议政事。

行省参政董守简显得很忧虑:“平章大人,河南灾民之事已刻不容缓,据理问所察塔儿汇报,因饥饿和械斗,已致八百余丁死亡。百里渭河,野狗当道,有碍观瞻呐!”

行省平章月鲁帖木儿听了沉吟不语。

参政秃秃亦语气沉重接上话:“关中豪民趁此乱象,收留灾民为驱丁充役。如此一来,本乡佃农生计将变得越发困难。灾民与佃农已是水火不容,再不缓解矛盾,怕要出大事。”

若是零星的逃丁,几位主官何至于愁成这般模样。

可是这几年来,河南灾民逃难关中粗略估算怕有万余人。那么多灾民一股脑涌入,对关中平原的冲击可想而知。

脱脱此次重回中书省,势必力推新政。陕西目前的状况,绝对不是中书省希望看到的样子。

月鲁帖木儿长叹一声,开口说道:“成宗初,行省右丞忽鲁火孙偿言,擅发之罪,吾独任之。今本官欲效仿,开官廪之粮,救济河南灾民。”

月鲁帖木儿看来是准备独自承担不奏请朝廷,擅发奉元城千斯仓粮救灾了。

董守简听了应道:“平章大人,赈灾是必然。不过下官倒有一议,或可避免擅发之罪。”

月鲁帖木儿眼神一亮,投来期待的眼神。董守简素有谋略,他提出来的,必然是稳妥之计。

董守简说道:“文宗初年,关陕连岁大旱,父子相食,死徙者十之八九。时任平章吕天谋和国王乃蛮台采用富民入栗补官之法,迅速筹得粮食,甚至栗满于仓,露积关下……”

秃秃听闻董守简之言,大笑道:“亏你能想起这事,如此一来既无需输官粮,又能解燃眉之急,果然是好计啊!”

月鲁帖木儿听了却不由皱眉。

董守简所说入栗补官之法,他不是没考虑过。此法确实能快速解决河南灾民的燃眉之困,却也遗患无穷。

当年陕西行省以栗补官,虽大大缓解了关中平原的灾情。只是这些靠补栗入仕的官吏,一味惦记着捞取好处,违法乱纪之事层出不穷,吕天谋和乃蛮台费了好大的劲才消化掉他们。

月鲁帖木儿还是有些犹豫,可是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正月十五上元节,陕西行省、西御史台、奉元路总管府联合在城南寰丘发起一场浩大的施粥会。

散布在渭河两岸的上万名河南灾民,听闻消息都蜂涌而来。一时间寰丘边人头攒动,喧声四起。

陕西行省为此做了充分准备,召集奉元路五州十一县的衙差、巡检、打捕兵千余人维持秩序,在城南开设了上百个粥棚。

陕西行省现任、致仕官员,以及乡绅耆老们齐聚寰丘。

由关中巨室捐赠的栗麦堆积在寰丘之上,码成了山。

寰丘作为唐汉帝王祭天之坛,如今已废置,荒芜成了大土墩子,不过用来赈济灾民倒是寓意深刻。

奉元路总管尹志平祖上是河南人,他站在寰丘前,望着眼前衣不蔽体、容貌憔悴的河南老乡,显得很是动容。

“河南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处境陕西行省、西御史台感同身受,今日召开施粥会,为的正是苍生大众计……陕西从来不缺急公好义之士,今发动关中所有父母官、乡绅贤良,筹得粮食一万石。”

尹志平长篇累牍煽情之后,高声报出一万石的捐赠额,同时环视四周。

可是灾民们直接忽视了他,眼神都直勾勾的盯着蒸汽腾腾的粥棚。

尹志平叹息,心知此刻再多言语也抵不过一碗救命热粥,是以拉高门调宣布:“天格其诚,民被其泽,赈粥开始!”

尹志平一声令下,上百粥棚同时启动,灾民们如同恶狼扑食般涌向粥棚,维持秩序的官兵纷纷举起环刀、水火棍,高声叫骂恫吓,才生生止住了混乱。

尹志平又叹了口气,转头对行省都事刘盛说道:“念。”

刘盛清了清嗓门,摊开手里的红绫绸卷轴高声念道:“奉元路张德勋捐粮一千石,补长安县丞,即刻上任。”

“渭南县刘之鹤捐粮八百石,补蓝田县尉,即刻上任。”

“郿县罗定麒捐粮四百三十五石,补高陵县典史,即刻上任。”

“长安县李忠孝捐粮四百石,补咸宁县打捕提领所提领,即刻上任……”

本尊贺珅凭借中书省左丞相之孙的关系,补了行省照磨所令史的钱谷官。

和这个朝代所有的地方吏员一样,他在理算钱谷时,揩了不少油水,算得上奉元城小富翁一枚。

贺珅在太平面前主动请缨,由他操办贺家捐粮之事。

施粥会场人潮汹涌,上万的灾民身穿黑灰色破棉袄,与遍地白雪汇集成了纷乱的黑白海洋。

为了求得一碗粥,灾民们拼命的往粥棚里涌。许多年老体弱之人被挤倒在地,手里的陶碗、瓷缸被踩得粉碎。他们顾不上保护头脸,拼命扒拉着雪地上的碎瓷片。

从后世穿越过来的贺珅,几时见过这等令人心酸的场面。

他吩咐家丁将摔倒的灾民拖了出来,又寻来些瓷碗分发给他们。

贺珅的举手之劳,马上赢得了灾民们的好感,他们围着贺珅跪成了一圈,大呼恩人,感激涕零不已。

与此同时,粥棚却有人破口大骂:“直娘贼,什么烂粥,一股霉味儿,碗底尽是沙子!当喂牲口呐!”

说完“哐当”把瓷碗摔成碎片。

贺珅听了心头一震,拨开人群走到大锅边。

负责监督施粥的衙差认出了贺珅,不由叫苦道:“贺令史,不知道是哪家赈的粮,都是些霉烂的陈年小米,又带糠又夹沙!”

贺珅舀起一勺粥,闻了闻,果然一股霉味。

“这些丧尽天良的狗官,心黑至此!乡亲们,这粥不吃也罢!”

贺珅顺着声音望去,说话的魁梧中年着一身干净的苎麻夹棉袄,看不出丝毫的饥疲之态。

再看看围在他身边跟着起哄的“灾民”,也是面色红润,精神头儿十足。

反观那些衣裳褴褛,冻得瑟瑟发抖的灾民,管它什么霉啊臭啊,领了粥便蹲在一旁呼哧呼哧的往嘴里灌。

样貌如此明显贺珅哪会看不出端倪,竟有人胆敢冒充灾民来哄抢粥水,还故意搅事!

还没等贺珅作出反应,旁边粥棚也传来叫骂声,显然锅里的粥也出状况了。

“大伙儿看看,这米袋子上有字。”

“我看看,奉元贺家赈,不就是老相爷家么?”

“正是,俺刚才听官府唱名,似乎贺家还捐了两百石小米。想不到老相爷竟是这般人!”

“什么狗屁天格其诚!贺太平就他娘是昧良心的狗官!”

“狗官!”

“狗官!”

魁梧中年和一群“灾民”挥舞着手里的米袋,围着粥台大声叫骂。

冷不丁有人将大铁锅掀翻了,滚烫的粥水洒了一地,场面瞬间不可收拾了。

阅读时光沙漏:困在元末当霸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