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九锡》
九锡

530【大风起兮云飞扬】(一)

雍丘的夜,格外静谧。

这段时间景军先后发起过四次进攻,结果毫不意外,他们无法突破靖州军的防线。

景军的士气没有受到打击,毕竟在没有内应的情况下,想要短时间攻破雍丘这样的大城本就不可能。

史书上类似的例子很多,围城一年半载都不稀奇,直接强攻破城是少数情况。

对于靖州军来说,这是他们十五年来首次踏足雍丘,原本需要担心城内存在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但因为牛存节和朱振这两位诚心归顺的北燕高官,再加上织经司靖州检校叶奇率领大量好手入城维持秩序,城内的情况至少表面上十分稳定,靖州军将士可以安心坚守城池。

夜风徐徐,带着几分初春的寒意。

北面城墙之上,数名男子缓步而行,负责值守的士卒在他们经过的时候会立刻恭敬地行礼。

尤其是对那位走在中间的中年男人,将士们无不抱着崇敬之心。

从当年大厦将倾时的力挽狂澜,到今日亲身坐镇雍丘直面景军主力的围困,厉天润值得他们的敬畏。

“父帅,城内粮草储备充足,至少可供百姓和大军一年之用。”

昏暗的光线中,都督府长史厉良玉英俊的面庞上泛着几分很明显的疲惫之色。

“嗯。”

厉天润只是淡淡应了一句。

他走到城楼下驻足,转身朝北望去。

下方并非空地,而是拱卫着雍丘北门的瓮城,瓮城前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城。

这世上任何一座地理位置重要的枢纽大城都有类似的设置,通过外城、瓮城和内城门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这样一来纵然敌军攻破外城,他们也会陷入瓮城这片绝地之内。

总而言之,想要打开内城门,对于景军来说极其困难。

当然,这套防御体系只能保护最重要的城门,城墙东西两段都没有外城和瓮城的保护,但是就算景军能够冲上两侧的城墙,最后的落点依然会回到城门附近,否则城外的大军始终无法进入城内。

这段时间的几次攻防战中,景军对雍丘东、北两面的外城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也仅此而已。

无论清徐军还是河阳军将士都是久经考验的老卒,面对景军汹涌强横的攻势,他们完全可以做到不动如山。

厉良玉和其他几位大将并不清楚此刻厉天润的心情,但他们大抵能够猜到,大都督是在推测城外景军主帅的底气从何而来。

世人皆知庆聿恭善于用兵,然而具体到眼下的战局中,他们怎么都猜不出来,庆聿恭究竟有什么法子可以突破靖州军的防线。

一片沉寂之中,亲卫营都尉戚守志开口说道:“大都督,地道那边依然没有动静。”

牛存节归顺之后,立刻将藏在东城内城某个偏僻角落里的地道出口指了出来。

按照他的讲述,这条地道长约百余丈,入口就在城外,在半年前开始挖掘,做得非常隐秘,全是庆聿恭派来的人挖掘。

正常来说,庆聿恭会在靖州军松懈下来后,在某个拂晓前派出大量精锐潜入城内,然后里应外合攻破东门。

厉天润没有打草惊蛇,他让亲卫营继续严查城内四周角落,防止牛存节不尽不实,同时又为此制定一套反制的计划。

一旦景军精锐进入地道,亲卫营立刻就能发现,然后来一个便杀一个,清徐军则会利用这個时间主动出城突袭景军北营。

然而地道那边始终没有动静。

厉天润依旧望着北方的夜幕,淡然道:“庆聿恭应该已经察觉到不妥,自然不会徒然折损精锐做无用功,将地道堵上吧。”

“是,大都督。”

戚守志垂首应下。

厉天润前行数步,双手按在墙垛之上。

远方景军营地里的火光隐约可见,他缓缓道:“不光你们好奇,其实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这位景国元帅究竟还有怎样的杀手锏。从当下的局势来看,他身为一位戎马半生功勋无数的名将,理应知道在雍丘城下停留的时间越久,景军的处境就会越危险。如果雍丘城摇摇欲坠,他当然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但如今景军想要强攻破城不太可能。换做是你们,会不会选择撤兵?”

众将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最终仇继勋老老实实地答道:“大都督,如果让末将选择,那么肯定会撤兵再做打算。雍丘城就在这里跑不掉,庆聿恭完全可以反复南下,让我军援兵疲于奔命,或者是在其他地方找到突破口。”

“没错,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厉天润双眼微眯,继而道:“说实话,我也不清楚庆聿恭的底牌,但是我能感知到很强烈的危机,不只是雍丘城,还有东西两线乃至定州那边的防线。”

厉良玉迟疑道:“父帅,现如今景军骑兵已经切断城内外的联系……”

“外面的情况我不是很担心,我相信萧兄和陆沉会做出准确的应对,再者我如今不清楚具体的情形,自然不能对他们的决策指手画脚,也就没有必要让儿郎们拼死突破景军的包围圈。”

厉天润的语气依旧平静,随即多了几分郑重:“我们要担心的是自身的安危。面对庆聿恭这样的对手,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何谓最坏的打算?

那便是景军登上雍丘城头,摧毁靖州军将士的防线。

仇继勋当即表态道:“大都督,末将愿以性命——”

“你们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兵,我比这世上所有人都相信你们的心志和能力,但是你要清楚一点,世事变化无常,放到战场上更是如此。这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防线,没有坚不可摧的城池,也没有战无不胜的将军。”

厉天润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然后转头环视众人,镇定地说道:“所以我们要做好雍丘城破的准备。从现在开始,良玉带着你手下的人,配合亲卫营在雍丘内城布置第二道防线。”

两人齐声应下。

厉天润又看向仇继勋和张展说道:“你们回去召集麾下将官,将这一点明确告知他们,一旦景军破城无可扭转,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带兵撤回内城。告诉他们,本督会和全体将士在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

清冷的夜风中,两员虎将神情郑重,躬身一礼道:“末将领命!”

厉天润微微颔首,随即再度看向城外的夜幕,目光平静又决然。

……

城外景军北营。

中军帅帐之内,常山郡王庆聿恭坐在大案后,望着面前摊开的一份卷宗,上面是主奏司费尽心血打探得来的情报,记载着南齐靖州都督府在战前的详细兵力部属。

亲信大将纥石烈念着几封军情奏报。

“王爷,灭骨地和奚烈联名禀报,从二月初六到二月二十五,我军先后发起六次强攻,目前已经夺下三座军城和四座寨堡,将战线前推三十里。敌军仍以淮州镇北、泰兴二军为防守主力,定州数军作为协助。从战事的进程来看,敌军的防御渐趋虚弱,我军攻占积善屯防线指日可待。灭骨地认为,这是萧望之故意示弱之策,奚烈则认为南齐去年对边军改制之后,淮州军的实力下降得很厉害,尤其是飞云、来安这两支主力陷于别处,导致萧望之无人可用,所以我军应该一鼓作气攻破积善屯防线,然后直取汝阴城。”

庆聿恭的目光从卷宗上移开,不置可否地看了纥石烈一眼。

后者心领神会,继续念着另外一份情报。

“二月二十三日,陀满乌鲁部率军强攻石泉城,将要得手之际,定州定北军八千骑兵突然杀到。骑兵主将陀满宁达战死,五千骑兵折损三千二百余人,步卒损失近半。目前陀满乌鲁已经率败兵返回新昌城。关于这次的败仗,陀满乌鲁坦承是自己指挥失误,恳请王爷下令治罪。”

庆聿恭微微皱眉道:“定北军?”

纥石烈恭敬地说道:“是,就是南齐陆沉以锐士营骑兵为班底组建的骑军。”

庆聿恭沉吟道:“他有没有认出这支骑兵的主将是谁?”

纥石烈摇头道:“他不能确认,因此不敢妄下定论,但他怀疑领兵者就是南齐陆沉。”

庆聿恭又问道:“你怎么看?”

纥石烈想了想说道:“王爷,先前主奏司田提领带来的情报里明确指出,南齐皇帝将陆沉留在京城,一方面是要借助他的名望震慑宵小,以免皇权更替之际出现动乱,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再让陆沉在战事中建立功勋,防止他太早功高震主,新君不好处理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就满身功勋的权臣。不过末将觉得,南齐皇帝未必会顾及那些。”

“陆沉……”

庆聿恭平静地笑了笑,起身走到一旁的沙盘旁边,望着从西线沫阳路到东线定州的广阔战线,眼中渐渐浮现一抹深邃的意味,道:“这几天东边应该还会有军情送来,伱后天再带一万步卒进攻雍丘北城,要保持先前一样的节奏。”

纥石烈躬身道:“末将领命!”

待其退下之后,庆聿恭负手而立,喃喃自语道:“你们倒是下得好一盘大棋。”

(本章完)

阅读九锡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