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北宋大闲人》
北宋大闲人

第160章 战局突变

同日,在入得府衙之内,迫于当前环州的进展局面,范仲淹几乎没有任何的休整,即迅速的开始了办公。

他让吏者将所有的卷宗调来,详细了解了环州过往之情况。从前数年,西夏军同样南侵,于本地官寺的治理出发,寻找配合宋军,并恢复本地民生的举措。

从吏数年之久,表现卓越的范仲淹,在这些政务处理方面,有着不同于年纪的成熟稳重之态。

即是环州府衙之内,一些有些慌忙的官吏,但看新到任的年轻通判,如此不慌不忙,井井有条的模样后,无不是沉浸下心来做事。

同一时日,清平关下。

刘平等部,算是正式得到了即将进军青岚峡的命令。

然,为了这场筹备将近有一月,乃至于兴平城下之战前后,大宋前线军部即有考量之事,前往参战的宋军之部,当然不止两路人马。还有很多援军正从四面赶来。

在离开清平关,往青岚峡的路上,刘平等人就见到多方汇集之部。

遂在还未到青岚峡之地时,单是曹琮之军,各部加起来,就已经有三万人。

便是之前双方和平时期,环州的常备守卫也没有三万人,一共不过两万之众。

而同样的,在于归德堡一路之军中,前往之部,也有四万人。

合军七万之部,只为了拿下青岚峡。

那么,青岚峡的西夏军,到底有多少呢?

按照斥候打探,不下两万之众。

这些西夏军,便是面对两倍的宋军,实际也难保不能守得住。

这不是重点,此中之所以让大宋军如此郑重对待,遣这么多部将前往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在于占领青岚峡的西夏军的后续支援之部。

其中之于大部,则是来源于顺州之部。

顺州之地,自前数年为西夏军给夺取之后,西夏军于此,当即建立了广阔的军事设施,并将之当做防备且侵吞东南之地大宋的前哨。

如韦州也就是在前数年,于西夏的军事延伸之下,为之所取。宋军连续数次没有拿回,最后不得不承认其中之于事实。

这次以曹玮为前方大将,从之坚定的作战理念来看,曹玮不仅仅是想借机将西夏军给赶出去,说不定还要想办法拿回大宋的韦州之所。

毕竟,韦州当下虽然成为西夏人重要的军事治所。但在事实上,韦州丢失不过数年的时间。即是西夏于此的根基,算上浅薄。

大宋若是能将之夺回的话,将可以将韦州囊括在内,重建新的防线。

这于大宋的国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于现实中,当下的西夏军,早以走过了长城,大宋之于诸多腹地为之囊括,实以为让人叹息之事。

这实际上,更是一种无法去原谅的耻辱!

距离青岚峡,越来越近了,战火的味道,正弥漫在空气之中。

刘平等部,在路上都很沉默。

因为接下来的战事,同样是未知。

未知永远是一件让人恐惧的事情。

就像是一个人,单独行走于黑暗之中,没有光明时的那种发自于本能的恐惧一样。

有人说,这是从远古以来,根植入正常人心底的身体机能反应。

那么,每逢战前的压抑,更像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一部分。

刘平之于内心,实际倒无第一次在兴平城那样的紧张,亦无在清平关下,面对困境时的忧虑。

这一切是因为,至少在他看来,当前的处境,至少要比前两次都要好。

比如前一次,他同狄青所率之部,仅仅只有数百之部,但却要去对付成倍之地,还要面对时刻在变化的战局。

而这一次,至少很多东西都是明确的,比如敌人的优缺口,这些情形,在之前的军帐会议,作为同有资格参与议事的将领,刘平自是知道,狄青同样知道。

故于路上的时刻,时常能看到狄青和刘平于停留休息之余,聚在一起,主要讨论前方之战局,同时思考己方可能面临的任务。

但这一次,刘平也有感到沉重的方面,即是来源于身后两千兵士的责任。

两千人,就是两千个家庭。即念于此,刘平不由自主的会联想到在东京开封的妻子,今已至九月,按照时间,妻子也该生产了,一定要平安。

就是在今夜的这个明月之下,刘平即一人离开了火堆,望着头顶的圆月,一动不动。

狄青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他站在刘平的身后,同样看了会月亮,然后叹息道:“可是想家了?”

刘平没有转头,但却是颔首道:“我离开家事,妻子已经怀有八个月的身孕,而今也正该是生产之时。

只是想着在同一个月亮之下,多些祝福,平安才是!

对了,狄兄,你成家了吗?”

这还是刘平第一次问询狄青,当下这个营地之内,同往常一样,常冷着脸的指挥使,这般问题。

在之印象里,狄青实际有个儿子,似乎叫狄咏。只是于当下有没有出生还不知道,就是其人有没有成亲,更难确定。

当下的狄青已有二十岁。

虽说在大宋,二十岁的青年,没有成亲,早就是大龄剩男了,但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随之,于月光之下,刘平注意到狄青摇了摇头,再见之叹息道:“家中原本为我安排了一门亲事,但因今次犯事,只怕是婚事也要被退了。毕竟,谁家的父母,也不希望将来的女婿,是个发配军中之人。

此中之事,若是传出去了,多少没有脸面不是?”

刘平沉思片刻,接着才转过头,笑道:“狄兄乃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何须为此忧虑,就是将来建功立业,又何愁没有妻子?

说远了,当下将军让我等停留于此,狄兄可看出什么端倪了?”

刘平见狄青目中带着忧思,知晓狄青的心情不佳,他特意转移了话题,问起当下战情。

是的,即于今日,在青岚峡主战场之所,尚有百里之远,曹琮让全部人马都停了下来,没有再继续前进。

这等行为,不得不让军中诸人猜想连连,都想探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曹琮尚未让各部将领前去帐内议事,却是在日落之后,不断派遣传令兵离开。

此中行径,不由得让人猜想连连。

刘平根据蛛丝马迹,也是这些时日来,于战场上总结出来的规律,于今日之事,略有猜测,但尚不能确定。

目前狄青来了,正好跟着这个搭档,好生的商议一二。

此中事,他不相信狄青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果然,在刘平问起之后,狄青眸光移到了前面闪烁着火光的军营之所,边皱眉边道:“定然是前线,或者是我等左翼,出现了什么意外之事,否则的话,将军不会让我等预定之部,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停下。”

刘平点了点头,他折断一根树枝,在手中甩动,但能听到与空气接触,传出的唰唰声音,他声音此时变得有些低沉,道:“战机时刻都会来临,战情时刻都在改变,我想,我等与敌人的正面接触,或许比想象中,还要来的早。”

忽然之间,一个漆黑的人影,从侧面慌张到来,找到刘平和狄青之后,忙高声喝道:

“狄指挥使!刘指挥使!

终于找到你们了,将军正在召集众将,让大家商议军事!”

但能看到营帐四周之所,正有不少人有些匆忙的往主帐方向移动。

刘平和狄青对视了一言,默默点了点头。

十几个呼吸之后,来到曹琮所在的大帐之时,能看到于帐内,此时已经站的有十几个将领,只剩余少部分人没有到来。

如刘平、狄青之部,实际处于大军外围,所有到来的慢一些。但在等了片刻后,发现曹琮并没有到来,直接开口说起了正事。

而曹琮所言,和刘平与狄青方才预判的一致,敌军确实出现问题了,其中之部署安排,甚至让宋军大部人马,不得不改变之前布置的总体战略战法。

且于实际战况之上,即是西夏军,尤其安边城之部,同韦州之部,同时间出发。

他们不知道怎么获得了宋军大的总体动向,竟是直接从后面包围了过来。再按照方才前方主将曹玮之消息,便是他防范的夏州之所,也有西夏军倾巢而出。

事出反常必有妖。

由此,则直接说明了两个问题,宋军的作战计划,即是战略意图,也被西夏军给早早获知。于此证明,宋军之内,即是前方宋军的主将之内,绝对存在叛徒。

第二个问题,从西夏军多部队的动向来看,其主战的将领,这一次的战略目标,显然有所改变,不再是固守土地,或是继续侵占宋土,而有极大的可能,是想将计就计,直接从前后侧面进行包围,消灭掉包括曹琮部在内的宋军有生力量。

显然,对方也认识到,宋军在一轮失败之后,一旦崛起,尤其攻城守城之战后,分外难缠。

如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借助己方优势,将这部分带有战力的宋军给消灭掉,以便西夏军在接下里的战事中再无敌手。

于此,将更加容易的在应取之地驰骋。

而这,也恰恰是西夏军主将,在赌大宋朝廷,无力再向西北前线输送兵力。西夏军为何做出这等决策,又如何能将宝压在这里?

除非,又有战事在大宋边境之地发生,让朝廷无暇分出多余的力量来顾忌西北的战事?

会是哪里?

只有北面的辽国!

所以,在曹琮告知一些现实性的战况之后,帐内的少数人转瞬想明白了此中因果,显得分外的沉默。

真要是那样的话,言之灭顶之灾都不为过。

难道说,辽国这一次要违背二十多年前,双方达成的澶渊之盟。

当然,澶渊之盟的存在,不能杜绝辽国对大宋的小规模侵扰掠夺,于此方面,大宋每次都要忍气吞声。但在实际上,却是杜绝了宋辽两国之前的大规模冲突。

再通过这些年的贸易人员等往来,大宋与辽国,至少从经济上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辽国只要国内缺钱花了,敲打敲打下大宋,即能得到大量的财物,养着这样一个聚宝盆,于辽国的高层来说,是个非常划算的事情。

诚然,大宋君臣之间,早被敲打惯了。破财消灾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这也就导致,宋辽边境之所,宋军一侧,虽然有大量的兵士驻守,以作防卫,但战力之上,早就有所荒废。

如果,如果辽国内部生乱,比如易主!

换上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于大宋图谋,并与西夏合作,那可不正是灭顶之灾?

刘平比帐内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思考的多一些,因为他是真正了解大宋命运的一个明白人。

正是这种了解,在他明白来到大宋之处,就生出了深深的无力感。他不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亦不是什么爽文男主,抛开一些身份,只是大宋国内,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更无法成为救世主。

就如数月前,面对皇室和朝臣们的打击,他根本没有多少还手之力,甚至差一点就不明不白的死去。

也只有在一些人的“开恩”之下,才得以苟活。

甚至于边关之所,小命差点就丢了,直到现在。

这就是最真切的现实,也是现实之中的无奈。

也许,自己之猜想,只是猜想!

在见帐内安静之时,刘平这样宽慰道。

身为主将的曹琮也看出部将的忧虑,他的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闪过,然后声音略显的有些低沉道:“为何西夏军如此不顾及的想要灭掉我们,当下还没有准确的消息传来。但并不妨碍我等之部,于此的抵挡。

尤其在化解眼前的危机之时,尚需要诸位的共同携手。

且,我军的总体战略方向不变,那就是在此重要关头,继续集结重兵,拿下青岚峡之地!

我在一个时辰前,已经让吴用等人,整顿军备,先往青岚峡而去,便是趁夜出发。

但于安边城之所到来之部,还需要有人去阻挡。

该部到来有六千之众,面对此中六千之众,我打算分出同等兵力拦截。

诸位,可有人愿意主动请命者?”

阅读北宋大闲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