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第 53 章 冯翠花快不行了

“你这是?”一大早的发病了?

”我姐快不行了。”冯荷花一早就听说云氏不是个好相与的,现在看,可真不是空穴来风。

“冯翠花?”五月的天气了,掉了一次河,还能把命送了?

“许老大夫说捞上来晚了,肺里积了水,落下毛病了。”

“那冯翠花不行了你来找我做甚?”若娘原想领人进院子,一听这个,就让老四自己先进去了。

自己站在院子门口跟冯荷花说话。

“婶,你不会忘了吧,要不是你打我姐,还说了我跟我姐夫的事情,她哪会气得掉河里去了?”

冯荷花看这老太太不上道,她一个人过来,就是跟她先通气的呀。

“冯家荷花,有件事你可能没明白。”

“冯翠花这事,我打她是因为她嘴贱,她掉河里,是因为你...和许二狗之间不清不楚。”

“另外,其实冯翠花捞上来晚了,里面有你的手笔吧?”

“比如说,姐姐没了,小姨子为了姐姐的孩子,自愿下嫁给姐夫,抚养姐姐的孩子长大这种事,古来例子可不少哦。”

冯荷花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吧。

“你...”这甚么老太太,怎么甚么都知道?

“你想替你姐来照顾你姐夫,找我这个老太婆做甚么?我可帮不了你。”

“婶,你是不知道,我爹娘和我姐夫的爹娘正准备把冯翠花抬你家门口来呢!”冯荷花被挑了心思,也就不想遮掩,她想嫁给许二狗,但不能是声名狼藉的嫁过去。

“怎么?冯翠花还没死呢,你们已经打算用她赚一笔了?”这就是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吧。

“婶,反正冯翠花也经常给你惹麻烦,她人要是没了,于你也没有甚么损失,只要你当着村里人的面澄清,那天晚上你就是为了气冯翠花随便说的,其实我跟我姐夫清清白白。”

“冯荷花,你是不是忘了,你跟你姐夫的事,是你自己亲口承认的。”有脑子吗这孩子?

“这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好对策了。”冯荷花一听,甩了甩额前的碎发,给了若娘一个得意的眼神。

“那就等你家人抬着冯翠花来我这的时候再说吧。”若娘看她一副自信的模样,面无表情地说完,就打算推门进去了。

“哎,你,老太太你同不同意啊?”冯荷花被若娘的态度惊了,都已经知道要被人讹了,咋还跟没事人一样呢?

若娘头都没回,用完好的那只手朝后面摆了摆。

回家第一件事,若娘先回房里看了看移过来的姜,在房里坐了一会,想起来今天老三夫妇都不在。

老五去学堂了。

若娘想着冯荷花说的事,收拾了一下,带着老四去了镇上。

上次大集她看过了,镇上有两家医馆,一个开在东市,一个在西市。

她不喜欢麻烦找上门,但如果来了,也不会怕。

两人也没坐牛车,晃晃悠悠了大半天,到镇上已是午时,两人先在摊边吃了面。

阳春面,加上一点肉丝,六文钱一碗。

摆摊的是一位老大娘,平常的日子吃饭的人不多,对着若娘两人很是热情。

若娘吃了大半碗,剩下的全给老四吃了。

“大姐,你知道镇上两家医馆,哪位大夫的医术更好些吗?”若娘牵着老四的走起身,走了两步,像是才想起来,又回过头来问大娘。

“医馆啊,平日里咱们都是去西市那家,那里的老大夫看病细致,会很多偏方,收的银钱也不高。”

“东市是给大老爷,夫人们看病的,价格高。”也看不上他们这些穷苦人。

若娘点点头,心里有数了。

牵着老四的手先去东市医馆门口看了会,来的果真都是穿着体面的人。

娘俩慢慢走到西市,远远就看到有一处排了很长的队。

走近一看,民草堂,厅堂里坐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诊脉,若娘领着老四排在了一位大娘身后。

一个时辰后,排到了若娘。

“哪里不舒服?”这句话老大夫一天要问无数遍。

”大夫,老妇想问您,肺部积水可否医治?”

老大夫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

“又是哪个求死不成了?”

若娘:......

冯翠花应该是如今最不想死的人了。

老大夫将若娘请进了里屋,再出来时,已是半个时辰之后。

在镇上逛了一圈,若娘背过来的空背篓又装满当了。

回到家时,柳氏已经在灶上忙乎了。

“娘,您跟四弟去哪了,我跟当家了回来老半天了,一直没看到您。”柳氏正往锅里加水呢,一转头就看到推门进来的若娘

“当家的都去山上找您去了。”将湿漉漉的手擦在围裙上,快步走过来帮若娘拿背篓。

娘也太厉害了,断了胳膊还跟个没事人到处乱跑。

“买了点调料,这段时间就在家想法子做点吃食,去镇上卖。”能卖的都卖完了,没有进项了。

这个小院子的后面有一条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若娘安排老三老四以及老五一有时间就在河边捞鱼。

满院子都是鱼腥味。

活鱼存不了很久,若娘看着水缸里的鱼,一时犯难。

要做鱼丸,还差一样东西。

勾芡。

将从镇上买的面粉倒了一些出来,加水让老三帮忙使劲揉制成一块面团,往面团里加盐来增加面的筋度,揉搓好后,盖上浸湿的布静置两盏茶的功夫。

柳氏准备了一盆清水,这个小院子没有井,吃用的水都需要去村里祠堂边打,很不方便。

若娘现在用水节省了很多,洗漱的水都是河里打上来烧开的。

若娘教柳氏将面团放在水中反复揉搓,开始洗面筋,她记得有一次在小厨房,奶娘就是这么说的,她觉得好奇,就听了一会。

怕自己说不清楚,她坐在柳氏旁边看着,觉得不对就提出来。

经过不停的揉洗,盆里的清水逐渐变得混浊,若娘帮忙将放在边上的另一个木盆换了过来,继续揉搓,直到换的水不再混浊了柳氏才停手,这些洗面筋的水最后都用一个大盆装起来。

柳氏停下来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最后两人搭把手,将木盆移到厨房角落放好。

等老三他们钓鱼回来,几个人拧着桶,去河边杀鱼了。

做鱼丸,是费心又费劲的体力活,为了要保证鱼的口感,要小心不碰破鱼胆,之后还必须要将鱼表面的鱼皮,鱼体内黑膜撕干净,内部靠近脊骨地方的血块清掉,脊骨硬,刺手。

若娘选的都是五斤以上的大鱼,洗净了在厨房里去头剔骨,鱼的身段整齐地码在案板上。

洗了一下午的鱼,面筋水沉淀了足够长的时间,若娘将上层清水轻轻舀去,留下粉浆。

白白净净的,明日在太阳底下晾晒一下,晒出的粉末就可以用于鱼丸的勾芡了!

阅读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