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史册》
史册

第126集

1700年,查理十二世以常年训练为基础维持着一支77000人的常备军,但是1707年之前,尽管有损失,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至少12万。

俄罗斯有能力动员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是无法同时将其投入行动。俄罗斯的动员体系效率也很低下,而且这个急剧扩张的国家必须四处设防--卫戍部队需要维持,而战争也开支巨大。覆盖俄国全境的总动员是不现实的。彼得一世尽力将军队的士气提升到瑞典军队的水平。

丹麦在入侵荷尔斯坦因-戈托普时动用了2万人,在其他战区还有其他部队。波兰和萨克森共动员了至少10万人。

里加和纳尔瓦

丹麦-挪威国王弗里德里克四世率先向丹麦以南的瑞典同盟荷尔斯坦因-戈托普发动进攻。

1697年,丹麦军队已经摧毁了戈托普的几座要塞。

1700年3月,一支丹麦军队再一次侵入并围攻特宁。与此同时,强人奥古斯特的军队也向瑞属立窝尼亚进军,夺取了杜纳明德并围攻。之前对里加的围攻早在1699年12月已经开始。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最初关注丹麦的进攻。瑞典海军突破了丹麦在海峡的封锁,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附近部署了一支军队。这次奇袭和海上的压力迫使丹麦-挪威于1700年8月签署《特兰文达尔条约》退出战争。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查理十二世得以迅速在波罗的海东岸部署军队,对付剩下的敌人:除了在立窝尼亚的强人奥古斯特,还有正在途中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入侵因格里亚的军队,后者于10月开始围攻纳尔瓦。11月,俄军与瑞军相遇,俄国在第一次纳尔瓦战役中惨败。

在瑞典签订《特兰文达尔和约》并在纳尔瓦取得胜利后,第一次反瑞同盟破裂,瑞典首相本尼迪克特·奥克森斯蒂热纳将法国和海上强国,在西班牙继承战争爆发前夕对瑞典的广泛支持,视为结束战争的最好时机,查理也成为欧洲的仲裁者。

波兰与立陶宛

查理十二随后转向南方对抗最后一个未被击败的对手--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公爵强人奥古斯特。

查理进入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后,于1702年在科里佐战役中,决定性的打败了萨克森-波兰联军,使他得以迫使奥古斯特退位,让他最欣赏的候选人斯坦尼斯瓦夫·拉斯琴斯基于1704年即位。

奥古斯特积极反抗,但是于1706年再一次在弗罗施塔特战役中惨败,迫使他于同年签订了《阿尔特兰施塔特条约》。

波罗的海之争

俄罗斯与波罗的海诸省

纳尔瓦战役是彼得大帝的一次重大挫折,但是查理十二军队转移向萨克森-波兰-立陶宛使他有机会恢复力量并占据波罗的海诸省。

俄国1703年在伊萨斯特法和诺特贝格(什利斯谢尔堡)的胜利打通了至因格里亚的通道,在那里彼得建造了新首都圣彼得堡。他开始建设海军和以训练使用火器的步兵为基础的近代化陆军。

1707年,彼得一世提出归还除圣彼得堡和涅瓦河沿线的所有占领区,但是查理十二拒绝了。他从萨克森移军俄国。虽然他的目标是莫斯科,他的军队力量被寒冷的天气和彼得的焦土政策大大损耗。正当主力向南前往乌克兰修养时,他们的一支携带大量给养的增援部队在莱斯纳雅被拦截消灭,瑞典的盟友伊万·马泽帕在巴图扬也遇到了同样的命运。查理在波尔塔瓦战役中被彼得率领的人数占优的军队击溃,本人流亡奥斯曼帝国,败军在佩罗沃洛查投降。

这次惨败并没有结束战争,尽管此役之后瑞典败局已定。丹麦和萨克森重新加入战争,强人奥古斯特通过鲍里斯·库拉金的政治活动重登波兰王位。彼得继续在波罗的海征伐,最终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1710年,俄军占领了里加和塔林。波罗的海诸省在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投降后并入俄罗斯帝国。

同盟的建立

新反瑞同盟的建立

波尔塔瓦战役之后,彼得一世与强人奥古斯特在签订《索恩条约》(1709),丹麦-挪威的弗里德里克四世与强人奥古斯特在《德累斯顿条约》(1709),俄国与丹麦-挪威在后来的《哥本哈根条约》后分别结成同盟。在《汉诺威条约》(1710)中,布伦瑞克-吕讷堡与俄国结成同盟,选帝侯后来成为大不列颠国王乔治一世。1713年,勃兰登堡-普鲁士与俄国在《施威德特条约》结成同盟。

同时,大不列颠国王,汉诺威的乔治一世于1715年达成了三项同盟:《柏林条约》与丹麦-挪威,《斯德丁条约》与勃兰登堡-普鲁士,还有《格赖夫瓦尔德条约》与俄国。

奥斯曼帝国

在军队投降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和一些士兵逃往奥斯曼帝国,在班德尔附近建立了殖民地。

彼得大帝要求驱逐查理十二世,在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拒绝后,就决定入侵奥斯曼帝国强迫其同意。但是俄军被优势土军堵截在普鲁特河。彼得大帝成功撤退,割让了几块领土并承诺从神圣罗马帝国撤军,允许查理十二世回到瑞典。这些条款载于《亚得里亚堡条约》(1713)中。

但是查理十二世似乎没有兴趣回国,相反,在殖民地建立了朝廷并试图说服苏丹联合瑞典进攻俄国。苏丹拒绝了,撤销了之前对查理慷慨的招待,于1713年在卡拉布里克逮捕了他。

查理十二世后来被囚禁在帖木儿塔什和德莫提卡,之后他放弃了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地,花了14天回到瑞典。

1710~1716

1710年,在波兰的瑞典军队在联军的追赶下撤退到瑞属波美拉尼亚。

1711年,斯特拉尔松遭到围攻。但是瑞典的援军拯救了该城,保住了波美拉尼亚口袋,之后向西在加德布施战役中击败了联军。在联军追赶下,瑞军被困住并在托宁围城战中投降。

1714年,查理自奥斯曼帝国回国,于11月到达斯特拉尔松。在附近已经被瑞典的格赖夫斯瓦尔德,彼得大帝与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刚刚在10月结成同盟。之前作为中立势力参加波美拉尼亚战役的勃兰登堡-普鲁士于1715年夏天向瑞典宣战,正式加入联盟。

阅读史册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