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史册》
史册

第640集

吉尔吉斯共和国(俄语:kыpгы3ckarpecпy6лnka,英语:KyrgyzRepublic),简称“吉尔吉斯斯坦”(俄语:kыpгы3cтah,英语:Kyrgyzstan),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国。www.youxs.org,比什凯克是首都和最大城市。截至2021年12月,www.youxs.org。主体民族为柯尔克孜族,其余为乌兹别克族和俄罗斯族等民族,吉尔吉斯语为国语。

公元前3世纪已有文字记载。6-13世纪曾建立吉尔吉斯汗国。16世纪被迫从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1876年遭俄罗斯帝国吞并。1936年建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31日独立,改为吉尔吉斯共和国。

吉尔吉斯斯坦现为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同时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伊斯兰合作组织、突厥语国家组织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成员国。2022年1—3月,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约17亿美元、www.youxs.org%。10月9日,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首都比什凯克进入紧急状态。10月10日,议会投票同意萨达尔·扎帕罗夫出任政府总理。10月16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辞职。2021年1月20日,吉尔吉斯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召开会议,确认萨德尔·扎帕罗夫当选总统。

基本信息:

中文名:吉尔吉斯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萨德尔·努尔戈若耶维奇·扎帕罗夫(caдыphypгoжoeвnчЖaпapoв),内阁zhuxi阿科尔别克·乌谢别科维奇·扎帕罗夫(Аkыл6ekyceh6ekoвnчЖaпapoв)

外文名:俄语:kыpгы3ckarpecпy6лnka,英语:KyrgyzRepublic

人口数量:约达700万(截至2023年4月)

简称:吉尔吉斯斯坦

人口密度:34人/平方公里(2020年)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柯尔克孜族

首都:比什凯克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主要城市:巴特肯,贾拉拉巴德

国土面积:199900平方公里

国庆日:1991年8月31日

水域率:www.youxs.org

国歌:《吉尔吉斯共和国国歌》

GDP总计:www.youxs.org(2021年)

国家代码:KGZ

人均GDP:5561美元(2022年)

官方语言:吉尔吉斯语

国际电话区号:+996

货币:吉尔吉斯索姆

国际域名缩写:.kg

时区:UTC+6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根据近年吉尔吉斯斯坦及中国历史学家的发现,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1年。现时有关吉尔吉斯斯坦人最早的记录是《史记》,当时吉尔吉斯斯坦人被称为坚昆。

突厥语Q?r??z,即中国史籍记载的黠戛斯,就是今天的柯尔克孜人,《史记》中最早记录了柯尔克孜人的情况,称之为“鬲昆”。两汉时称“坚昆”,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称“结骨”、“契骨”、“纥骨”、“护骨”。唐代时根据汉语的音译通称为“黠戛斯”。五代十国、辽、宋、金时又称“纥里迄斯”,蒙古帝国、元代时称“吉利吉思”等,这些名称其实都是各时期各种不同的音译。清代按厄鲁特蒙古人的称呼,称其为布鲁特。乃蛮、钦察、契丹等来自哈萨克汗国的部族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色尔特克勒克”(意为“外部之人”),不属于吉尔吉斯斯坦本部。吉尔吉斯斯坦人原本世代居于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的盆地。曾受匈奴统治,2世纪中叶后受鲜卑和柔然统治。北齐、隋唐时期先后受突厥汗国、回纥汗国统治,后在840年打败回鹘汗国后独立过一段时间,一直到924年才被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朝统治。元代在叶尼塞河上游设立益兰州、谦州。到17世纪,受到准噶尔汗国蒙古人和俄罗斯帝国人排挤,渐渐迁移到天山北麓的伊塞克湖一带,即今日吉尔吉斯斯坦之地。清代,吉尔吉斯斯坦部落分为东布鲁特、西布鲁特。西布鲁特游牧于回部境内,受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等各路驻扎大臣管制,东布鲁特为清朝境外的藩属部落。

唐朝时期

640年9月19日(贞观十四年八月癸巳,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平高昌,以其地设西州。640年10月11日(贞观十四年九月乙卯,农历九月二十一日),于西州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十一月,唐军平定西突厥,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高昌故地。显庆三年五月(658年),安西都护府又迁到龟兹(今库车),安西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唐高宗改变太宗时只重军事而轻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设濛池都护府和崑陵都护府,并将其附属小国分别设置羁縻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使这一带都置于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显庆五年(660年),位于葱岭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该部巡查。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在吐火罗立碑记述此事。在此时,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地包括安西四镇、濛池、崑陵都护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大体相当于今日新疆与中亚五国、阿富汗的总和。

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多处易手,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镇相继完全陷落。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北庭都护府设立,管辖原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天山北路、热海以东的西突厥故地,安西大都护府只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的地区,以抵吐蕃对丝绸之路的北侵的战略目的。

阅读史册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