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靠抽卡打天下》
我靠抽卡打天下

第128章 良禽择木而栖 “朕若要殉……

温靖心里很明白, 沉默,未必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想法,而是这想法很可能不符合他的期待。

说不出的疲惫, 让他再难支撑自己, 只能向后靠在龙椅上。

他今年已经五十岁了。

但是在这之前, 温靖始终不觉得自己老了。他觉得自己春秋正盛、精力充沛,正是最好的年纪, 他还有许多的雄心壮志、宏伟蓝图,等着去一一实现。

自古乱世出英雄, 不正是给他这种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即使暂时厄于困境,温靖也认为, 那只是上天给自己的考验, 只要扛过去了, 自然就能豁然开朗, 收获最丰美的成果。

然而今日, 温靖生平头一次产生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他好像……有点扛不住了。

温靖本以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绝境之中, 只要他手里的军队还在,那就仍然还有一争之力。所以他虽然不想跟红巾军打, 但真打起来, 他觉得江州军还是能给红巾军带来一些麻烦,让她们折损一些人手的。

而他知道, 明月霜不会喜欢这种麻烦与损失。

结果也跟他想的一样,明月霜最终接受了他的厚礼,看起来也像是放弃了进攻江州的打算。

谁知,她竟是将筹码压在了青州的义军身上。

更叫人吃惊的,是这支义军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战斗力——一支有红巾军在背后支持的起义军, 竟然就能将江州军打得溃不成军,那么红巾军自己上,又会是什么结果?

哪怕手里还捏着二十万江州军,也无法为温靖提供任何安全感了。

他自己尚且如此,其他人呢?温靖又慢慢睁开眼睛,视线从自己倚重的臣子们身上挨个扫过去。

仿佛是蒙在眼前的一层薄雾终于散开了,这一刻,温靖无比清晰地看到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以及隐藏在这表情之后的那些幽微心思。

江州这棵大树还没有倒,但猢狲们已经开始另寻枝头了。

“丞相。”最后,他点了王蔚的名,“可有以教朕?”

王蔚面色凝重,出列道,“陛下,须得尽快派遣大军,阻敌于外才好。”若是叫这些起义军深入江州境内,只怕要不多久就能兵临宿城了。

温靖笑了一声,“丞相以为,江州的军队,能击败那些叛军否?若是派遣大军,又该使谁将兵?”

说着,视线往武将所在的那边扫了一下。

所有人都低下头去,避开了温靖的视线。连马绪都折在了对方手中,这支叛军自然是很难对付的。更不用说,这支叛军背后,还是全天下都知道很难缠的红巾军。

谁愿意在这个时候做出头鸟?

王蔚轻叹一口气,扬声道,“陛下,事在人为。”

“好一个事在人为。”温靖看向其他人,“诸卿可有别的法子?若是没有,就依丞相所言,议出一个领兵出征的人选吧。”

“陛下!”这下,文官们还未开口,利益相关,很有可能会被推出去送死的武将们先急了,立刻就有一个人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一计,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卿家但说无妨。”温靖和声安抚道,“如今还在商议之中,本就该群策群力,不论卿家说了什么,朕绝不怪罪便是。”

这点心胸,温靖还是有的,大臣们也都相信他有。

所以此人踌躇片刻,终究还是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陛下,我大黎与红巾军素来交好,崔尚书至今仍在洛京盘桓未归,便是为了维护双方之友谊。既如此,何不往洛京送信,请崔尚书向红巾军求援?”

“向……红巾军求援?”温靖一愣。

不止是他,在场众人,听到这个提议,都不免愣怔了片刻。

红巾军支持的起义军在攻打他们江州,而他们要反过来向红巾军求援?

这……

“有何不可?”那人既然已经开了口,态度反而坦然起来了,“先前所说起义军背后有红巾军支持,不过臆测罢了,并无实据。既然如此,危难之际,向关系好的友邻求助,也是理所当然。”

这当然是强词夺理,事实上连说话者本人也知道,起义军背后,多半真的是红巾军。

但他话里却透露出了一个意思。

即使是真的,既然起义军和红巾军都没有光明正大地将这一点摆出来,那他们就可以假装不存在。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还真有不少人觉得这也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红巾军既然认了南黎给她戴的高帽,讲究公平和正义,想来也不会在江州求援之后,再说出起义军背后是她们。倒要看看,这样的情形,红巾军会如何处之。

当初凤州华州求助,她们救了。后来徐州淮州齐州求助,她们也救了。如今轮到江州,她们救是不救?

救,就成了她们自己打自己,也会让义军对红巾军生出疑虑。

不救,那岂不就让天下人知道,坊间传言的那些红巾军的光明美好的特质,都是装出来的?

自然,这么做,不过是给红巾军添点堵,顶多是叫她们的名声蒙上一点不好的阴影,于局势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无论红巾军救与不救,开了这个口,就等于将江州的未来交付到了她们手中。

救,红巾军从此在江州说一不二,距离尽数收编整改,也不会远了。

不救,待起义军占领江州全境,这里依旧是红巾军的囊中之物。

所以一部分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至少可以给红巾军添点麻烦。但另一部分人却不甚赞同。虽然知道多半是打不过,但是打都不打,就直接走这一步,是否不太合适?

有人开了头,之前的沉默已经被彻底打破,因此在温靖问“诸卿以为如何”的时候,便陆陆续续有人站了出来,各抒己见。

朝堂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但端坐在龙椅上的温靖,却比任何一个时刻都更能体会到那种“大势已去”的气氛。

——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求援抑或出兵,都不过是破灭之前的垂死挣扎。

温靖静静地听着下方的争论。

直到朝臣们意识到他这个君主已经沉默了太久,争论声逐渐平息下来,众人又都将视线投注在他身上,温靖才直起背脊,由靠坐改为端坐,声音平淡无波地说,“诸卿所言,似乎都有道理。既然都有道理,那就都试试吧。”

一边出兵,一边向红巾军求援。

“这……”见温靖如此决断,众臣反而迟疑了。

温靖却不容置疑地道,“接下来,就议一议领军出征的人选和前往红巾军求援的人选吧。”

除了这两条之外,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既然身为陛下的温靖已经做了决定,其余人面面相觑一阵,便在王蔚的领导下,开始商议起人选。

因为事情迫在眉睫,南黎朝廷的效率也提升了不少,当日定下人选,三日后,大军出兵,被选中的使者也出发前往红巾军。

温靖亲自为他们斟酒送行。

虽然没有人说出口,但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君臣这一别,不知是否还有相聚之日。

所以送行结束之后,温靖就意兴阑珊地回了宫,其余人也各自散去。

回到宫中,又有后宫嫔妃和几个子女想求见他,温靖全都回绝了。这一次,他在出征的大军和前往红巾军的使团之中,都塞了一个儿子。那是他最有出息的两个儿子,将来如何,就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剩下的这些人……温靖如今自身亦难保,便也顾不上他们了。

他疲惫地在软榻上躺下来,一转头,就看到了放在旁边几案上的一摞报纸。

这些都是红巾军那边送来的。

说来也怪,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名正言顺”这四个字,红巾军好像什么事情都愿意在报纸上说一说,半点都不担心机密之事被人知晓。

有时候,她们甚至还会刊登一些文人批评红巾军政策的文章。当然,也登反驳这些文章的文章。

既然报上的文章内容如此重要而丰富,那么无论温靖心里对红巾军怎么想,都不得不密切关注那边发生的一切,每天送来的报纸,也都会细细翻阅。

这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习惯。事实上,在江州、在凉州,都有不少人养成了每日看报,时刻关注红巾军动向的习惯。

温靖今天很累,不太想看报。

但他闭着眼睛躺了一会儿,不知为何,还是睁开眼睛坐了起来,长叹一声,伸手拿起了那一叠报纸。

头版就是一条红巾军水师发现了海岛,正在招募人员前往开发的文章。按照红巾军近来的惯例,这样的大消息,也配了一幅插图,据说是羊城港水师起航图,图中千帆竞渡、遮天蔽日,气势浩荡磅礴。

温靖看得有些失神。

江州也有船,也有兵,也有大江蜿蜒,却从来没有想过要组建这样一支水师,因为没什么用处。

结果红巾军不仅用水师打仗,现在还去找什么海岛……

如果要温靖本人来说,那些海岛都是蛮荒之地,地方也不大,根本没什么用处。但任何事,到了红巾军那里,似乎总能花样翻新,这一点,也是他不得不承认的。

莫非,这海岛上当真有什么好处不成?

想了一回,又忍不住自失一笑。红巾军也不傻,虽然很多事都会在报纸上刊登,但也不是什么都往外说的。这海岛的好处,报上就不曾说明,便是有人想学,也无从着手。

他又往后翻看,但觉这报纸上,红巾军处处兴盛,百姓安乐,实在是世间第一繁华富庶安稳之地。

温靖自己没有去过红巾军,但据下面那些人传回来的消息,报上的说法纵然略有夸张,大抵还是属实。明明以前,江州才是整个大黎最为富庶繁华之地,如今,这话已经没什么人提了。

田氏在江州经营上百载,耗费无数心血,才将这里打造成天下繁盛之地,他们也一向以此为荣。但这才几年?整个江州就被红巾军彻底渗透了。

到处都是红巾军来的粮食,红巾军来的菜蔬,红巾军来的机器,红巾军来的宝物……

红巾军红巾军红巾军。

大黎虽然灭亡了,但王朝破灭之后随之而来的乱世,却似乎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他们这些意图逐鹿天下之人,便成为了最尴尬的存在。

有时候温靖觉得,红巾军根本不需要对江州开战,只需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十年二十年之后,江州人便只知红巾军,而不知有南黎了。

但……红巾军不会等到十年二十年后。

……

从宿城前往红巾军的使者还未离开江州地界,南黎准备派遣大军来阻挡起义军,以及派遣使者前往红巾军求援的消息,就已经先传到了起义军的耳朵里。

“好个温靖!”宋游用力一拍桌面,“真难为他是怎么想出这种计策来的。如此,主公救与不救,只怕都会被外人议论了。”

“这……这岂不是于主公的名声有碍?”卓芳皱眉问道。

“不错。”宋游说,“虽然主公不会在意,但俗语说:‘主辱臣死。’我等身为臣下,岂可令主公蒙羞受辱?”

卓芳听得不由点头,“是这个道理,那我们要怎么做?”

“那还不简单?”宋游抬了抬下巴,示意卓芳去看墙上的舆图,“他们要向红巾军求援,光是使者往来,在路上就要耽误许多的功夫。我们只需趁这个空档,打到宿城去,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卓芳一愣,不过她现在对起义军已经很有信心了,虽然觉得这个计划过于大胆,但也觉得并非没有可行性。

而且……虽然起义军跟红巾军的关系十分亲密,她现在也跟着宋游一口一个主公地喊着,但是卓芳心里很清楚,起义军是起义军,红巾军是红巾军,她们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得到正式的承认。

此时不在红巾军面前表现,还要等到何时?

何况这事还与明月霜的名声息息相关,她们就更不能有任何懈怠,一定要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了。

“好,就这么办!”她当机立断道,“我这就去召集众人,商议此事。”

如今的起义军将领们,不仅都是卓芳在清理过队伍之后亲手提拔起来的,而且男女参半。在卓芳的教导下,大部分人都对红巾军心向往之,也知道她们这支队伍,最好的归宿就是并入红巾军。

所以听说南黎那帮君臣要置明月霜于不义之地,需要她们帮忙分忧,没有一个想退缩的,纷纷出言请战。

军心可用,接下来自然是点兵点将,备齐粮草辎重,大军出征!

整个江州的占地面积,在诸多强藩之中,是最小的一个。这里之所以繁盛,是因为此地水网稠密、田地肥沃,是丝绸鱼米之乡,所以人口众多。

而宿城位于江州的中心,距离边境也不过一千里左右。

起义军本来就已经进入了江州境内,一路又都在急行军,只要沿路的城池不出来迎战,她们就直接略过,直奔宿城,所以不过十日的功夫,算算南黎的使者估计刚走到洛京,她们的大军已经兵临宿城。

值得一提的是,宿城这边本来派出了十五万大军,准备前往边境阻击起义军。但因为双方都绕了一点路,居然完美地错开了。

所以起义军这一路过来,几乎没有遭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她们没有掩饰行迹,南黎这边自然早就得了消息,甚至每天都能听到新的“起义军已经走到某地”的汇报。

一开始,温靖在惶恐之中,还不忘发出旨意,命令沿途城池出击。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在如今这样的局势下,已经不会有人愿意奉旨了。

谁都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如今他唯一还能号令的,估计只剩下宿城的大军了。

这也不是因为他的威信,而是这里就是起义军的目的地,所以将士们不是为了他这个皇帝战斗,而是为了自己和家人。

但也正因此,整个宿城虽然都在一片恐慌之中,暂时却还没有出太大的乱子,正在有条不紊地备战。

只不过,对于这剩下的五万大军,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号称也只有五万人的起义军,温靖心里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一面在朝堂上安抚众人,安排各项备战事宜,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做了一些准备。

这日,前方探子来报,起义军已经到了宿城附近,按照这个速度,明日她们就能抵达宿城。

南黎君臣在大殿上惶恐地议了一天,也没有商议出什么结果。

温靖回到后宫,正叫人来问话,就听外面有人来报,说王丞相求见。

温靖本不想见,但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开口道,“请丞相进来。”

王蔚很快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温靖叫人给他赐了座,摆手命其他人退下,这才问道,“天色已晚,王卿此时入宫,可有要事?”

王蔚从矮凳上站起身,朝温靖拱手,恭恭敬敬地道,“臣此来,是想问陛下,对当下之局势,陛下心中是否已经有了计较?”

“有如何,没有又如何?”温靖自嘲道,“如今之局势,不过困兽犹斗罢了。”

王蔚深深一礼,“无论陛下是何打算,臣愿附骥尾。”

“哦?”温靖笑了起来,“据朕所知,王卿私底下所做的安排也不少。朕还以为,卿已经为自己找好了退路,莫非没有?”

王蔚面色微变,但他毕竟跟随温靖多年,知道只要温靖有心,自己做的那些事瞒不过他,况且整个南黎上下,但凡稍微有办法的,谁不是在想办法找退路?也不独他而已。便是温靖要计较,也计较不过来。

温靖此刻说出来,显然不是要问罪的意思。

但王蔚还是跪下,老老实实请了罪。

“罢了。”温靖意兴阑珊地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本是常理。”

这句话却刺激到了王蔚。

“陛下!”他膝行到温靖面前,又伏身行礼,脑门重重地叩在石板铺成的地面上,“陛下天资英睿、雄才大略,不过生不逢时,致有此憾。无论陛下要怎么做,臣都誓死追随陛下。”

“哦?”温靖嗤笑道,“朕若要殉国,卿难道也愿意相随?”

王蔚再度叩首,“陛下对臣恩重如山,若能一死以报君恩,有何不可?”

温靖一怔,似乎没想到他的态度如此坚决。

王蔚抬起头来,额头上已经红了一片,他看着温靖,郑重道,“不敢欺瞒陛下,臣确实在暗中做了许多准备,但并非为自己,而是为江州王氏。如今,臣已将家族安顿妥当,便是报国尽忠之时了!”

“好、好!”温靖站起身,亲手将他扶了起来,十分感慨地道,“不意朕穷途末路之际,仍有卿愿意相随,那王卿就与朕一起走吧。”

“走?”王蔚愣了一下,他能听出来,温靖说的这个走,不是死的意思,“去哪里?”

温靖道,“王卿随朕来,一望便知。”

王蔚跟在他身后,除了大殿,往后宫的方向走。

这里说是皇宫,但其实也只是用原本的江州节度使官衙改建而成,无论规模还是形制,都远远不能与洛京的大黎皇宫相比。也不止温靖是这样,秦霸的大燕,赵元睿的大凉,都是这样仓促将就的。

所以从前朝到后宫,也没多远,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宫中引江水而修造的湖边。

看到湖面上停泊的两艘大船,王蔚恍然大悟。他也是看过那篇红巾军水师开荒海岛的文章的,此刻一下子就猜到了温靖的打算,“陛下欲乘船出海?”

“不错。”温靖回头看了一眼他们来的方向,叹道,“此间虽好,奈何无处存身……但朕既然御宇登极,此生除天地祖先之外,誓不跪任何人。那明月霜不过一介妇人,要朕投降红巾军,臣服于她,绝无可能。不如乘船出海,另寻立足之地,便是不能恢复我大黎之荣光,也可求个自在逍遥!”

阅读我靠抽卡打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