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61章 茅焦

秦庄襄王在忧心秦始皇的经历,何尝不倍感欣慰能有这样一一个灭六国,一统天下,结束几百年战乱纷争的儿子,谁能不为之骄傲?

赵姬,赵姬!秦庄襄王不断喃唔那么一个名字,眉头紧锁,显得很是忧愁。

【吕不韦送进宫的这个人名为嫪毒,别想什么一个正常的男人怎么能送到太后的身边,当时的秦国并不是后世明朝时所有在宫里伺候的人都要求是宦官,再加上人是吕不韦送的,又是赵姬这个太后要的,想要在宫里藏一个人并不难。】

【虽然这样的事是瞒着祖龙暗中操作的,毕竟赵姬作为一个母亲,或许也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认定自己是个坏母亲,一个满心只有私欲的母亲。所有的变故都从嫪毒开始。作为一个市井之人,好不容易成为秦国太后的枕边人,他会舍得不耀武扬威?当尝到权力的滋味后,他会不希望拥有更多的权力?人的私欲是在一点点的长大,哪怕让人始料不及,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当沈悠提起赵姬时,秦始皇的脸已经沉了下来,底下的臣子们没有一个敢吱声,毕竟这些陈年旧事哪怕过去很久,在秦始皇那儿并没有过去,一直都让他耿耿于怀。

只是,该死的人秦始皇都已经处死了,剩下的都是秦始皇不能动的人,他们哪一个也不会不长眼的提起旧事。要不是沈悠提起,借他们谁三个胆子,谁也不敢提起这桩事。

秦始皇抿紧了唇,目不转睛的盯着。母亲的事也算是他这一生中最让人诟病的事了吧,他也想听听后人如何评价他的作为。

【看起来好像吕不韦自从把嫪毒送给了赵姬,就解决了和祖龙之间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呢?嫪毒实为小人,小人得志,随着赵姬有孕,更生下嫪毒的孩子,嫪毒在一次酒后斥责秦国的大臣,道自己是秦王的假父,一个臣子竟然也敢惹他。】

【那一位大臣立刻将赵姬和嫪毒之间的事上报祖龙,尤其是有子一事。祖龙得知自然十分生气,咱们先分析分析祖龙听闻此事后最气愤的究竟是什么?诚然,有人觉得,当儿子的绝不会乐意父亲死后母亲就迫不及待的跟别的人在一起,可是,别忘了那是先秦时期,别拿现在,甚至是明清时期的贞节观念套在祖龙身上。太后与人私通的事在大秦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屡次被点名的明清,朱元璋表示,宋朝那些个人就是什么好东西?明明很多事都是他

们先闹腾出来的,怎么的专攻他!他也不算,不算太把贞节当回事吧!

某个让妃嫔殉葬的皇帝,好意思说出这样的话?

【因此,我们说说,祖龙最生气的究竟是什么?必须得是区区一个嫪毒小人,竟然也想挑战他这个秦王的威严,也敢不把大秦的臣子放在眼里,或许更是不把他这个秦王放在眼里。对于吕不韦作为他的仲父,这么多年吕不韦事情办得漂亮,纵然把持朝政,祖龙那是都认了。区区一个小人,不过是自荐于赵姬的榻上之人罢了,也敢蔑视大秦的臣子,敢称为他秦王的假父,既是无法无天,何尝不是提醒着祖龙,他该拿回属于他的权利了。】

这话让秦君和秦王们都认同点头,不错,他们不在意赵姬在秦庄襄王死后跟什么男人在一起,他们只要确保一件事,这个男人不能危及大秦。

看看宣太后做得多好,□□义渠君以杀之,如此大功,大秦可是一直十分肯定的。

而赵姬,她有宣太后的气魄吗?她能镇得住嫪毒吗?

显然赵姬既没有宣太后的气魄,也镇不住嫪毒,否则嫪毒敢当众说出那样的话?诚然那是酒后之

言,若不是在心里过了无数次,早就认定了某些事,他怎么敢脱口而出?

好,让他们这些祖宗看看,秦始皇是如何收拾嫪毒的。

【祖龙大怒,这事瞒不过嫪毒,作为一个靠赵太后成为大秦仅次于吕不韦的势力,得封为长信侯,更得到山阳以作他的住地,最后竟然参与朝廷大事。也正因如此,养得嫪毒越发胆大妄为,眼看情况不对,他便要起兵谋反。不意外,他败了,区区一个小人,借赵太后之势而得势的人,想在崇尚武力的秦国作乱,无异痴人说梦?】

【嫪毒发起政变,史称“蕲年宫之变”。最终嫪毒被叛车裂,他与赵太后的两个儿子也被祖龙装进麻袋活活摔死。这略血腥。然处于祖龙的处境,杀人灭口,永绝后患,没有任何道义仁慈可言。】

这一点,没有哪个当皇帝的会否认,什么狠不狠的,一母同胞的兄弟该下手都下手,更何况一个肖想秦始皇王位的谋逆之人的血脉。秦始皇都把嫪毒干掉了,留下两个孩子不杀,是要等着赵太后在他们兄弟三人之间权衡利弊,哪一天再在秦始皇背后捅上一刀?

【值得一说的是,在嫪毒作乱的前一年,祖龙同父异母的兄弟长安君成蠕率军攻打赵国,却在中途谋反。】

沈悠提醒一句,众秦君和秦王们突然都悟了,那就更不用说了,吃过一回亏的秦王嬴政断不可能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秦庄襄王比较好奇的是,他那谋反的儿子成蠕是何下场?

【成蠕兵败自尽,嫪毒政变被杀,所有参与的党羽都被杀尽,彼时的祖龙对于怎么处置自己的母亲也有自己的想法。或许他是怨恨母亲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的,最该保护他的母亲,却因为一己的私欲,又或许在其中当了推手,让他经历一场原本不该出现的政变。因此,祖龙愤与赵太后断绝母子关系,并且下令,朝中谁敢为赵太后谏言者,杀之。祖龙连杀了二十七人。直到一位茅焦出现。】

【茅焦者,亢直之士,敢谏之臣也。祖龙已然连杀二十七个谏于秦王不该将太后迁出咸阳,囚禁雍械阳宫者。他们都认为秦王有悖孝道,有损秦国形象。文臣死谏,武将战死,都是最高的荣誉,彼时为秦国客卿的茅焦也挺身而出。】

【已然连杀二十七人的秦王怒火得以稍缓,听到禀告,秦王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将茅焦处死,反而派使者提醒茅焦, “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因为来说太后的事被杀掉的人吗?”茅焦大义凛然的因答: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我听说天有二十八星宿,如今已经有二十七人死在大王手中了,我来就是要凑够二十八之数。我不怕死。”】

【我们的老祖宗们,从来不泛傲骨者,宁死不屈者,正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竖立了好榜样,才会让我们都以成为他们而骄傲。】

【秦王政大怒,命人架起火锅,放满了水,扬言要将茅焦煮了!茅焦也是有趣的人,故意缓行入殿,毕竟,去晚一步,秦王的怒意兴许就会少上几分,有何不好?】

【茅焦心里这点盘算,自不能对人言,可引见的使者就见不得他这么不慌不忙的,那不得催吗?茅焦依然不慌不忙的跟人道: “我去到那里就要被处死了,就不能让我慢点吗?”】

【听听这多会说话,人都有求活之心,可为了大义视死如归,这样的人最是值得敬仰。使者很是为茅焦悲哀。等到了秦王政面前,茅焦不慌不忙的见礼,对秦始皇道: “我听说长寿的不忌讳谈论死亡,国君不忌讳研究国家灭亡。人的寿命不会因为忌讳死亡而长久,国家的存亡,都是开明的君主最希望研究的,不知大王是否愿意听?”】

【咱们祖龙必须愿意!因此,这会儿他不急着要处死茅焦了,他倒要听听,茅焦要如

何劝谏。因此问: “此话怎么讲?”茅焦就等着秦始皇问呢,解释道: “忠臣不讲阿谀奉承的话,明君不做违背世俗的事。现在大王有极其荒唐的行为,我如果不对大王讲明白,就是辜负大王。”】

【秦始皇当然清楚重头戏要来了,且说: “你要讲什么?说来听听。”茅焦这回不卖关子了,道: “天下之所以尊敬秦国,也不仅仅是因为秦国的力量强大,还因为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深得人心。现在,大王车裂你的假父,是为不仁;杀死你的两个弟弟,是为不友;将母亲软禁在外是为不孝;杀害进献忠言的大臣,是暴君的作为。如此品德,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天下人听说之后,就不会再心向秦国,我实在是为秦国担忧,为大王担心。”】

秦孝公赞许道: “此人所言不虚。”

商鞅在一旁道: “秦王政不过一时气愤,既有谏臣直言,必然听得进劝。嫪毒之流,杀了不为过,与太后恩断义绝,才是真正让天下人非议之事。孝者,人之本性。若连生身之母都能轻易弃之,这世间还有什么是他所不能舍的?让天下人都畏惧。畏惧太过,并非好事。”

秦孝公点头认同道: “商君所言甚是。秦王政,虽然商君曾告诉我,行变法定能令大秦焕然一新,可我从来没有想过秦能一统天下。”

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