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76章 渭水之盟

嗯,刚刚登基就有北边的大军压境,这大唐的皇帝确实不好当。

秦始皇想到匈奴,亏得当年他家祖宗们个个得力,一直把匈奴压制得死死,以至于他现在收拾起匈奴来不必过于费劲,但也绝不能任由他们壮大。这突厥看情况定是与匈奴脱不了干系。

刘邦一眼瞥过萧何突然问: “我们要是跟匈奴打,有几成胜算?”

萧何一顿,最终不太确定的问: “陛下要让韩信去打吗?”

这回吕雉都看向萧何了!她听出萧何言外之意了!如果让韩信去,未必不能打。反之如果不让韩信去,那可就不一定。甚至,败势可见。

刘邦又不吱声了,有些事他有数,问一问仅仅不过问问。

而萧何反问之后没有得到答案,他也不再吱声,他也不过是不想正面回答刘邦而已。

【李世民者,用我们毛大大的话来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在大唐将帅之才数之不尽的大环境里,他也是数一数二的。】

【大唐和突厥,还是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时的突厥情况,以及和大唐的关系吧。突厥汗国,这是在六世纪中叶崛起的中国北方漠北部落联盟国家,有说他们是匈奴的后人,也有说铁勒族的后人等等。突厥汗国始由阿史那部、阿史德部落建立。于隋时,隋文帝以离间计分裂突厥,因此突厥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听到匈奴二字,别管秦始皇或都汉武帝,目光都变幽深。果然,后患不除,后世依然不能避免遭受侵扰。匈奴,匈奴。

【之前开始讲李世民就说过,李世民崭露头角正是因为雁门关救驾,彼时的东/突厥兵马困于隋炀帝,李世民以疑兵之计退突厥兵马。由此可见,哪怕突厥分裂,并不代表在中原式微的情况下,突厥不会再次南下抢掠。隋末天下大乱,东/突厥的始毕可汗也好,继位者颉利可汗也罢,一直都在跟中原的军阀你来我往,□□送给他们军事援助,如马匹,他们则向□称臣送礼。为了取得□□的支持,唐高祖也曾向□始毕可汗称臣送金银财帛。】

称臣送金银财帛?

这绝对是唐之前的众人所料不及的内容。可是,怎么说呢?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就是称个臣求个和,送个礼而已,这种事不是没有。只要能够把局面扳回来,都不是什么大事。

李渊

面露赧色。这件事如果可以,他希望永远不会再有人提起,可是,可是,这个事又抹不去。嗯,没有人敢问罪于他,他也不至于为此抬不起头是吧。

想到这里,李渊昂头挺胸,并没有露出半点愧色。

【可□的胃口哪里是他们送礼就能满足的。自唐高祖登基以来,纵然唐高祖从来没有停止过给突厥送去粮食绸缎,哪怕突厥颉利可汗继位,突厥兵马依然屡次南下,深入唐朝腹地,危及于大唐,好几回甚至形成夺取长安之势。一度,唐高祖有纵火焚烧长安以迁都的打算。由此可见,唐高祖对突厥是不堪其扰却又苦于无计可施,他想出的办法就是避之锋芒。可这避得过吗?五胡乱华的历史他是忘得一干二净?好在我们二凤拦下,这才让长安幸免于难。】

【突厥看着刚刚建立起的大唐帝国,那是如同看着那羊圈里的羔羊,视为囊中之物,随时可以取

之。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消息传到□□颉利可汗的耳中,这样的消息对于外敌来说自然是极好的,故而颉利举兵南下,志在占据中原。】

【突厥眼看就要兵临长安,长安城中一片恐慌,不过,早在此前,李世民已经让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听着突厥来势汹汹,谁不悬起一颗心,兵临城下莫过于此,一个不慎,李世民和大唐都将一道覆灭。

好在,大唐不同于大宋,不会仗没打就跑。当然,幸亏现在当皇帝的是李世民,按天幕所说那唐高祖未必不会在突厥大军压境时一走了之。

大宋……

【赢是赢了一仗,于大唐而言,危机未解,却也让突厥颉利可汗见识大唐的厉害,也在无声警告颉利,他以为大唐改朝换代是他突厥大军可长驱直入的机会,实则不然。尉迟敬德打出了大唐的气势,接下来就是李世民和颉利的较量。】

【突厥十余万兵围困长安,旗帜高扬数十里,令人见之生惧。在此之前,颉利更是派出使臣执失思力前往长安,打探虚实。一见面,执失思力那叫一个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大有他们此番南下,定能一举夺得天下的气势,唐军别想和他们抗衡。可是,两军交战在即,派出使臣入长安的颉利在李世民看来何尝不是透着怯意,以及对大唐情况的

不确定。这,就会是李世民的机会,也是大唐的机会。】

【没有任何犹豫,李世民凌厉的喝斥执失思力,道: ”朕与颉利早有盟约,两国交好。先前大唐送给突厥的金银财帛不计其数,大唐没有对不起突厥的地方,突厥却背弃盟约,兴兵南下。你们虽是戎狄,却也长了人心,怎么能在大唐的地盘上自夸强盛?朕今日就先取你的项上人头。”】

【前来刺探虚实的执失思力如何能想到李世民竟然如此强势,全然是一副要跟突厥决一死战的架式。眼看左右上前要将自己拖下去处死,执失思力怕了,连连跪下请罪。李世民将人关入门下省。随后,不顾群臣反对,率房玄龄、高士廉等六人出城亲至渭水之畔,责颉利背信弃义,进犯大唐。】

六人?刚为李世民斥责执失思力而赞许的一干人傻了眼。他们没有听错,李世民带着六个人竟然就敢直接面对突厥的十数万大军,他这胆子也太大了!

秦始皇眼中流露出赞许,这李世民确实是有胆有谋,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自问没有李世民行军打仗,身先士卒的本事。这大唐,这李世民,怪不得能让后世推崇之极,李世民堪为千古一帝。

刘邦张了张嘴,啊,这李世民胆子也太大了,六人就敢去到人家十万人马的军前,怪不得大唐的将士皆不畏死,英勇善战,从根源上就不是那怕事的主儿。真是让人不得不心生喜欢。

杨坚已经不可置信的望着前方,他也是上过战场的人,突厥的英勇他也曾见识过,李世民只凭六人就敢出城和突厥对峙,他要是记得没有错,沈悠说过,长安城内只有数万兵马!

那,李世民怎么办?

【将心比人心,作为皇帝,如果不是有足够的胆量,敢在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只身带着几位重臣到十几万兵马对面?宋朝那些个皇帝别说只带几个人了,纵然身后跟着几十万人马都是被人硬架着上城激励将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赵匡胤!!他知道大宋那些个皇帝太没用了,他已经知道错了,他会努力活着,绝不会让他弟得逞。这有些事,能不提就不提了呗,脸被打得真痛!

沈悠感应不到,正是因为看到大唐的威武不屈,在唐之后的宋朝一个个的皇帝没有半点骨气,双手把江山天下都给辽、金送去,每每一想都让人咽不下那口气。

【颉利一看,哎呀,李世民竟然亲自来了,可是李世民怎么就带

那么点人?心里未必没有嘀咕,可他又想到最新打探到的消息,应该,可能,长安是没有多少兵的吧?然而他派入城打听虚实的执失思力一去不返,这大唐敢扣他的人,胆子不小。可是,是不是因为李世民有和突厥一战的打算及实力,因此才敢扣他的人,再领着几个人就敢到他跟前?越想越也让颉利心生不安。一时间不知动不动的好。】

【就在颉利踟蹰不定打不打这仗的时候,李世民身后无数大唐的旗帜亮起,尘烟滚滚,鼓声震天,无声告诉颉利,唐军已至,颉利胆敢动手大唐定会奉陪到底。至此,李世民不忘提醒颉利,他的使臣执失思力已经落入他们大唐的手里。战事若起,就是不知道这么多突厥兵最后有多少人能够再回故土。】

【颉利一看一听,心里是止不住打鼓。他的消息难道有误,长安根本没有兵力空虚?瞧着李世民的架式,他也不是没有听过李世民大名的人。这一位跟唐高祖并不一样,那是身先士卒,英勇善战之士。之前他也曾和李世民交给手,颉利没有必胜的把握。要打仗,李世民从来不怕打仗的。颉利再看着李世民身后的旗帜和尘烟,明显是大队人马赶来。大唐猛将如云,再有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坐镇,颉利若没有必胜的把握,其实一点都不想跟大唐交手。】

【本以为大唐内部生乱,改朝换代,颉利可以顺势入主中原,面对李世民态度强硬,突厥也败了一场,颉利越发没底。大唐若是自上而下都有死战之心,两军开战,突厥此时是深入敌后,犯了兵家大忌。夺不了天下,反而葬送突厥无数将士的性命,那就亏大了!一想通,颉利态度稍变,在这个时候,李世民表示愿意给突厥再送些金银财帛。突厥南下,图的不正是这些吗?大唐没让颉利和突厥大军空手而归,颉利也不会没法给手下的人交代对吧?】

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