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80章 君臣佳话

秦始皇拧紧眉头,他绝不会认为李世民会这样的傻,傻得都不知道作为一个皇帝应该怎么办?大唐的天下,他李世民不要了吗?

刘邦再一次紧锁眉头,李世民这波操作看起来略糊涂,难道不补救一二吗?

萧何内心是震撼的,当皇帝的为了给臣子求情,跪不得臣,竟然跪下向上天求情吗?

嘶,天下竟然会有这样的帝王?萧何内心那叫一个羡慕!

李渊这个当爹的也受到极大的震撼,他这儿子,自小就是一个感性的人,喜怒形于色,没有想到长大了,当了皇帝依然没有改变。可是,为了臣子而枉顾律法,李世民要因小失大?那可是犯错的人。

然而所有人都注意到的是,朝堂上的臣子望着李世民已经越发灼热,看这架式,他们都想朝李世民跪下称之为陛下了!李渊的脸再次黑透!

李建成和李元吉同样也感受得到朝臣们的热切,当然,那不是针对他们的,但也让他们从心底里生出了比之从前更浓烈的不安。

可事至于此,他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没有的!

天幕,天幕对李世民可真是偏爱之极,比之始皇更偏爱。

什么叫偏爱?

【之前就说了,大唐朝堂上的大臣是不同意李世民保党仁弘,李世民跪天请罪,自知他保下党仁弘的行为堪为无视国法,一味徇私,将律法视为私有,失信于天下,也有负于天下。故而李世民就想在南郊铺草而跪,每天只吃一餐素食,向上天请罪三日。这作为,好吧,这样的一个明白皇帝,知道国法重如山,他虽徇私,却也没有打算将国法置之于不顾。】

【可是,能够体会李世民心情的大唐臣子们,又怎么会想让皇帝为了党仁弘不顾身体?眼看李世民执意要向上天请罪,大唐的臣子们只好跪在地上,请求李世民改主意。不得不说,大唐的君臣都是心怀天下,也心怀君臣之人。太/宗知党仁弘所犯之罪,却顾念旧情执意保他,因他不舍得这样一个曾为国效力,也曾对他忠心的人死去。】

【可是,他也知道,罔顾国法是何后果,执意要向上天请罪,也是让天下人看见他的态度,他纵然为天子,徇私也该付出代价,以令世人警惕。因为臣子的阻拦,李世民不能向上天谢罪,改下罪己诏,陈明自身之罪,一为知人不明;二以私乱法;三是对好人虽然喜欢却没有奖赏,对

恶人虽然痛恨却不加诛。随后,将党仁弘罢官,贬为庶人,流放钦州。】

罪己诏!!!秦始皇听着眼中闪过一道光芒,细细一品李世民的操作后,秦始皇表示学到了!现在他可以怎么操作?秦始皇第一时间望向一旁,欲寻李斯,突然想到,好吧,李斯在家关着!

是啊,赵高和胡亥被他处置了,独独一个李斯至今为止没有定论,秦始皇知李斯之才,可是,李斯竟然敢背叛他,何尝不是给秦始皇敲了一记醒钟。因此,秦始皇如今考虑的是,他该如何让李斯永远不敢再生背叛之心!

汉武帝??为了一个臣子下罪己诏,这唐太/宗是不是疯了?罪己诏是可以随便下的?一脸不认同,汉武帝都想跟李世民好好的沟通沟通,他怎么能做这些事?

杨坚受到的震撼同样不少,他怎么觉得李世民这个皇帝当得好像挺肆意的呢?看看他,他这个皇帝当得那叫一个战战兢兢,生怕出点什么错。保一个犯错的臣子,嗯,他是断然不会保的。

所以,李世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份心情?

想不通的杨坚虎着一张脸,心里想的是,就这样李世民都能被后世夸得跟花朵似的,他会是什么份量?

大抵,杨坚是选择无视前面沈悠说过的李世民的功劳了吗?

难道杨坚觉得那些都挺容易做到?

啊,对了,杨坚是“圣人莫缘可汗”,也是由被打服的突厥给他上的尊号。

不过,李世民可是灭了东/突厥呢!

贞观一朝,有些事还没有发生呢,李世民觉得自己倒不是不能干天幕说的那些事。但是,罔顾律法一事,不当为。李世民也怕再碰上,告诫一众臣子道: “诸位爱卿都是随朕打下天下,共卫大唐之人,所以朕更希望你们可以约束自身。朕不希望有一天因为你们触犯大唐的律法,让朕只能像天幕说的一般,用那样的办法救你们的性命。徇私枉法,一国威严受损,非朕所乐见,希望你们也是如此。】

一干人听到李世民的操作,何况不是大受震撼,自古以来愿意为他们这些臣子求情的皇帝有多少?正是因为没有,更让他们感动。听着李世民的要求,想想李世民是如何待他们的,岂不感动,立刻朗声答应,自然也须得严以律己,绝对不能做出触犯国法的事。

【如果说党仁弘的事让人看到李世民对大唐臣子的爱护,他

对魏徵的包容那就真称得上一绝。魏徵既是直率敢言之人,碰上一个能容于他直言的李世民,他也按最高标准要求李世民。李世民但凡做出任何不合适的事,直谏不误。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魏徵常常提醒李世民的话。不仅如此,魏徵更是不忘请李世民以隋朝为戒,居安思危,力戒骄奢淫逸。】

【《隋唐嘉话》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正是李世民和魏徵这样一对君臣的事。李世民在登基之后得了一只鹞鹰,极其俊俏奇异,私下李世民爱不惜手,把鹞鹰放到手臂上玩赏,一天突然看到魏徵来了,李世民赶紧把鹞鹰藏到怀里。】

一个皇帝呢,李世民他记得自己是一个皇帝吗?作为一个皇帝,要不要那么怕一个臣子?再说了,这不就是一只鹞鹰罢了,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魏徵能不知道李世民最近都干了什么事,这会儿他怀里都有什么?不过,魏徵也不管,他来此是有事情禀告,完了顺便跟李世民说起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

【什么意思李世民能不知道?身为帝王,上行下效,他这会儿养鹞鹰的事一旦传出去,鹞鹰往后不知要成为多少人追逐的玩物。况且今天他喜于鹞鹰而养之,明日他再看上什么东西,他会不会再养?】

【魏徵也明白,有些事没有开始,就不用担心有第二回,第三回。把李世民因安逸而生出的玩乐之心掐死在萌芽状态,这就是最好的结果。所以,这一念叨,时间难免就长了。李世民能不知道自己有问题?正因如此,才会在魏徵刚露面就把鹞鹰藏起来。】

【可是,这鹞鹰在他怀里,再捂下去怕是要死了,李世民含蓄的表示听进去了,婉转的希望魏徵赶紧走!魏徵当然是不能听的,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总而言之就是希望李世民可以以史为鉴。等魏徵终于是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了,才麻利的走了。但那鹞鹰已经捂死在李世民怀里了!李世民能怎么办呢?做错事的人是他,真要怪责魏徵,那不早把鹞鹰弄出来了?】

【李世民对魏徵的容忍是为后世所称颂的,但要说李世民没有动过一回杀魏徵之心,定不可能。有一回魏徵在朝台上半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气得李世民回到内宫后,同他的皇后长孙氏愤愤道:“我一定要找机会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闻言既追问缘由,才从李世民口中得知又是魏徵直言直谏,这才惹得李世民大怒。】

【按着宋朝的逻辑,这个时候该出现类似秦桧

那样的人了吧!不好意思,物以类聚,李世民那样的人,身边聚集的都是明理通达,大仁大义,胸怀天下者。长孙皇后和太/宗夫妻情深,能得太/宗深情不许者,又怎么会是秦桧那等小人可比的女子。】

【长孙皇后听完始末,既没有附和,也没有煽动,她只是默默地回去换上朝服,随后走到太/宗面前,向太/宗道贺。太/宗惊奇,一时不明何意。长孙皇后则笑道: “我闻君明臣直,如今魏徵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开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

【李世民听到妻子这番话,立刻转怒为喜。诚然李世民是脾气急的人,或许在气极之下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怒欲杀魏徵如此,却并不只一个魏徵。据说房玄龄也曾被李世民当堂赶出。只不过上午赶了,下午二凤就能亲自登门与房玄龄赔罪,丝毫不掌架子,也没有强硬不认错的意思。】

……上午赶人,下午跟人赔罪,这李世民竟然是这样的一个性情中人吗?简直出乎意料!

但,怎么说呢!皇帝当成这个样子,李世民这一辈子肯定也是十分有意思的。

他虽然是皇帝,却也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犯错,同样也会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才像样。才不至于让人觉得皇帝是那样的高高在上,不可触及。

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